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女官看到刘公公都迟疑了,倒是有点奇怪起来。
毕竟刘公公又不是真心实意要选一个好太子妃出来,那有什么好迟疑的?
直接按照背后主子的意思来做,总是出不了错。
因为记录情况的纸在刘公公手上,赵女官看不到情况。
于是刘女官便开口问道:“刘公公,可是这个窦氏有什么不妥?要是人不妥,直接把人留下就是了!”
刘太监并没有急着说话,而是先把手中记录秀女信息的纸递给了刘女官。
“这个窦氏女看起来倒是没有什么不妥,按照观察秀女那几个小的所说,倒是难得一个十分出挑的姑娘,看起来不比平时进宫请安的贵女差。
只是普通的举人家,能养出这样的姑娘吗?这其中不会有什么蹊跷?可要是没有蹊跷,直接就把这个窦氏女给落选了,又有一点可惜,你看怎么办?”
赵女官一目十行的把关于这个窦氏女的各种表现都看完了,却更不明白刘公公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了。
按照这份记录,这个窦氏女的表现确实还算不错,虽然没有什么出挑的表现,却也一次都没有犯过错。
能够一件不符合规矩的事情都没有做,窦氏女至少在兴济县的这一批秀女中,算是比较出挑的几个姑娘之一。
毕竟这些规矩虽然不是宫里特有,普通人家的姑娘可能也会学,平时的要求却也不会这样严格。
不过也仅限于此了,却绝对没有刘公公担心的那样夸张。
不至于这个窦氏女,是被人特意培养出来的姑娘。
如果真的是被人培养出来的姑娘,怎么也不可能在一开始就露出马脚。
在赵女官看来,这样一个小县城里面,能有多少出众的姑娘?
在一群没有什么见识的姑娘中,难得有一个两个与众不同的姑娘,自然显得鹤立鸡群,却并不一定是真的有多优秀。
窦氏女在这一群姑娘中出挑,等到了京城以后,就不一定还能出挑了。
当然,这件事情却并不是赵女官觉得疑惑的地方,她比较疑惑的是刘公公的态度怎么这么奇怪。
要是刘公公没有想到她想的这些,真的觉得这个窦氏女太出挑了,为了背后的主子,自然是用这背后可能有蹊跷这个理由,让这个窦氏女落选。
如果刘公公也想到这些情况了,明白这样一个小县城里的姑娘,就算再出挑也出挑不到哪里去,直接按照正常采选规矩,把人给留下也就行了。
无论是抱着哪一种想法,就这样一个无依无靠的秀女,刘公公也不至于这样举棋不定啊!
心里面十分疑惑,赵女官便试探的说道:“我看这个窦氏女倒是还好,要不然还是留下吧!”
刘公公听了赵女官这话以后,也没有像以前那样要故意提反对意见,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这个说法,就又开始看起了下一个秀女的情况。
两人又整整花了大半天的功夫,才把留下的秀女和进京的秀女都给定下了。
于是在小院里面已经等得心里面发慌的一群人,总算等来了一个结果。
来了一个太监,不但宣布了明日会上京的人有哪些,其他落选的人也都被带走了。
原本窦静姝已经猜到要宣布结果了,其实应该不会吃惊。
只是发现自己被留下了,窦静姝心中却闪过一瞬间的惊愕。
不应该啊!
照理说现在后宫中万贵妃势大,又并不喜欢太子,不可能真让太子选妃选出什么出挑的姑娘。
对于宫中采选太子妃这件事情,窦静姝自然是并不愿意参加采选。
其他的女孩子,说不定还会抱着一点儿希望,觉得万一自己就成太子妃了,并不是十分坚决的不愿意参选。
窦静姝却不会有这个想法,毕竟她是知道这次采选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对坚持了一夫一妻制度的帝后,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两个人还是很有名气。
知道了这对帝后的故事,又知道现在的太子正是朱祐樘,窦静姝自然知道最后选出来的太子妃应该姓张。
窦静姝知道选出来的太子妃姓张,一旦送进京的秀女如果没中选,也会充作宫女。
毕竟选秀一次,还是十分的劳民伤财,不可能只选出一个太子妃,其他人又送回原籍,那得花费多少银子?
反正一开始宫中就已经给了银子,没中选的秀女自然也要留下来做宫女。
知道这些事情以后,窦静姝肯定不愿意跟着采选的队伍进京。
宫女并不好做,如今的宫女就更不好做了。
为了不跟着采选的队伍进京,窦静姝也动了一点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