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七零致富经 > 第203章 永远别小瞧劳动人民的智慧

第203章 永远别小瞧劳动人民的智慧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1980年的春节,秦姥爷和秦姥姥商量过后,决定留在马山生产队过年,于是咱们刘健市长悲催的,只能一个人在临桂过年。

过年的确放假,但是很多政.府部门依然有人值守,刘健作为市长,身先士卒,自然要坚守岗位。

不管是慰问下级单位也好,留在单位监督市里的各种安全情况也好,总之春节期间,刘健的工作量一点都不带减少的。

秦姥爷他们自然知道女婿的情况,但是秦卿卿必须要回到马山进行一系列的田间数据收集,她的寒假必然是离不开马山生产队的。

那不好意思啦,女婿得给外孙女让道,啥市长都不好使的。

顾家既然自诩酿酒世家,每年春节又怎么少得了酿造属于自家人专属的精品酒这个传统项目呢?

年二八领了猪肉和分红之后,顾之易除了继续忙着做腊肉之外,就是跟秦姥爷、齐泽一起又酿造了一批自家人喝的酒。

这一次用的是队里今年新产的大米,反正同样是顾之易出品的,都是好品质,自家人喝绝对不掉质。

不过换原料对于酒厂来说到底是大事,在真正大规模替换之前,顾之易和张福泽这些工人们一起用大队新产的大米做过实验,仔细对比过两种不同的大米酿造出来的酒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最终还摸索出了两种不同品种的大米,拌曲时要注意在不同的温度、湿度上的控制,这样酿造出来的酒不会有太大的区别,至少普通的顾客肯定是喝不出来的。

当然了,品质不降,只是口感上有细微的差别而已。

既然“偌大”的酒厂都能用上大队产的米,顾之易自家酿酒,取用新米完全没问题。

去年顾之易试验酿造的黄酒,启出来尝了一下,发现还是挺成功的,于是家里除了酿造一批三花酒之外,又用糯米酿了一批黄酒。

黄酒需要更长的年份才好,秦姥爷是直接拍板,都是留给汤汤的,必须好好酿造,留着等汤汤长大了之后再喝。

好吧,酿酒世家的传人怎么能没有点好酒傍身呢,为了儿子以后的牌面,顾之易也得拍马加油干啊。

今年过年,菜品还是一样丰盛,酒则是喝的前年和齐泽一起酿的那批三花酒。

又长了一个年份,口味又有所不同了,不管是秦姥爷还是齐泽、顾之易,都在期待着,看达到什么样的年份,才是口感最佳的。

虽然说酒这个东西年份越久越值钱,但是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口感体验,不同的客人自然也就有不同的喜好。

顾之易现在虽然是号称酿酒世家,其实真正来说,除了那么几本资料之外,完全没有任何的其他底蕴,他和外面的所有人一样,对于自家独家配方所酿造出来的酒,什么时候有什么体验都要重新进行记录。

这些可以作为传承下来的那些资料的补充说明,以后不管哪怕汤汤不愿意继承这份家业,但是文字上的资料至少也不能断了缺了不是。

春节过后,秦卿卿依然还是要提前回学校报到。

顾之易安排了时间,全家人还是在秦卿卿回学校之前回了一趟临桂家里,既是送齐泽上学,也是送秦卿卿搭车。

至于和刘市长团聚,那是顺带的。

马山生产队年后到春播之间的一小段时间,张让林向上级部门打过报告,果断组织队里队员一起修路,能修多少是多少。

水泥、沥青什么的不好搞,铺上碎石子,把坑坑洼洼的地方填平整,再把道路两边扩宽,这些简单的活计还是做得到的。

顾之易作为队里的壮劳力,却缺席了这次基建活动,就算是总技术员也不行,只得花钱买工分补上。

每户人家必须出一个人来修路,这是硬性规定,人口多的家庭,得出两人。

不过齐家这种,老的老少的少的情况,大队倒没有一定要求齐家出人,毕竟齐泽还要去上学。

顾之易目前来说全家就他一个,没法子,只能出钱,由队里安排别的人来做他这份工,属于他的工分自然落在出工的那人身上,同时,顾之易付的这笔钱,那人也能分得一半。

等到顾之易送了自家媳妇去上学回来,大队都已经把路修到了李家生产队路段了。

按张让林的说法,咱们生产队就修咱们自己的部分,剩下的等以后上级协调一起修的时候再说吧。

哎,没办法,地方没钱,修路这种大工程,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不过现在有了马山生产队的马车每天进进出出,沿途路过的李家、上河两个生产队也是享受到了一定便利的。

王玉生为人和善,一般人找他帮忙,只要不是太过分的要求,他都会尽力去帮。八壹中文網

一开始李家、上河两个生产队的队员,就是到处找王玉生拉关系,让他赶车经过两个生产队的时候,顺路帮忙两个生产队的队员拉些鸡蛋啊什么的一起到公社去卖。

然后再托王玉生帮忙买些日用品回来,也算是便民服务了。

后来找王玉生帮忙的人越来越多,像鸡蛋这类的东西那可是易碎品,马车每天都要拉货的,路这么颠,王玉生都担心哪天就把人家的鸡蛋什么的给磕坏喽。

马车是酒厂的,张让林是厂长,王玉生自然把这个事报告到了张让林那边。

顾之易就给出了个主意,再有人托王玉生帮忙的,就收钱。

不多,一趟一毛钱,就挣个辛苦费,你总不至于小气到这个地步吧?

要是不愿意花钱,就让他自己把东西拿公社卖去,咱也不是做慈善的啊!

还别说,这个主意一出,王玉生这边又多了一份收入。

顾之易提议,王玉生每天给人帮忙收的钱,只需要给厂里分一半就行,毕竟马车是酒厂的,但是办事的人是王玉生自己,也算是对王玉生额外的照顾了。

张让林自然也不会贪这么点小钱,直接同意了顾之易的提议。

王玉生对顾之易那是感激不尽,每天哪怕多个几毛钱,对于他们家来说,都是非常大的生活改善。

收了钱就得办事,王玉生还转起脑子,找队里的木工帮忙重新打造了马车的车棚,直接做成封闭式的,里头再搭上可拆卸的架子。

要乘人时,就把架子拆掉一部分,单独装货的话,搭上架子能更加有效地利用空间。

要不怎么说,永远别小瞧劳动人民的智慧呢,有钱,智慧就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