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以七万人直扑袁绍大营,袁绍立刻指挥大军去阻拦,眼看袁绍的注意力被张辽吸引过来,早就在漳水南岸准备的刘璋,立刻命令马腾、甘宁、章秦、张葵、张杰、颜严、和徐晃尽出八万大军渡河,攻击袁绍后方。
十五万大军,从前后夹击袁绍七万人,不过半天时间,袁绍被杀得大败,溃不成军往东撤离。
然后,东面北有釜水,南有漳水,袁绍残军无法逃离,袁绍只能在轻信的护卫下,渡过釜水,逃往巨鹿郡。
他的七万将士,战死三万,被俘三万余。
如此袁绍的精锐部队,几乎全部消耗光了。
邺城的七万,他西征并州的十万,一共十七万人,整个冀州现在的兵力加起来都不会超过两万人。
袁绍逃往巨鹿郡后,觉得还是不安全,依然继续往北逃离,直到安平国治所信都才停了下来。
信都之前有一段时间是冀州治所,城池还算坚固,袁绍派使者前往青州和幽州,命令袁谭和袁熙调兵过来,要夺回冀州。
刘璋打败袁绍后,立刻分兵三路,一路四万人北上,进攻赵国和常山郡,一路东进,进攻魏郡和清河国,他自己带领主力进攻巨鹿郡和安平国。
整个冀州都没多少兵力了,为了不浪费时间,他们都是直接先攻各郡治所,然后在命诸县投降。
如果一城一县的去攻取,没有一年的时间,恐怕也攻不下整个冀州。
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冀州的赵国、常山郡、魏郡、清河国和巨鹿郡都被刘璋攻克,只有安平国北部还在袁绍手中。
冀州九郡国,刘璋一下子就夺取了五个半。
不过这个时候,青州袁谭带着七万人,幽州袁熙带着五万人也抵达信都和袁绍汇合。
袁绍顿时信心大涨,他命人去刘璋营中送战书,却被刘璋赶出,然后在辕门上挂起一个木牌,木牌上面写着两个字——免战!
免战牌,只要挂起,就表明自己不想交战。
刘璋当然不想交战,他的十五万部队,连续进攻了一个月的时间,将士都非常的疲惫,而且他现在完全没有必要和袁绍交战。
只要再等上一段时间,自己派遣的官员接管冀州南部五个半的郡县,自己的力量才会壮大。
袁绍懵了,他想到过很多个结果,比如刘璋很嚣张的接待他的使者,或者是将他的使者杀掉,可就是没想到刘璋居然挂起免战牌。
他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呢。
如果刘璋躲在营寨和城池中,这仗就难得打了。
可刘璋接下来就是这么办的,他觉得以空间换时间,就是不出来野战,你袁绍要打可以,来攻城。
虽然袁绍现在有聚拢了十四万人,但是一个一个的攻城,他也很难受的。
袁谭从青州调走了七万人,如果待的时间太长,北海太守和东莱太守可能会联合起来将他的势力赶出青州,兖州的曹操也肯定会横插一脚的。
不管袁绍如何,刘璋就是不出来交战,他有粮食,也有城池,占尽了优势,就是不出战。
一个月后,刘璋所占领的冀州五个半的郡县,所有官员都到任了,冀州世家大族的支援也到位了,刘璋才开始出战。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袁绍大军士气衰落,刘璋一战而败,二战击退,三战击溃袁绍大军。
袁绍带着残军北逃幽州,袁谭也被迫北上,刘璋立刻命张辽、徐晃等人领五万人追击,而他自己继续攻略冀州。
又是一个月的时间,冀州北部的河间国、中山国、渤海郡和半个安平国都落入刘璋手中,就连黄河以北青州一部分乐安国和平原郡,也都被刘璋的部队控制。
北海太守和东莱太守立刻北上,攻下了袁谭控制的州郡,曹操也派夏侯惇攻下了青州西部的济南国。
河北霸主袁绍,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雄踞三州,现在势力只剩下幽州了。
幽州的兵却是很厉害,但是却有一个极大的短板,那就是粮草不足。
以幽州的粮草,可以养十万兵,但是想要发动大战,那绝对会缺粮。
袁绍和三个儿子逃到幽州后,一共也只剩下四万人。
后面张辽徐晃也跟着攻入幽州,他们听从刘璋的命令,一面联络幽州牧刘虞的旧部鲜于辅、鲜于银、阎柔等人,一面攻城略地。
不过两个月,又将袁绍打败,袁绍只能继续东逃,进入辽东。
辽东太远,现在可不是花费大量兵力去辽东消灭袁绍的时候,他命令张辽徐晃就留在幽州,然后带领主力返回关中。
和袁绍矫诏的后面两个月,陶谦和袁术功不可没,他们成功的拖住了曹操的主力。
陶谦和夏侯渊的两万人在彭城国玩菜鸟互啄的游戏,打了两个月,双方死伤加起来也只有一万多人。
操作的主力五万人,终于将袁术挡在了汝南郡中部,不是他不想继续进攻,而是因为他又缺粮了。
兖州人口密集,可是土地大多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曹操和世家大族又不对付,他一年到头,只能靠征税和购买得到粮草。
不像刘璋,攻下冀州南部五个半郡县后,冀州的世家大族主动过来送粮草。
离开冀州时,刘璋想起了《三国演义》中,郭嘉替曹操出的一个主意,然后他就写了一封信给辽东太守公孙康。八壹中文網
公孙康看信后,立刻埋伏百余刀斧手,然后派人请袁绍父子四人前来,说是有事商议。
等袁绍父子前来,百余刀斧手齐出,将袁绍、袁谭、袁熙和袁尚四人乱刀砍杀。
公孙康命人割下袁绍父子四人人头,用匣子装好,然后派人送给了幽州的张辽,张辽又派快骑送给了已经抵达了关中的刘璋。
袁绍势力没了,剩下的便只有曹操、陶谦、袁术、刘表,还有青州胶州的几个小诸侯。
刘璋决定修兵两年,一面消耗占领的冀州和幽州,一面囤积粮草,打造兵器甲胄和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