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三国之骠骑国君 > 第49章 出击

第49章 出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刻钟后,董卓、鲍鸿、刘寿三人合兵一处,集结起了五万余人的部队,向着四十里外叛军的营地而去。

因为战机紧迫,董卓、鲍鸿差不多是战兵尽出,留下后勤兵慢慢拔营、押运辎重。刘寿因没有后勤兵,只得留了枣衹和韩暨率领两千人在营中处理这些,顺便保护此次不随军的夏馥刘陶陈耽三人。

所谓合兵行进,对于刘寿而言就是跟着董卓走的意思。

刘寿只知道敌军营帐大概在哪个方向,可秦川险峻而多有峰谷,刘寿根本不认得路。只能一边听着董卓、鲍鸿俩人聊天,一边默默地辨认地标,努力跟张温给的地图对上号。

此时队列中只有刘寿的一百亲兵和董卓的八百亲兵是一人双马(一驮马一战马),大多数骑兵都仅有一匹战马,行军时只能牵着马走路。

大军走到距敌十五里时,有斥候报说,叛军的斥候已经发现了董卓派在队伍前面的斥候,双方厮杀了一阵。叛军的斥候已经快马回去报信了。

董卓当即下令加速前进。

刘寿有些茫然地跟着又走了半个时辰,直到董卓抬手让部队停住,下令骑兵上马,才知道快到了。董卓派了部下的司马领着骑兵去发起进攻,刘寿让黄忠带着一千骑跟他们一起行动。

这时鲍鸿表示自己要亲自去指挥。董卓大概是担心号令不齐,于是也改口说要亲自去。

于是就变成了刘寿一个不认路的主将带着三万步兵赶路,眼睁睁看着“破虏将军董”和“右扶风都尉鲍”两面大旗奔驰而去。

沿着骑兵的路线走了没一会,路过了叛军原先扎营的地方,还能看见刚刚拔营的印迹;再转过一座山,就见到了已经被骑兵冲击击散的敌军部队。

刘寿下令出击。

一时间董卓的、鲍鸿的、刘寿自己的,各位司马、军侯纷纷带人往前冲。八壹中文網

看着眼前人山人海的战场,突然想起来自己亲兵只有一百人的刘寿:

我是谁我在哪?

好在骆俊、赵瑾、荀攸这三人是十分靠得住的。此时赵瑾亲自统率着两千人留在刘寿身边。

事实证明,董卓对于敌军战意低迷的判断无比准确。这场追击打了一天一夜,众人追出了近二百里才收兵。

期间刘寿一直在重复“收拢步兵-吃掉敌军丢下的粮草-追上去继续打-再次收拢兵士”这个无限循环。

而他的“护羌将军赵王”赭黄大旗干干净净,生动地体现出了刘寿本部没有投入战斗的事实。

次日,张温率大军也赶了上来。

计功行赏,战报第一句曰:“将军张温大破北宫伯玉于美阳,斩首数千级。”后面才提了董卓鲍鸿刘寿追击之功。

刘寿作为一个对战功毫无想法的人,默默接受了张温赠送的钱帛和粮草。——时机到了自己不用战功也能做骠骑将军,时机不到怎么都是在杂号将军上徘徊。

而董卓、鲍鸿的战功就这么被打压了。

刘寿没有一点帮这俩人请功的想法。替前几天还问他想不想当皇帝的董卓主持公道?疯了么?

然后张温开始分派兵马。

首先就令周慎率三万人追剿边章、韩遂,由于这是最重要的一路,参军孙坚也在其中。

刘寿三人都不太高兴。周慎先前还不敢追击破敌,此时却要去抢这最紧要的功劳。董卓道:“叛贼势众,如今虽逃遁,仍有近十万人,荡寇将军独自追击,未可为也。不如某领本部三万兵马接应?”

张温不许,派陶谦去支援周慎,而让董卓率三万人去讨伐响应反叛的羌人部落先零羌。

又调派刘寿率本部一万人去追击叛军首领之一李文侯的义从胡,也就是一支匈奴部落。

另有三名校尉也被调派,分别去追击北宫伯玉和支援被围的县城。

待把七路人马分派完毕,张温就带着鲍鸿率中军回到了长安,称为“督讨边章、韩遂及先零羌”。

刘寿跟董卓又一起行进了十几天,到了安定郡西部的乌氏附近(今六盘山),刘寿基本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在西边,而董卓则要往南。

董卓作战经验丰富,为给自己回军留有后路,派遣别部司马刘靖率四千人屯兵于安定郡,然后进军。

刘寿看在眼里,感觉学到了。虽然很想效仿,但是自己兵力不足,只得作罢。

于是老老实实点齐兵马、分好先锋、中军、后军,护着辎重粮草,沿大路进军。

此时天寒地冻,干冷的西风吹得刘寿也没什么建立奇功的念头,只一天天地追着胡人扎营的痕迹赶路,基本上就是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