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太监回到自己直房,让左右随从都退下后,才稍稍放松下来,然后陷入了长考。
正所谓天威莫测,故意出一道含糊的旨意,让臣下去猜测,这是皇上的老把戏了。
其实秦太监有个很大不敬的腹诽,也许是皇上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办了,所以扔个模模糊糊的旨意出来,假装是圣明天子考验臣下。
但无论皇帝动机怎么想的,考验就是考验。
秦太监只知道,自己的职业生涯又到了一个极其关键的节点,甚至关系到未来的命运。
现在情况是这样,随着天子幼年大伴黄锦的逐渐成熟,肯定要挤占自己的空间。
因为乾清宫管事、提督大内禁兵这些差事,本来就天然更适合伴随天子长大的黄锦。
只是前些年黄锦还年轻不成熟,对宫里事务不熟悉,所以自己才有机会,从某种意义上算是替黄锦占着位置。
虽然自己与黄锦目前算是联盟关系,大家都是“年轻一代”,需要共同面对老人。
但黄锦也不可能为了联盟关系,冒着引起猜疑风险,拒绝皇帝提拔,放弃进步吧?
对此秦太监虽身居高位,但一直很清醒。
如果不能开拓出新的生存空间,那今后就只有不停被挤压的命运了。
想想御马监的前辈,五十多年前成化朝的大太监汪直,立下那么多功劳,最终结局如何?
前路被司礼监众太监牢牢封锁,后路被东厂提督尚铭步步紧逼,最后汪直被挤压的去了南京孝陵种菜。
一代权阉汪太监就这样默默无闻的老去,据传闻前几年死了,但已经没人在意和关注了。
同为御马监太监,他秦太监目前面临的情况又何其相似?
向前看,司礼监由来自兴王府的老人把持,他秦福依旧是外人。
前后看,盟友黄锦在等着接手他秦福的差事,不让还不行。
表面风光之下,个中滋味,冷暖自知。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若不想被淘汰,秦太监就必须要找到职场突破新方向!
但到了乾清宫管事、御马监太监这样的地位,如果不想养老的话,所能腾挪的空间是在不算多了,除了司礼监,去哪都是降职贬斥。
这也是秦太监一直暗搓搓琢磨着毕云,盯着东厂的缘故。
因为对秦太监而言,只有去名义上是司礼监下属、威名赫赫、极其要害的东厂,在外人眼里才能算是不跌份,甚至算是升了。
想到这里,秦太监突然又醒悟到,这次出宫办案,也可以视为皇上给的一次机会。
让你办一件本该由东厂去办的事情,看看你到底行不行,能不能挑起东厂的担子。
能有这样的机会,估计还是黄锦帮着说话了。
嘉靖皇帝这人刻薄,不会平白无故就施恩的,既然你秦福想去东厂,总得做点什么来交换吧?不然凭什么给你好处?
一直到深夜,想明白嘉靖皇帝的所有可能的用意后,秦太监才能和衣而卧,安然入睡。
当太监的,不怕事情难办,有时也不怕把事情办砸,但就怕没琢磨明白皇上用意啊。
在梦里,已经头发全白的秦太监奏请外放为南京守备太监养老,收了一大堆义子义孙......
次日清早,昨夜双修的嘉靖皇帝还没有起床,或许还是三修四修......
秦太监只能在大殿门外叩首陛辞,然后出去办事。八壹中文網
刚走出乾清门,就看到了司礼监太监、东厂提督毕云在宫门外徘徊。
秦太监本不想说话,绕过就走。
但毕云却喊住了秦太监,恳请道:“烦请老秦帮忙传话。”
良心未泯的秦太监停住脚步,心里无奈的叹口气。
一直以来,他并不想直接面对毕云的,眼不见就心不虚了。
谁知道毕云总是热情的纠缠自己,这就让人实在很苦恼啊。
五年前,五朝元老太监萧敬去世,终年九十。
四年前,正德朝八虎太监之一张永去世。
两年前,正德朝八虎太监之一谷大用被抄家贬斥。
所以现在的秦福,已经是非兴王府出身的太监里,除了毕云之外地位最高的一个了。
相对于毕云,秦福与皇帝还更贴心一点,所以毕云一直都是尽力笼络秦福的。
相对于其他兴王府出身的太监,前朝余孽毕云更信不过。
但毕公公始终想不到,一直在谋算自己的不是别人,正是眼前这位秦太监,这时候还在指望秦太监帮忙说话。
转过身来,秦太监对毕公公反问道:“毕爷是来求见皇上的?”
毕云点点头,不然一大早在乾清宫门口兜圈子作甚?
秦太监神色复杂的说:“还是别见了。”然后又补充道:“皇上遣我出宫办张延龄案。”
毕公公愕然,然后茫然,事情怎么变成这样了?
秦太监对毕公公行了个礼道:“毕公年过六十,若能退而养老,不失为善终啊。”
毕云很敏感的问道:“你这是何意?”
秦太监解释说:“张家的事情宛如一道上好的食材,皇上一直在等着将食材做成佳肴。
但毕公你烧菜却烧糊了,皇上已然觉得毕公老迈无用,毕公你还能如何?
你事情办不好,也没有任何补救。这种情况下,纠缠着要见皇上,只会惹皇上更见厌烦啊。”
“那你出宫去办案?”毕云又疑惑的试探道。
秦太监长叹一声道:“我怕别人去办案,对毕公你更不利!难道皇上派了别人去,能让毕公你更安心?”
毕公公感觉不出秦太监的逻辑有什么问题,又求教说:“那老秦你觉得,我现在应该怎么做?”
秦太监好心指点道:“什么都别做了!岂不闻,做的越多、错的越多乎?
你要什么都不做,最多就是被皇上视为昏庸,最坏也就是免差养老去。
你要是想做什么,万一越做越错,惹得皇上厌烦动了别的心思,后果岂不更加莫测?”
你这就是劝咱坐以待毙?毕公公总觉得哪里不对,但又想不出反驳的道理。
秦太监不再说什么,这几句真的都是肺腑之言,你毕公公最好信了,什么也别再做了。
应该说,毕公公回想起来时,感觉事情从一开始就不对!
堂堂一个可止小儿夜啼的东厂厂公,捏住了张家这落魄死狗的人命罪证,然后敲诈点钱财,本该是顺水乘舟吧?
可张家居然丝毫不害怕,始终不给钱,这是不是有人暗地里给张家撑腰?
作为苦主和人证的孙某,已经屈服于东厂,为何又胆敢坏东厂的好事?
他居然擅自跑到刑部去告发张家,把事情捅出来,这是不是又有人在背后操纵?
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