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寒门首辅的团宠锦鲤妻 > 第174章 福寿膏

第174章 福寿膏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什么药物?晚上……”周桥说到这里,顿了一下,不甘心地改口,“小人不知道哇!一定是卫成冤枉我!大人,还望明察啊!”

于县令根本不予理会,只是再度逼问。

周桥满面茫然,只是摇头。

还是锦鲤插话进来道:“你有没有服用什么,可以叫精神振奋,精力延长的东西?此物会要命的,你说出来,也是救你自己的命!”

“这……”周桥蹙眉思索着,片刻后,双眼一瞪,连声道,“有,有,我服用了一段时间的福寿膏!”

“哪里来的?”

尽力催促。

福寿膏。

锦鲤记得看近代史,晚清的大烟鬼们,便将鸦片美化,称为福寿膏。

没想到,这名字,竟在古代就有了。

周桥怕死,老老实实答道:“书院里,好多学子服用此物。我也是被一个同窗介绍,才开始服用的。至于最初的源头在哪里,我当真不知啊。”

他还跪在地上,仰头望着于县令说:“大人,这福寿膏服用之后,明明叫人头脑聪慧,精力旺盛,怎么会、怎么会是害人的东西呢?”

锦鲤和卫成没去理会他后头的问话,只是彼此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目光里,看到了深深的担忧。

平日里,他们对福寿膏闻所未闻。

他们开着酒楼,迎来送往,各地的客人都有。可以说,是普通人当中,消息最为灵通的一类人了。

就连他们都没听说过福寿膏,可见,此物流传并不算广。

可偏偏,它先在读书人当中悄悄流通了起来。

这很难不让人怀疑,是什么惊天的阴谋。

毕竟,饱读诗书的学子,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栋梁,朝廷的中流砥柱。

于县令与他们有着同样的担忧,他将周桥收监,随后便召来了书院中全部的学子,一个一个细细地盘问。

最后方得知,第一个将福寿膏传入书院的,是一个江湖术士,自称李天师的。

这李天师告知学子们,福寿膏可以叫人精力倍增,耳聪目明,百利无一害。

若服用后,便可有更多的精力读书,而且事半功倍,何愁不能在科举中高中?

学子们听了,当然动心。

后来一试,果然如李天师所说,更是对此物推崇不已。

于县令听了,立刻派人抓捕李天师,结果,他的住处早已空旷一片。

“人跑了,是故意残害我们的学子无疑了!”

卫成沉沉道。

“确实如此,必须继续通缉,务必将人捉拿归案!”

于县令冷声说。

卫成又道:“捉拿此人是必须的,另外,晚上担心,受此药物伤害的,恐怕不止咱们一个县城的学子。大人,还是尽快上书,让旁的州府县城,也都快查一查,到底多少学子服用过福寿膏。”

于县令赞同地点头,立刻休书一封,叫人快马加鞭送去府衙。

府衙与省衙都极为重视,很快,调查结果便公布下来。

结果使人触目惊心,全省、乃至全国的学子,竟已经有五成,都在服用福寿膏。

卫成和锦鲤被召来,一听这结果,全都面露凝重。

锦鲤分析道:“算算时间,到了科举的时候,药物刚好成瘾。他们科举的试卷,一定会答得乱七八糟。这一届科举,恐怕很难选拔到真正的人才了。”

福寿膏成瘾,需要时间。

周桥是因为突然断服,所以症状出现得最早。

而其余人,一直按时服用,所以暂时还没有任何不适感。

甚至,他们还都觉得,福寿膏是真正的好东西。

所以,尽管朝廷下了令,要求他们必须逐渐减少用量,慢慢戒断。可许多人仍旧不肯听,还在偷偷服用。

卫成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说道:“依我看,今年的科举,是必须要推迟了。”

科举,是朝中大事。

时间更是一早便定好的。

若非没有什么惊天大事,其时间,是不可更改的。

于县令虽然赞同,却也无能为力,“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这样的大事,不是我能决定,甚至不是我能向上谏言的。”

小小一个县令,要是干涉朝廷核心政策,一旦触及到哪个高官的利益,那是要掉脑袋的。

卫成表示理解,但离开县衙后,他便对锦鲤说:“我得上京一趟。”

“去干什么?”

锦鲤不安地问。

卫成道:“咱们有幸认识肖丞相,也与皇上有过一面之缘。我若进京,兴许能得到向皇上谏言的机会。”

“可这太危险了!”

锦鲤皱眉,脑中又回想起,从周桥手里将他救出来的那一幕。

那天,她真是心都跳到了嗓子眼儿。

那种牵肠挂肚之感,她这辈子不想体会第二回了。

上回他们进京,是希望修改一个小小的法条,不会触动更多贵人的利益。

但是科举完全不同。

多少高官显贵的子孙,都指望着在科举之时大展身手。

为此,他们一定早早做了周密的安排,保证自己的子孙取得不错的成绩。

科举腐败,正是如此。

要是卫成谏言,叫科举改期,那么这些人的努力,就全都白费了。而且,再也来不及临时布置新的关系网。

等于说,卫成断了许多高官显贵们的后人晋升之路。

这些人怎会容得下他呢?

卫成虽然出身农户,可头脑聪慧,这些弯弯绕,他早已十分清楚。

他理解锦鲤的担忧,温和安抚道:“你放心,我处处小心就是了。而且,进了京,肖丞相也会保护我的。”

锦鲤还要张口,他沉沉挡了回去,“锦鲤,我是个读书人,从小孔夫子便教导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科举的事,关乎国运。我岂能因为自己一人的安危,就让朝廷失去许多真正的人才呢?”

锦鲤看他目光坚定,知道肯定无法劝动。

要知道,旁的学子都因福寿膏成瘾,失去思维和神志。

这正是卫成拔得头筹的好时机!

可他非但不愿借此机会飞升,反而要冒死去上谏,请求科举改期。

锦鲤看向他的目光,多了一层钦佩。

她也坚定地道:“我陪你一道上京。”

她以为,卫成会拒绝。

可没想到,卫成温和一笑,握住她的手便说:“好,咱们一同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