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即将大婚的消息像雪片一般,传到了天京的每个地方。
举国上下都透着欢庆和热闹。
连同平时冷寂庄肃的皇城也透着一股活气。
各殿的门面上全都贴着囍字,洒水太监不断冲洗地面,给每个地方熏香,再挂上红色的囍字灯笼等等,宫女嬷嬷的身影有序地来来往往,全都是在筹备着大婚事宜。
等到午时,大臣们和皇亲陆陆续续地进宫。
孟侍郎跟随在金尚书右侧,瞧着宫中的布置,眼中闪过一丝思量,“尚书大人,听闻陛下娶的是从金陵带回来的平民女子……”
金尚书哼了一声,语调不阴不阳道:“孟侍郎糊涂,那位是永宁侯早年流落在外的千金。”
永宁侯曾在先皇手下立过汗马功劳,只是可惜英年早逝,办完丧事以后,永宁府世子袭承侯位便离开了天京,算算已有五年不曾回来。
是否真的有什么女儿流落在外,恐怕现在也不能挖出永宁侯一问究竟……
孟侍郎眼神闪了闪,“不瞒尚书大人,其实我曾派人打探过,似乎是已经成亲,有了夫君……”
话还未说完,金尚书就回头瞥了他一眼,他捋了捋胡须,意味深长道:“孟侍郎,有些事还是莫要打听得太过清楚,糊涂些,否则哪日招来杀身之祸,到那时才是真正的不明不白。”
点到即止。说完这番话,金尚书便同另一名同僚往前走去。
孟侍郎在原地站了一会儿,回过味以后,冒了一身冷汗,加快脚步跟了上去。
礼炮鸣响,平日肃穆的宗庙两侧,大臣们有序地站着,皇亲则簇拥站在萧宫台身后。
他今日一身暗红色的新服,领口平整光滑,衣袍上绣着龙纹,细细去看还带着淡淡的金色,做工极其精巧奢华,衬得他那张脸更加俊秾,犹如天神。
李永福站在一旁,望了一眼空地上摆放的日晷,正是午时。
“吉时到,开宗庙--”
按规矩,皇帝要先祭祖告知列祖列宗,走完了这些流程,还要请德高望重的僧人祷告祈福,才能让新后进来,与皇帝一起祭拜天地。
祭拜时,众皇亲纷纷站在萧宫台身后,持香祭拜。该有的过程,该遵的规矩,萧宫台一个不曾落下,若说宗庙大殿中,在这样的氛围下,有些个心思各异,或者心不在焉的。八壹中文網
萧宫台无疑是那最虔诚的。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直到宗庙外面传来了窸窣的对话声。
若是平时,若在其他地方,这样的声音恐怕便被盖过去了,没有人会去在意。
可这是宗庙,所有人又都全心在祭拜上,除了司礼太监和僧人,无人会,也无人敢说话。
恐怕连针落地的声音都能听见。
今日是萧宫台大婚的日子,萧宫台是绝对不允许出一点差错的。
他跪在蒲垫上,看了一眼僧人,只见僧人对他颔首,他才沉声对李永福道:“去看看是何事,若无要紧,便带下去按规矩处置。”
李永福连忙应下,小跑着出去了。
萧宫台跪在蒲垫上,听着外面的声音,是宫女的声音,但他听不清在说什么。
不知道是不是夏季炎热的缘故,他心口腾升起一股说不清的躁意。
没过一会儿,李永福回来了,他站在萧宫台身后,躬身道:“陛下……”
声音小心翼翼。
萧宫台瞥了他一眼。
李永福咬咬牙,硬着头皮道:“纪……新后那儿已经准备好了,只是刚要出殿门的时候,不慎踩滑了台阶,跌着膝盖,已经请太医了,不过怕是……”
不能来祭祖了。
这话像颗石子,落进了平静的海面,不过没有石沉大海,而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整个宗庙的气氛瞬间凝滞下来,在殿的皇室宗亲神色各异,讳莫不语,也有比较大胆的,将探询的目光落到了萧宫台身上。
“这成何体统,这样的日子怎能出这样的差错,若传出去,岂不叫人笑话皇室!”
说话的是昌宁长公主,是先皇胞妹。
旁边的长者神色也有些不虞,有长公主发话起了头,其他宗亲胆子也大了起来,纷纷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
“到底是民间长大的,当真是无一点规矩教养。”
“若是这样不识大体,怎配当我大启皇后,坐那中宫之位。”
“开宗庙祭祖此事本就要慎重,出了差错,便是对祖宗的不敬,她可担当得起这样的罪名!”
“还请陛下三思,这般女子是不能当我大启……”
话未说完,蓦地,宗庙里的声音戛然而止,静默下来。
萧宫台身形笔直地跪在蒲垫上,始终一言不发,像一具凝固的,冰冷的雕像。
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许久,他缓缓抬起眼睫,面如浸了冰水的寒玉,嗓音淡淡地道:“祭祖一切照常。”
然后他又喊了李永福。
李永福上前,“奴才在。”
“宣读封后圣旨。”
昌宁长公主面露不满,另一边的长者却拉住了她,对她摇了摇头。
新帝集权,这几年虽有礼佛之名在外,迷惑了百姓,不过却没有迷惑他们这些宗亲。
早年新帝未曾登基时,行事的狠辣和冷酷,到现在他们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听见其名,说是闻风丧胆也不为过。
近些年虽行事宽容,却不妨碍他惩治人时的雷厉风行,毫不手软。这就说明新帝并非像外面传言说的那般,沉迷礼佛,至少说明他清醒非常。
登基以来,恐怕唯一做过的糊涂事,便是不顾众议,要封一位民女为后,甚至对下施压,给她安了一个永宁侯遗女的身份。
昌宁长公主眼神闪了闪,略思量了一下,没有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