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元年三月中旬,徐光启、孙传庭二人先对兵员进行了彻底的核实。¢£八¢£一¢£中¢£文,
但凡是吃空饷、虚冒、役占的兵员,全部都裁撤了。不过倒是没有追究什么责任,这要是追究起来,京城还真要乱了不可。
到了明末时期,贪污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了,贪污点小钱那已经不叫贪污了。历史上魏忠贤就是靠大打反腐牌,才把东林党那么多官员弄下狱的。东林党则表示,你防御过当了。
京营之所以会不堪一用,自然也就是那些武官和文官们大肆贪赃的结果,牵连起来有点范围太大了。所以这次整顿,也就是核实兵员,并未对那些勋贵、文官进行追究。
一番整顿下来,三十万多万人的京营,变成了二十二万,其中不少还是老弱病残。又是一番核实之后,能战者不过五万人。剩下的十七万人,身体素质都不达标。
随后朱由校下了一道圣旨,京营于京城外开垦军屯。每户给地5o亩,牛一头。
这个圣旨一宣布,京营士兵大为振奋。
那可是五十亩地啊!而且如果是水浇地的话,每亩产麦2石绝对是轻轻松松的,一年下来完全不愁吃穿。
分出来的十七万京营士兵,随后有将近十六万愿意参与屯田。每户给地5o亩,相当于要开垦8oo万亩荒地。
然而此时的北方,荒地还真是遍地都是。
北方老百姓并非不懂修缮水利,而是没有人组织他们修缮水利。¢£八¢£一¢£中¢£文,在过去缴纳天赋还是直接缴纳粮食的时候,地方政府的仓库里粮食多得甚至放着变质。进而也就能够拿出足够的粮食来组织老百姓修缮水利,加上之前的徭役是必须到的。如今的徭役,则变成了交钱就可以了。地方人口的瞒报,加上通货膨胀的产生,徭役方面的政府建设能力急剧下降。
没有政府组织百姓修缮水利,往往一年地就荒了,二年老百姓就往外地迁徙,三年就土地全荒,老百姓也走光了。
整个河北地区,荒芜的土地过三千万亩。
朱由校下旨开垦军屯,马上得到了武官集团的支持,这些土地要是开垦出来,那就是一块大肥肉啊!日后他们就可以进行侵占,把军屯土地变成他们的私人土地。
只是这些武官们不知道的是,朱由校同样也盯着这些军屯土地。开军屯之前,朱由校自然也想到了这些武官、勋贵们想要瓜分这些土地。对此朱由校表示无比淡定,到时候他也把军队编练出来了,谁敢在他面前跳,那纯粹就是找死,正好给朱由校杀猪的理由。
军屯成本较低,或者说是不需要朱由校从内帑支出太多的成本。京营士兵有朝廷军饷,就是一个个免费劳工,不像那些流民开垦土地的时候,还要皇家出粮食。
给耕牛一头,则是大明皇家银行的无息贷款。
在皇帝下旨,勋贵、武官的支持下,以及大明皇家银行的贷款之下,军屯非常顺利的就开展了起来。十几万京营士兵开出城外,拿起工具开始修缮水利、开垦土地。¢£八¢£一¢£中¢£文,一旦京营这八百万亩土地开垦出来,就算一亩土地产粮1石,每年也能给朝廷带来16o万石粮食的收入。
军屯由徐光启负责,皇家农业公司进行协作。大量的荒地被圈了下来,然后疏通河道、修筑水塘、水坡、水渠。这些设施修缮好了,一片片水浇地就出来了。一些土地甚至可以变成水田,从而种植水稻。
北方同样是可以种植水稻的,只是水田不是那么普遍,所以规模远不如南方,但并不意味着不能种。
水浇地的小麦产量,普遍都能达到2石左右,最后磨成面粉,都有1石以上。旱地的小麦产量就真的全靠天吃饭了,碰上干旱什么的,亩产小麦几十斤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这就是有水利与没有水利的本质区别。
有了水利设施的土地,能够做到旱涝保收,并且产量有所保障。有些土地就算不能旱涝保收,起码抗灾能力也强上很多,如果配合红薯的种植,基本上就不可能出现饥荒了。
红薯推广自然也在这次荒地开垦之中,此时已是春季,很多正在开垦的土地,在用耕牛将泥土翻过两遍之后,便将红薯藤插在了地头。
很多农民都没见过这玩意,感觉很新奇。种下去的红薯,只需要刚开始的时候进行浇水,等红薯藤扎根生长之后,基本上就不用管了,而且极为耐旱。实在旱得不行,放一两次水进来就可以了。
京营的军屯,以及皇家农业公司的皇帝开垦面积,加起来将达到13oo万亩,每年可以增加13oo万石粮食。而明王朝的田赋税收,此时也仅有19oo万石。
曹金玉的粮行随着屯垦规模的扩大,生意也不断增加。
那些参与荒地开垦的流民、佃户、京营士兵,他们的口粮都是济民粮行供应,而此时朱由校开始编练京营,京营士兵的粮食所需也变成了由济民粮行供应。官方订单随之增多,很快就过了四百万石粮食。
这天曹金玉来到紫禁城觐见皇帝,两人开始暗中商议起了更加赚钱的粮食零售。
“皇上,仅京城就有55万户,219万人,每年所需粮食起码有5oo万石。如果我们能把其他粮行都排挤出去,每年起码有上百万两银子的利润。还有天津、太原、济南、开封、西安等北方城镇,人口加起来过千万人,若是我们能把这些城镇的粮食供应都垄断了,那每年能赚的银子肯定海里去了。”曹金玉有些兴奋的对朱由校说道。
朱由校听了两眼放光,不过朱由校可不是脑子热就不顾一切的,仔细想了想,问道:“那粮食的运输、加工方面,你能保证跟得上吗?”
“这个,微臣刚开始着手。”曹金玉有些讪讪然,朱由校问道:“那你有什么打算?”
“微臣打算采用水力加工粮食,以降低工本。运输方面则以水运为主,6运则用四轮牛车。”曹金玉回答道。
朱由校穿越过来也半年时间了,对这个时期的运输工具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个时代的中国,还是以水上船运为主的,毕竟船运成本足够低。而6地运输,马车基本上是二轮的,牛车才是四轮的。
这种四轮牛车,也有转向装置,不过属于‘半成品’级别。因为牛度慢,所有这种半成品的转向装置已经足够用了。牛车的优点就是挽力强,远胜于马车。
中国没有四轮马车,显然并非是技术达不到,而是四轮马车竞争力不够强。毕竟亚洲马匹体型较小,不像欧洲那些重型马适合拉车。而且欧洲人的水运也不如中国这么达,所以欧洲四轮马车有展空间,并且技术能够不断进步。
四轮马车在中国因为没有竞争优势,所以失去展动力。
为了垄断北方商品粮市场,朱由校很快和曹金玉来到了大明皇家军工厂。
沈阳陷落前,朱由校从沈阳调出了三千多名工匠,使得皇家军工厂的工匠规模变得很是庞大了,完全不缺人手。很大一部分工匠开始军转民,生产各种农具之类的东西。
接着朱由校在军工厂内成立了水力机械研部,以及一个马车研部。水力机械能够降低粮食加工成本,也可以降低军事装备生产成本,是必须研的。
马车方面倒是比较简单,四轮马车不过是采用一个比较简单的转向装置,另外用承轴增加稳定性,用弹簧减少颠簸。
马车这种东西,运输成本还是高于牛车的。优势就是度较快,比较适合军用。而改良后的四轮马车,效率会有所提高,倒也能降低一些成本。
技术的进步,使资本可以进一步垄断市场。
朱由校解决了商品粮运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接下来才是如何把其他粮行排挤出市场的手段问题。
ps:感冒恶化,好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