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晋末多少事 > 第五百三十三章 吴地子弟

第五百三十三章 吴地子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敌人的敌人,自可成朋友。”

杜英接过王猛的话头,“琅琊王氏在江左也并非一言九鼎。  而今王谢两家想要将江左变成两家的一言堂,余等自不相信其余各家都能够坐视不管,尤其是吴地世家。”

“顾司空(作者按:顾和)三年前方才西去,余威犹在。”

谢奕缓缓说道,“因此顾家必然不甘居于人下。”

顾和当年身为王导赏识提拔的人才,算是南渡世家掌权之后重用吴地本土世家人才的典型代表。  “王丞相已不在,南渡各家和吴地世家之间的矛盾,再一次凸显。”

谢奕斟酌说道,这些事他虽然不感兴趣,但是并不代表他不知道,“原来王丞相还在,无人敢造次,南北相安无事。  后来又有顾司空在,吴地各家的利益仍能确保。而今······各家都在抢夺田地,会稽和吴郡之间,也没有多少空闲的地方了。  我们这北方蛮子和他们那些南方貂子之间,怕是早晚还有冲突啊。”

杜英点头,当年王导力主南北世家齐心协力、共度时艰,在北方乱局未定的情况下,人心惶惶,大家也只能遵从王导的指挥。  也是因此,原本从建康府向南推进的南渡世家们,在抵达晋陵之后,便只好越过三吴之地(西吴晋陵,今常州;中吴吴兴,今湖州;东吴吴郡,今苏州),向越地开拓,方才有了会稽郡的兴盛。  如今北方世家不甘心居于南侧荒芜之中,所以逐步开始北上钱塘(又作钱唐),触动吴郡世家的利益。  而且随着王谢新一代人物逐步进入朝堂,也在挤兑吴郡世家在朝堂上的话语权。  双方都有自己的利益想要争夺或者保护,所以早就暗流涌动了。  “此次北上名单之中也有吴郡中人,比如顾鄱阳之子顾会和陆太尉之子陆纳,皆为江左吴中清誉甚佳的人物的。”

王猛开口说道。  顾鄱阳是顾和的族叔顾众,生前封鄱阳伯。  而陆太尉则是陆逊侄孙陆玩,追赠太尉  这些都是吴中世家在上一代人之中的翘楚,引领一时风骚的人物。  “此皆为嫡脉子弟。顾陆周沈,毕竟是吴地四大望族,上一代呼风唤雨的人物都走了,这一代总归是要争取些什么的,不然的话,怕是以后再无南貂了。”

谢奕感慨道。  他家中有靠谱的三弟和五弟,四弟虽然不怎么靠谱,但是在官场上爬的也足够快,所以不需要担心家族后继无人的问题。  尤其是五弟谢石还年轻,只要不出岔子,总能带着家族至少再繁荣二十年。  而这些吴郡世家,却的确要面对无人能左右朝堂的尴尬局面,着急派遣嫡系子弟北上,想要打开新的局面,也在情理之中。  想到了什么,谢奕又补充了一句:  “说到这吴中世家,在随从的名单之中,余还见到了吴兴沈氏的后人,那人唤作沈劲,年已而立,迄今为止还是戴罪之身。  不过之前家书之中曾经提到,王修龄(王胡之表字)对其颇为欣赏,还保举他为冠军长史,以戴罪立功。结果还不等这小儿建功立业,王修龄自己倒是撒手西去了。  这一次北上,恐怕也是想要通过战功来洗脱身上的罪名吧。”

“沈充之子?”

杜英好奇的问道。  “是也。”

谢奕有些唏嘘,“当年沈充谋逆,最终为吴儒所杀,此人能杀吴儒,湔雪仇恨,又有报国之心,奈何为刑家不得上沙场,也是遗憾。若非王修龄当时提拔,恐怕今日还戴罪家中呢。”

杜英隐约觉得对这个名字有印象,或是曾经在某本书中见过,不过时日久远,哪里还想得起来?  只是暗暗记下了这个名字。  谢奕只是随口一提,接着说道:  “这么看来,吴地子弟的确不少,只是不知其中大多数人都未曾掌实权,是否是王右军的对手?”

杜英微笑道:“他们缺乏掌握实权的经验,这岂不是更需要关中盟的帮助?余倒是不介意给他们提供一些机会。”

“再加上梁州刺史······”谢奕轻轻敲着桌子,直接把这个江左世家的坚决反对者算上,“可惜凉州之人,不能为贤侄所用,甚至贤侄还得刻意避嫌,以避免有流言蜚语,指责贤侄实际上是凉州之人。”

“这是自然。”

杜英点头。  反正现在的凉州也的确没有多少人才,自谢艾昙花一现之后,凉州在整个西北版图上就没有多少存在感了,基本上等于混吃等死,打仗都得依靠王擢这样的降将,自然翻不起什么风浪。  当然,陪着凉州混吃等死的还有一个仇池国。  这两个,等杜英稳定了关中再徐徐图谋也不迟。  “如此一来,贤侄也的确有和江左抗衡一二,并且还不至于为元子兄所驱的实力。”

谢奕叹道,“奈何,这其中,步步不可错。”

“有伯父在,有师兄在,步步皆不会错。”

杜英信心十足的说道。  这话说出来虽然很受用,但是显然不能增加谢奕的信心。  “其实小侄还是要提醒伯父一声,伯父同样也是江左世家会主动示好和拉拢的目标,到时候王右军必然会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伯父为其所用,甚至为其手中刀。”

杜英接着说道。  “你我伯侄,皆在两难之中啊。”

谢奕又何尝不知道自己的处境。  “所以小侄不需伯父多做什么,只需伯父不管不问,仍然为杀外敌而战就可。”

杜英看着谢奕,“伯父手中的刀,从来都应该是向外敌的,小侄不需要伯父挥刀砍向江左王谢两家,也期望伯父的刀不会落在小侄的脖子上。  若是伯父觉得可在长安而保持初心不改,则小侄愿同伯父共守长安。若是伯父觉得不能胜任,则小侄建议伯父主动请令,率军东征,先破雷弱儿,再击姚襄,前路仍长。  伯父乃当世名将,身当在战场,而不应在这些蝇营狗苟之事上。何不就此丢下这些,去做自己想做的?”

谢奕静静看着杜英,杜英的神情诚恳。  杜英不知道谢奕会不会被迫和自己为敌,所以他想要从根本上杜绝这种可能。  “贤侄对我的要求竟然是走得越远越好,哈哈哈哈!”

谢奕忍不住笑道,“这倒是之前没有料到的。  不过,留你们在长安,伯父如何放心?此间事,一日不平,伯父便会一直站在旁边,护着你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