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王没了的消息,一下子就在朝堂内外引起了轰然大波。
不只是因为岐王没得蹊跷,好好的一个人,突然就没了。
也是因为岐王的身份特殊,是先帝留下的最后一个儿子了。
官家在册封三大王、四大王、五大王等亲生儿子的时候,同时也把侄子,也就是先帝留下的这个独子给封为岐王了。
这样特殊的身份,又莫名其妙没了,怎么可能不让人怀疑是官家动得手?
普通人还好,怀疑归怀疑,皇家的事情却也牵连不到自己头上,看个热闹就行了。
就算先帝时期的那些老臣,从当初就直接承认官家为帝了,也能看出他们对先帝的忠心有限。
现在发现先帝的儿子都没了,也最多不过心里惋惜一下,不会多做什么事。
皇家的事情嘛!无论谁得势谁失势,都是皇家内部的事情,外臣肯定不会特别上心。
皇家人却不一样,官家亲生的儿子尽管不用担心自己出事,可是在良知的作用下,却还得很自责。
谁让如今的皇室终究才成为皇室没多久,大多数皇子还是普通人的心性,没有那么多天家无情的感悟。
不过这些皇子就算良心不安,其实情况也不算有多糟,好歹自己没有什么危险。
只是对于些官家的兄弟、侄子来说,就要担心自己的安全了,尤其是官家的四弟齐王。
毕竟先帝留下的两个儿子,不过是两三年时间的功夫,接连人就都没了,究竟是因为什么大家也能猜到!
都知道是因为官家的皇位想传给儿子,把皇位在自己的子孙后代中间传承下去,这些绊脚石自然要踢开。
可是按照官家登基的时候,打出的兄终弟及的旗号,齐王在这件事情上的危险,还要高过先帝留下的两个儿子。
本着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想法,齐王自然不可能等着倒霉,干脆联合一些心腹以及宰相打算直接造反。
当然,现在官家登基时间已久,已经完全坐稳帝位了,要想造反成功性几乎就没有。
哪怕齐王已经联系了宰相,并不算是毫无准备,结果也没有产生奇迹。
本来也是,齐王对官家有防备之心,难道官家对齐王就没有防备之心了?
于是齐王联系人造反,想要直接登基的事情,都还没有正式实施,就被告到官家那里了。
官家自然是震怒,直接要拿齐王问罪,却没料到楚王誓死阻拦,认为齐王是无辜的。
觉得齐王已经是默认的下一任官家了,犯不着造反,坚决为齐王喊冤,把官家气得个不行。
这事楚王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还没动手的时候,齐王就已经被拿下了,谁知道齐王是不是真的有反意?
只是楚王的话再有道理,看着儿子竟然为了来叔父顶撞自己,官家也不可能高兴,第一次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严厉斥责了楚王。
静姝坐在凉亭里面,就听着三大王转述了当时的情形以后,又开口抱怨起来。
他先是抱怨楚王太不省心了,怎么能真和爹爹闹起来,无论如何也不能这样对待爹爹。
随后又抱怨官家太严厉了,怎么能够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一点面子都不给楚王留,直接就严厉斥责楚王。
听到三大王的这一系列话,静姝简直恨不得捂上耳朵,当做没有听到三大王这些事关皇室、关于储位的事情。
其实静姝更加希望的是,今天压根就没有和三大王见面,皇家实在是太危险了。
原本静姝就觉得和皇室走的太近,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五娘就是前车之鉴。
在岐王也出事以后,她就更觉得皇室太危险了,很容易就丢了性命。
要是放在六年前,岐王的地位绝对比现在的三大王要高,好歹也是那时候官家仅有的两个儿子之一。
如今不过十年的功夫都没到,岐王别说没有曾经那样有地位了,连性命都没有了。
现在三大王的处境看着倒是还好,是官家的亲儿子,下一任官家还极有可能是同胞兄长。
可是再过两年,谁知道情况会怎么样?
要是楚王惹怒了官家,真的让官家放弃了这个长子,改为扶持次子陈王,三大王的处境就肯定要差上不少。
陈王对三大王这个弟弟,可没有楚王那样包容,一向都有不小的意见。
但是她的这些想法也只能想想了,三大王现在就正站在他面前,说着她并不怎么愿意知道的事情。
不过话说回来,静姝其实也觉得楚王的反应挺奇怪,竟然和叔父的感情,好过跟亲生父亲之间的感情,真的做到帮理不帮亲。
尤其是在这个亲生父亲对他也并不差,准确来说算得上十分好,做这些让人诟病的事情,也是为了他的情况下。
虽然心里面是在这样想,要让静姝跟三大王一样吐槽楚王不省心,静姝也开不了这个口。
原因也不只是因为楚王的身份不好开口,还有就是静姝是真心觉得楚王是个难得的好人。
谁都知道岐王和齐王等人没了,楚王将会是最大的受益者,成为下一任官家将不再有变故。
要是换做一般人,就算是不主动害其他挡路的人,做到冷眼旁观却也不难。
像楚王这样真的替这些人抱不平,一点都没有因为自己是受益者就不管,就显得难为可贵了。
虽然外面也有传言,觉得楚王是在装模作样,但是静姝还是相信,楚王是真心想这样做。
当初韩王府下人禀告岐王没了的消息,刚好她就站在楚王身边,是切切实实看到了楚王的反应。
楚王可是当场就吐了一口血,人差点都要倒下去,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能是假的吗?
既然对岐王的死,楚王的反应都会这么大,对着齐王这个叔叔的维护,自然也是真心的。
此刻,被无数人所不理解的楚王,还是在求见官家,想着要替齐王求情。
别看所有人都不理解楚王的想法,甚至都开始怀疑楚王是沽名钓誉,纯粹是为了要一个重情重义的名声。
实际上楚王的想法倒是很简单,也并没有这么多的算计在里面,只是想维护叔父齐王。
要说生在皇家,又是名正言顺的皇长子,距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楚王对于皇位一点想法都没有,那也是假话。
如果楚王真的没有上进心,只想着过太平日子,也就不会有文武双全的名头传出来了。
可是对于楚王来说,要是他的帝王之路,需要踏着这些亲人、爱人的鲜血走上去,就显得太过于残酷了,残酷的让楚王不愿意相信。
毕竟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是一件很难以接受的事情,更何况是一个本性善良的人。
有出人头地想法的人很多,但是要拿无数身边亲近的人去换这份出人头地,还能眼都不眨的人,终究只是少数。
在这些事情发生之前,楚王是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尽管他也有野心,想的却是以德服人,而不是踏着鲜血走上去。
当得知因为自己的任性,一下子就搭上两条人命以后,楚王就觉得自己快要疯了。
等他去质问官家,问官家为什么这样做,得到一切都是为了他好的话以后,楚王就更加接受不了了。
要是没有官家的话,楚王还能够自欺欺人,现在却是连自欺欺人都不行了。
在那一刻,他明明白白的知道,这两条人命的死,甚至再往前大皇兄的死,都是因为他的原因,是因为爹爹想让他继承这个帝位。
明白这一切以后,楚王也不知道自己该怨谁,爹爹是为了他好,他要是埋怨爹爹,就是不识好歹。
可是要当一切都没有发生,对于死去之人的愧疚,又时时刻刻都在吞噬着楚王的良心。
所以在得知叔父齐王的事情以后,楚王知道自己必须得做点什么,才能让自己好受一点。
不过楚王的想法,却并没有人能够理解。
知道长子是来为叔父求情,官家索性都不搭理长子了,只是派人找三大王去劝。
于是还在吐槽的三大王,就接到了官家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