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重生于80年代 > 第369章 背着柴火去上学

第369章 背着柴火去上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几天之后,县里正式对这次的事件表了态,县里基本还是采纳了唐伟东的提议,又在其基础上做了一些修改。

最后河东村新区还是按照原定设计成立了,依然下辖原生产公社的五个相邻的自然村,以后各村除口粮田外的土地,由新区统一调配使用,土地本来就是属于国家的,村民们就算有意见也没用。

不过,后并入河东村的各村,因为还没为新区的发展做出什么贡献,所以不能享受河东村原先村民的福利和待遇。等以后河东村的企业在哪个村原来所属的土地上办厂,哪个村就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一部分福利待遇,直至河东村新区所有村民的福利待遇,提升到同一高度为止。

这下河东村的村民满意了,总算能继续保持优越感了,其他后并入河东村的几个村子的村民,也有了盼头,虽然没能一步到位,但也比原来强多了。

到了此时,合村的风波才终于平息了下去,唐伟东的企业也终于恢复了往日的模样。不过这事也给唐伟东敲响了警钟,看来鸡蛋不能放到一个篮子里,否则再遇到这样的事,自己太被动了。

但现在唐伟东又遇到了一个棘手的事,那就是合村以后,新区领导就要由真正的干部兼任了,为了避免以后的产权纠纷,唐伟东赶在合村之前,重新了村里签订了企业挂靠协议,把挂靠的事情敲死了,不给官府任何的可乘之机。

村里倒是无所谓,只要交钱,有没有产权,占不占股份,有什么区别吗?以前不也是这么办的么?这次只是重新签了一份协议而已。

从村委出来的时候,正巧碰到一个小小的身影,肩膀上背着一堆玉米骨头,手里还提着一个小编织袋,里边看样装了一点煤块儿。唐伟东看着面熟,就喊了一声道:“是小民吗?”

小孩儿一回头,果然是自己家堂叔家的小兄弟,他现在正读小学。看到是唐伟东喊自己,叫小民的堂弟咧嘴一笑道:“哥,你叫我?”

“嗯,你这是干嘛去,怎么弄的跟个逃荒的似的。”唐伟东好奇的问道。

按说现在村里都富裕了,尤其是老唐家家族,绝对是首先富起来的那一批人家,怎么说也不用出去捡柴火和煤球吧?

小民笑呵呵的说道:“老师说开学还会冷一段时间,年前交的柴火不够了,让同学们再交点。我嫌到时候麻烦,趁着值校的时候先带去。”

唐伟东这才恍然大悟,自己的舒服日子过习惯了,差点忘了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农村学校给学生在教室里取暖,都是要生炉子的,生炉子用的柴火都是要求学生自己从家里带去的。

在青山县这里,学校一般要求的是带玉米的骨头,唐伟东上一世也经历过。不过还从来不记得需要交煤炭的,因为这年头很多农村人家,还烧不起煤呢,做饭烧炕用的都是从野外捡回来的枯枝烂叶,和庄稼收获后积攒储备的秸秆。

于是唐伟东又疑惑的问道:“怎么,学校现在都让交煤炭了吗?”

小民赶紧摇了摇头,说道:“没有,没有,就让交玉米骨头。这些碳是俺爹让我带去学校烧的,说是玉米骨头不扛烧,不如碳烧的时间长。咱村里的小孩儿都带了,不光我自己。”

唐伟东这下明白了,看来村里人是真有钱了,怕自己孩子冬天上课冻着,都主动给学校交煤炭取暖了。这放在以前,谁舍得啊?一人几斤玉米骨头,还有家长抠抠搜搜不舍得交的呢!

唐伟东一拍脑袋,村里现在不是愁有钱没地方花吗?给教育花钱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村民们绝对赞同,领导们也不会挑毛病。何况本来小民上的小学,就是原来公社办的那个小学,现在里边的学生也都是新并入河东村的这些村子里的小孩。

看在以后都是一个村子的份上,让村里出点钱买点碳,给学生们解决一下冬季取暖问题,应该问题不大,这样还能给新并入的村子卖个好,一举两得做个人情,也省的人家看河东村眼红。

现在的煤炭也便宜,三四十块钱一吨,全校五个年级,十几个班,加上老师办公室取暖用的,再算上放假的时间,一年也不用了几吨。这点小钱对现今的河东村来说,那都不叫事儿!

唐伟东返回头去又回到村委,把这事跟村委的人一说,村干部全部表示赞成。别忘了,他们家的孩子也在那里上学呢,本来给孩子带碳去学校,都是老百姓自发的,都是花的自己的钱。

现在村里要是能出钱的话,那就太好了,公家花钱,可不就给自己省钱了么?反正村里现在豪气的很,为教育花个千八百的,那是毛毛雨小意思。最为重要的是,老河东村的人,又可以在新河东村的人面前秀优越感了。

老百姓比的是个啥?不就是图个面子么?有这样行善又装逼的事,当然要干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