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广汉天气 > 第一百一十六章 洛阳大考

第一百一十六章 洛阳大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真是位聪慧的女子,只是希望未来那件大事不会再发生为好!”杨广心下暗自祈祷道,毕竟对于这位与萧皇后长相如此相似的宋皇后,杨广也实不忍其再像历史上那样遭受诬陷而死。

“这次,就当是朕为了上一世的皇后再任性一回吧。”想到这里杨广不再犹豫踏出宫门朝着家中赶去。

半月后,洛阳鸿都门外,万众瞩目的洛阳大考,终于在新建起的鸿都门学广场上拉开了帷幕。

历经半月的准备,一片雄立而起的碑文屹立于新生的鸿都门学大门外的广场之上,吸引着所有此番前来洛阳的士子的目光。

此间碑文以蔡邕为首的大儒手书汉隶为范本,历经洛阳将作监内所有能工巧匠日夜赶工之下终于于此番大考之前顺利完工,此石书法字体严整匀称,宽严得体,其间法度森严,中规入矩,可谓为汉代书法之典范。

而此番站立于鸿都门上的汉帝刘宏,望着广场之上黑压压的人群,心中也不禁豪气顿生,颇有一种“天下英才皆入吾瓮中矣!”的感慨。

“爱卿,不知此番大考安排可曾妥当!”刘宏向着王甫问道。

“陛下放心,此番吾等皆已安排妥当,必会令那些士人所谋落空,而且臣还在其中为陛下增添了一道惊喜,想来应当会令陛下满意!”王甫一脸恭敬的回答道。

“哦!那朕可就拭目以待了!”刘宏颇感好奇道。

“走吧!我等回宫,今日大朝也差不多是时候开始了!”刘宏收回了四散的目光转身向着南宫大殿行去……

“陛…下…驾…到!”随着一个小黄门的喊声,早已等待已久的朝臣见刘宏终于姗姗来迟,于龙椅上坐下后纷纷恭迎道:

“臣等参见陛下!”

“众爱卿免礼,平身!”刘宏扫视了一下堂下的大臣淡淡说道。

“谢陛下!”众臣纷纷回礼后,回到各自的站位上,静待刘宏发话。

“众爱卿,这几年来,吾大汉可谓是风雨波折不断,两年多前,在前破羌校尉段颍的率领下成功解决困扰吾大汉多年的凉州羌乱。

后大将军窦武阴谋叛乱,为朕事先发现,在一众良臣的帮助下终于覆灭窦武及其麾下所有势力,终使吾大汉转危为安。

后鲜卑小儿在檀石槐率领之下崛起于北方,屡屡率兵犯吾大汉,终于今年我大汉兴兵三路北伐鲜卑,虽略有波折,但最终还是令檀石槐老儿授首,除此心腹大患。

而今更是开科举,立大考之制,经此以后,吾大汉必将人才济济,一扫过去阴霾,眼看年关将近,故此朕有意明年改元光和,是为光和元年,不知众位爱卿意下如何?”刘宏总结了一下近年来大汉所历经的种种后突然提议道。

“陛下英明!想来明年之后,吾大汉必将在陛下手上重振雄风,再现世祖之时的荣光!”一向深明刘宏心意的王甫连忙出列恭祝道。

宦官麾下的大臣见状也纷纷上前附和道。

“哦!既然众位爱卿都无异议,那此事便定下吧!”刘宏淡淡说道。

以袁槐为首的士大夫集团的官员见刘宏竟然完全无视自己等人的意见,不由心下都笼罩上了一层阴霾。

“嗯,既然此事已经定下,那便说说此次大考之事吧,尚书卢植何在?”刘宏问道。

“臣在!”卢植连忙出列应道。

“今日大考全程由你监考,望爱卿能禀公对待,若有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者,重惩!”刘宏说道。

“诺!”卢植郑声应诺道。

刘宏满意的点了点头后,又说道:

“羽林中郎将何在?”

“臣在!”杨广连忙出列道。

“此次大考由你麾下羽林军负责维持整个考场秩序,若有扰乱考场秩序者,朕准你有先斩后奏之权!”刘宏嘱咐道。

“诺!臣必会维持好此间秩序,必不负陛下所托!”杨广抱拳保证道。

“好,那么朕宣布,此次洛阳大考正式开始,众卿家便与朕一起静待佳音吧!来人,给众卿家赐座!”刘宏吩咐道。

“诺!”满朝群臣纷纷应诺道。

“铛!铛!铛!”

随着三声悠然的钟声响起,万众期待的洛阳大考终于开始了。

随着一众考生纷纷落座后,负责监考的卢植开始宣布此番考试的制度。

此番科举经杨广结合上一世的经验及汉代特点因时制宜,将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其中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本有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但考虑到汉代读书之人毕竟为少数,故杨广只挑选其中其中的明法、明经、进士三科作为此番洛阳大考的主要科目。

其中明法一科主要考试内容为汉律,考试通过者,入鸿都门学三年深造后,将可出任县君佐官,主掌刑律,日后可为基层汉吏,成为日后大汉基石。

而明经、进士两科则更为深入,此番考试只是最初试策,考试的内容多为经义或时务。

其中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

墨义则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

而进士科则不然,除上述两科内容外,更是增加了时务与诗赋两项,因此大大提高了考试的难度。

本来杨广并不想太早加入进士一科,但是出于测试汉代人才对于过早出现的科举制度的适应程度,最终,杨广还是加入了此项考试科目。

结果不出意外,基本报名参加进士一科的都为世家豪门子弟,寒门士子由于资源受限基本报考都是明法与明经两科,这不禁让杨广大为失望。

“看来,未来的要想将科举制完美的实现,还任重而道远!未来寒门子弟成长起来之前,基本还是要依赖这些大族子弟才是!”杨广心中暗自感叹道。

“不过,眼下朕还年轻,借着刘宏这道大旗,未尝不可将此制度日益完善,待汉室崩塌之际,便是自己窃取这一果实之时!”杨广望着场中皆在奋笔疾书的士子们,目光执着而坚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