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要先考秀才,而秀才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考上的,必须要通过县试、府试,接着是院试,只有这三级考试都通过了,才能成为秀才。
成了秀才之后,就有资格能进入县学或者府学去接受更好的师资教学。
当然,再好的师资也不可能会比自己目前的更好了,想到这里,苏修明再次感慨自己撞了大运。
成为秀才之后,就有资格参加每三年一次的乡试,也叫秋闱,通过乡试的就被称为举人了。
做了举人,已经有资格选官并一步迈入“士”的行列了。
再往上考就是会试,也称春闱。会试在京城举行,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主考官。
会试过了的,被称为贡士,第一名则叫做会元。
最后是科举的终途殿试,殿试是排名考试,中后就成为进士。
殿试上分出三甲: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生,第三甲赐同进士出生,这些人都算作是“天子门生”。
其中,第一甲录取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
而这些对目前的苏修明来说还太遥远了,他还处于起步阶段。
他先给自己定了个举人的目标,以举人为目标学习,到时候考秀才才更有余力。
接着,他又将一天的时间做了划分,上午用来背诵通读,下午用来研究时文策论和诗词,晚上再抽出一块来练毛笔字。
根据这四大块,再将进度一点一点地填补进去。按时间进度,他需要在两年内完成学习,再用一年时间来巩固提升。
等做完计划,夜已经深了,苏修明放下笔,朝纸张吹了吹,待墨迹干了之后,他就将这份“计划书”貼在了墙上,用来时时警醒自己。
月光透过窗棂洒了进来,床上的人很快进入了梦乡。
第二日晨起,苏修明早早地就来敲贺家的大门了,他想跟着贺家的人下地,讨教下该如何播种。
这次开门的是贺老头,听了少年的来意,他准备好东西,二话不说就领着人往自家田头走去。
“苏家小子,你家的地就在我家边上,待会我先下去给你操作一番,你就跟在我后面学着。”
“哎,麻烦姥爷您了。”
“甭客气。”
待走到自家田头,苏修明发现除了自己家的地,四周围其余的都已经播种完了,绿绿的秧苗在微风中轻舞,煞是好看。
“你小子头一回下地,我可提醒你啊,这地里头有蚂蟥蛤蟆,待会可别给吓跑了。”贺老头说完哈哈哈地大笑起来。
苏修明听了笑笑,没说话,他一个大老爷们,还不至于被这点东西给吓住。
贺老头脱了鞋袜,下到地里:“来,你先看我怎么做,然后在我后面跟着做。
这插秧苗啊可讲究着呢,手势要这样,来,瞧瞧。”贺老头边示范边讲解,“这插秧的力道要掌握好,不能太轻,否则容易飘,又不能太重......”
苏修明仔细地观察了片刻,心里有了个大概的数,于是就跟在后面操作起来。
“我跟你说啊,你爹当初那么点大,比你还小几岁,头一次下地就被那蚂蟥给咬哭了......”
贺老头边劳作,边絮絮叨叨地说着,感觉到腰有些酸了,他就抬起身子,撑着腰打算休息片刻:“这年纪大了,身子骨都赶不上从前了。”
他正感慨着转过身来,打算看看这小子学得如何,谁知一看就傻眼了:原本身后光秃秃的田地里,此刻居然都插满了秧苗。
苏修明正弯腰快速地移动,那速度都抵得上村里最能干男人速度的两倍都不止。
贺老头就这么目瞪瞪地在原地看着,只见这个少年飞快地从一块地移动到另一块地,接着是第三块地,直到少年全部做完了抬起头来喊他。
贺老头方才如梦初醒,平日里至少三天的工作量,这苏家小子用了不到两个时辰就全干完了,而且这秧苗排列整齐,比自己干的都好,这小子简直能干到家了。
与他有同样想法的还有不远处的几个村里人,一开始他们看到贺家老头子带着那苏家傻儿子过来干活的时候,还讥笑着看好戏:
这做农活可不比打虎,那可不是力气大就行的,那是需要巧劲的,就那许云好吃懒做的样,儿子能会做个屁的农活。
谁知眼前的一切直接让他们傻眼了,这傻子干农活也这么溜的么?
经过这手脚生风地一顿劳作,苏修明确定,自从他的魂魄吞了虎精的残魂之后,身体的体质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至少体力已经大幅度提升了,不知在脑力上有没有改变?这还得回家去再验证下。
想到这里,他对着贺老头说道:“贺姥爷,这秧苗我都插完了,您看下可还行?”
贺老头一拍大腿:“行,太行了,你小子可比你爹能干多了。”
听了这话,苏修明就放心了,笑着道:“既然都干完了,那咱们回去歇息吧。”
“成,走。”
祖孙两人打道回府。
待看人走远了,地里的村民忙不迭地跑到苏修明家的田头,还不相信地往里看:
“这,这果真都很整齐啊。他是怎么做到的?”几人面面相觑。
至于之后村子里怎么风传他的干活速度,苏修明都不在意了,他此刻正坐在书桌旁,翻看四书。
他发现,自己的记忆力确实有提高,但并没有像打虎插秧那般惊人,只能说是比自己的前世好一点。
看来那只虎精只是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货色,科举漫漫征途,还是要靠他自己啊!
想到这里,他又抬头看了看墙上的“计划表”:科考已被他分解成了很多个小目标,他只要将这些小目标一个一个地攻克,积少成多,最终总归能聚成个大的。
这样看来,科举也不是什么多难的事。
理清思路,坚定信心,苏修明便开始了他的读书计划。
每天天不亮,他就起来背书,背书的技巧不多,他通常就是一边大声朗读,一边手中书写,意在调动身体多个感观,这样有助于记忆。
遇到不容易理解的地方,他就会重点标出,先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实在理解不出来的,就会在另外的纸上摘录下来,整理成册,到时找个时间去问韩祁。
闭门读书期间,他还抽空让村里的泥瓦匠将他家的墙壁给加高了二十公分,直接与屋顶齐平了,当然,还加上了他特制的“暴雨梨花针”。
又引得村里人啧啧称奇,这些就掠过不谈了。
读书的日子平淡又安宁,三年时间一晃而过,期间苏修明抽空去过几次庐山镇,将自己读书的每一阶段都详细汇报给了老师韩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