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宁宫内
慈禧面无表情的眼着自己手中正在拨弄的茶盖碗,而在她下面跪着的是战战兢兢的军机大臣们。八一中文()
今年是她的六十寿典,本当一个举天同庆的日子却被日本人搅了个天翻地覆。该修的园子也没修好,该来贺寿的人也没来齐。更可气的是,十月初十做寿的那天既然连喜庆的爆竹都没放。就因为以翁同龢为的清流们说:皇上如今于田庄台血战正酣,宫内却要鸣喜庆之炮,不妥。
慈禧不由得瞟了眼,跪在下面的翁同龢。翁同龢也没有抬头,只是安静的跪求在那儿,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回想起自杨洪之乱起,是自己一手安定了眼前的朝局,然后练就精锐淮军,建立北洋水师。好不容易有点中兴的气象,也想着能借着这个机会办个寿典昭示万方。可不曾想到小鬼子来了,把她的寿典搅得一塌糊涂,连鞭炮都没放成。先前还想着借着北洋水师和淮军打个漂亮的胜仗,也为自个儿的寿典增点喜庆。却没想到,大清败了。从那时起自己就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整宿整宿的翻来覆去。那时,多想能打一个大胜仗,既挽回大清的颜面,也能让出席自个儿寿典的洋人公使们瞧瞧,咱大清是谁说了算。但结果是一败再败,直到皇上出征,对阵海城。输了的时候想要打胜,真的传来胜利的消息了,慈禧心里却又愈的不是滋味。
皇上才到辽河,先刘家河再是马家沟,直到收到的辽河大捷的消息,辽东日军全线溃败。这仗不管是谁去了打赢都成,可怎么就成了皇上的胜仗了呢?反观自己在山东的淮军,却一路溃退。如今的街谈巷议。朝野言论,都把皇上捧上天去了。说大清唯有皇上能力挽狂澜、皇上是大清几百年才出一个的圣主,堪比康乾、拒敌唯有皇上方可,山东之败就是因为没有皇上指挥……皇上的声望已是如日中天,若再照此展下去,这大清就不是自己这个太后当家了。所以沧州不能再败了呀。
“世铎呀,辽东的援军到了天津了吗?”。想到这,慈禧忽然抬起头,望着世铎面无表情的问道。
“启禀太后,皇上亲点第一师增援天津。先锋第一团已经抵达。主力部队也将6续跟进。只是李中堂不断催促第一师前住沧州前线,而欧阳将军却以朝廷和皇上旨意是布防天津为由,目前还留在天津。”听到慈禧问话,世铎一脸恭谨的回答。
慈禧点点头问:“现在沧州战事如何?”
“回禀太后,现在沧州集中了七万多清军。以逸待劳。而日军不足两万,且劳师远征。请太后放心。四倍于敌的兵力。还有李中堂坐镇天津,不久定有捷报传来。”回话的是孙毓汶。
慈禧听这么一说,到也是这个理。便很满意的说道:“告诉这个第一团,前线部队已经足够了。很让他们来天津是以备万一。八一■■中?文★网.ww.●如无旨意不可上前线一步。”再也不能让皇上打胜仗了,如今应该借着大好的局面漂漂亮亮的打个大胜仗,让天下人也知道知道。咱大清国能打胜仗的不只有皇上,还有太后。
想到这,慈禧又有些不放心的问道:“沧州前线是谁在主事呀?”
“回太后话,是甘军提督董福祥。”
董福祥这个人慈禧知道。所以慈禧也很放心的说:“告诉董福祥,让他给哀家好好的打,打个大胜仗给哀家长长脸,哀家定有重赏。”…
“那奴才就先替董福祥谢过太后了。”孙毓汶高兴的说道。
“也许大家都以为沧州赢定了。但奴才却不这么看。”说话的是刚刚出山,重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奕欣。
“六王爷有何高见?”慈禧心存不阅的呷了一口茶。
“回太后话,沧州看似兵力雄厚,实则不然。其间湖南巡抚吴大微所领三万皆为新兵,是在山海关前匆匆组建而成,毫无战力可言。其它各部皆是各地勤王之师,虽可一战,但却无统帅,战时无法有序调度且战力值得怀疑。最后是从山东退回的淮军各部。虽可一战,但一路溃败早已士气全无,不可用。”奕欣满脸忧郁:“还请太后下旨让第一师尽快前住沧州,使其统领沧州各部,方可确保万无一失。”
“六王爷的意思是,此次若无新军统领沧州必败了?”慈禧怪声怪气的问。四个打一个还是以逸待劳,怎么打都有胜算,到了你奕欣这里却要败了?
奕欣吓的连忙磕头:“奴才并非此意,只是若有第一师在场则我大清必胜。”
“那你的意思就是,第一师不在就不一定能胜了?”慈禧怒视着奕欣:“哀家还就不许第一师上去。告诉董福祥,让他打个胜仗给咱们六王爷瞧瞧。”
“六王爷多虑了。”孙毓汶出来说话了:“其实六王爷也不必把新军想的那么厉害,你叫人家去打仗人家还指不定不愿意呢。此仗获胜那是必然的,就是刚刚抵达天津的新军统制欧阳振华都私下抱怨说,皇上杞人忧天,四比一的兵力怎能不胜。还说就是七万头猪拱也拱死小日本人了。如今此人正带着部下四处在天津各地游山玩水。整个第一团半点要布防的样子都没有。就连李中堂的多次劝告,此人也置之不理。大有恃宠而骄之感。”
其实朝廷里没人知道,第一师营级主官已经全部提前到了天津,每日“游山玩水”后,兵营指挥部内,各级主官都在地图前忙到半夜。唯有李鸿章猜了个大概,因为第一师所有营级军官都只到对着沧州方向“游山玩水”,而风景更加秀丽的北面却从未去过,而且后续部队跟本没进天津。李鸿章认为,这跟本不是在玩,而是为了一个天大的计划做着掩人耳目的准备,只是计划是什么他李鸿章就不得而知了。八一?中文?▼■网■
说着。孙毓汶从怀里掏出一份折子:“启禀太后,奴才参奏新军统制欧阳振华。参他目无上官、不守法纪。前线战事正酣,他不思御敌之策却一路游山玩水,置国法军规于脑后。枉顾朝廷和皇上对他的倚重。奴才请朝廷下旨将欧阳振华缉拿回京审问。”
孙毓汶话语一出就是语惊四座,众人纷纷小声议论开了。这阵前换将本就是兵法大忌,而且还是一个刚刚立下千里回援救了皇上的大将。
不过这些人都是久经官场,虽然一时不明,但细细思量后都明白了。沧州之战必胜,那日本就如瓮中之鳖再也绷答不起来。此时缉拿皇上身边重将就是要削皇上的兵权,而这也是削权的最好机会。此时皇上还远在辽东。此时以朝廷旨意缉拿下欧阳振华,那整个第一师立刻群龙无,这时再派人接管也好,笼络其中的军官也好,就看太后乐意了。明白过来的军机大臣们纷纷赞同附意。
唯有翁同龢皱了皱眉头没有说话。自从皇上亲征田庄台后。总理户部的翁同龢为了往前线运输各项军需,他把全部的心思都扑在了上面。特别是当解往田庄台的那十万两劳军的银子被扣在山海关后。他更是竭尽所能。其间还有人看不过去,问他战前皇上砸他一事他就给忘了?他只是笑而不答,因为事后皇上写给他亲笔密函,让他明白在这个国家最重要的是实力、是军队。所以他不仅动用了他能用到的所有关系,就是皇上的生母也被他变着法儿的搬了出来,每日就守在军机处。连日的操劳又担心前线的皇上有什么不测。年迈的身子楞是给他咬着牙给撑了过来。如今终于等到了皇上在田庄台大捷的消息,虽然他告诉自己要稳重,但那份从心内出的喜悦任谁都能在他脸上看的出来,言谈间轻松的笑声。早已传遍整个军机处。连带着都是帝党一系的谈笑风声。…
如今孙毓汶的这道折子,翁同龢怎能不明白其中的意思。欧阳振华是帝党一系的核心人物,如要他要是保不住,一但军队被后党摄取,那皇上用命拼来的局面指不定烟消云散。事关未来朝局,事关帝党一系兴衰荣辱,这个时候无论如何他都要为皇上争上一争。
“孙大人的意见在下不敢苟同。”翁同龢寻思片刻,冷静的说道:“孙大人参欧阳将军不思御敌之策,可是孙大人都信誓旦旦的说沧州必胜。敌人都溃败如斯,欧阳将军早已是无敌可对,如何思御敌之策。”
不仅是孙毓汶,在场众人连同慈禧也是一楞。还是孙毓汶心思活络:“那欧阳振华奉调布防天津,朝廷和皇上都有旨意让李鸿章全权节制山东战事。如今欧阳振华视上官于无物,此事当真吧!”
“非也,在下却认为欧阳将军不仅不应罚反应当赏。”翁同龢却悠然轻抚胡须。
“在下到很想知道,翁师傅如何以为当赏?”孙毓汶有些不屑一顾。
“众人都知晓,第一师是奉朝廷和皇上的旨意到的天津,而旨意中都很明确是让布防天津。而节制山东战事的李中堂却是调第一师前住沧州。请问,难道一地总督还大过朝廷大过皇上?如此,欧阳将军而来目无上官之说。”
“那他为何四处游山玩水不思布防之事?”
“所以说欧阳将军当赏。日军即将于沧州溃败,本也无须布防。而且军队一动就意味着大笔的开拨费,欧阳将军按兵不动是为朝廷节省开拨费,如此还不当赏?”
跟文人打嘴皮子仗,十有九败。如今翁同龢就是咬住孙毓汶说沧州必胜,第一师无敌可对,孙毓汶总不能又说沧州必败吧。
“你……”孙毓汶气坏了,刚出口反驳,就被上面的慈禧打断。
“好了,吵吵嚷嚷成体统。”
慈禧一说话,这下好了,是不吵了。全都跪倒在地,山呼:“请圣母皇太后圣裁。”
慈禧也是烦心。不请自己懿旨,皇上带新军第二师亲征田庄台就不提了。可田庄台之围已解,辽东日军已败,朝廷下旨调辽东各部南下增援已经糜烂的山东战事,却被辽东各部以无皇上旨意为由一兵一卒都调不动。如果还只是新军二个师忍忍也就算了,反正新军已经是皇上的心腹了。可连带辽东淮军各部也开始听宣不听调。慈禧这会是雷霆大怒,把世铎、孙毓汶等人召来痛骂了一顿,却于事无补。如今总算找个机会,却被翁同龢三言两语给顶了回来。这如何不让慈禧心烦意乱。
“国家战事未平,此事就不要再提了。”慈禧顿了一顿:“这一场仗打下来,大家也都是看在眼里的。甭说什么练军防军的,就是一直常说的清锐北洋各部都已经是不堪大用,唯有新军才是中流砥柱呀。所以朝廷还是要编练新军的。以我看来,就让荣禄把编练新军的担子挑起来吧。丰台大营不是还有一个营头的兵力吗?就依葫芦画瓢,再编练一支新军出来。也是国家之幸。”
“太后圣明……”
翁同龢嘴上喊着太后圣明,心里却想着的是皇上圣明。皇上手持大刀拼着性命血战田庄台,这才堪堪换来一地之胜利,而朝廷却等不及最后的胜利就下起了绊子、使起了手段。可是如今的皇上早已不是当年唯唯诺诺的皇上了,二十年的韬光养晦换来的今天的一鸣惊人。此刻。皇上已是民心所向、三军归心,待清日战事彻底结束的那一天。羽翼已丰的皇上还能听凭你太后任意摆布?…
走在出宫的路上。轻松的笑容挂在翁同龢脸上。想要手握权柄,岂是靠阴谋手断能成,如今皇上有雄师在侧,有大义在手,又岂是几个阴谋所能阻挡。只是皇上何时得胜而归?
回到家中,翁同龢左右思量一翻。立刻提笔写了两封书信。一封交由忠心可靠之家仆让其快马送至天津欧阳振华处,将朝堂上奕欣的话复述了一遍,提醒他沧州可能溃败,让他提前做好准备。另一封他亲自带在身上。来到顺风物流北京总部,从这里电报给远在上海的孙家鼐,让他在《务时报》上好好夸夸沧州七万大军,把这七万大军捧的高高的,等他们全面溃败后如何向天下人解释。这还不算,翁同龢利用手中的职权,如同当初朝廷削减田庄台补给一样,开始削减沧州各部的补给。
清日之间的战事刚刚告一段落,太后和皇上权利之争已经开始,明枪暗箭纷纷开始亮相。就是苦了还在苦苦支撑沧州战事的李鸿章。
随着清日之间的战事不利于大清,皇上亲征田庄台后,就借着前线各部一路溃败之名,辽河边杀将立威,大刀阔斧的整顿军事,收编各部为暂一暂二两师,名义上依然还是淮军各部,可通过一系列的战事,皇上已经实际上掌握两支部队的所有权。辽河大捷以后,皇上身先士卒的做法让辽东各部皆以皇上为尊。唯一未被改编的只有依克唐阿和聂士成两部。依克唐阿是奉天将军本就不受他李鸿章调度,而聂士成此刻却去了朝鲜。李鸿章相信,等聂士成从朝鲜回来,也将不再受他节制。而山东这边唯一可倚仗的丁汝昌的海军6战队却又被皇上调去了琉球。而让李鸿章意外的是突然冒出来的太平洋舰队,如果真是皇上秘密购买,那皇上的城府也深的可怕了。这么庞大的资金是从何而来?再说山东战事,淮军一触既溃。终于等来各地援军,虽有七万之众可李鸿章明白这七万人靠不住。好不容易等来了皇上的第一师却没想不听调也不听宣。
北洋已经完了,辽东淮军已被皇上收编,山东淮军不堪一击战后也将被改编,唯有北洋舰队尚存,但突如其来的太平洋舰队必将取代北洋舰队的位置。如今之计,想要保住北洋最后的希望,就只能寄托在天津之战上了。本来朝廷给的补给就不多,为了能保住北洋最后的基业,李鸿章咬着牙自己垫了不少,皇上不给武器,如今朝廷还要拖粮饷,逼与无奈的李鸿章只能拖着病体上门找欧阳振华。
军营内,井然有序。指挥部内,灯火通明。沙盘上,旌旗招展。看到一切早有准备的第一师,李鸿章这才放下心来。李鸿章与欧阳振华一翻交谈下来,李鸿章终于放松绷紧的神经。原来皇上的意思是让第一师直接调到沧州,无奈朝廷不准。要是大张齐鼓的拉开架式布防,皇上又担心影响前线军心。故只能秘密安排。同时,欧阳振华提议:因为第一师兵力不足,请李鸿章派兵协助布防。第一师可以提供武器并协助训练。
李鸿章回府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沧州淮军回防天津,并将指挥权交到了欧阳振华手里。
清日之战已经到了最后的收尾阶段,沧州对阵的清日双方都做着最后的努力,唯一不同的是,在李鸿章的掩护下,一个对日本征清第三军的巨大口袋已经布好。(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八章潮起潮落。
第一百四十八章潮起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