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最新章节 > 第一百七十三章 摊牌了,我是朱元璋

第一百七十三章 摊牌了,我是朱元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现在的内阁一共有五个人。

严嵩的首辅,徐阶的次辅,张居正、高拱、李春芳的阁员。

其中首辅严嵩现在属于独夫,他在官场中的名声已经彻底臭大街。

遭到了之前严党和清流党的一致唾弃。

但奈何他依然被朱元璋力挺,所以首辅干的不亦乐乎。

而下面的张居正和高拱是改革派,经过两年的磨合,都已经和朱元璋有了一丝政治默契。

剩下的李春芳和徐阶都属于南方人,家中都有桑田万亩的那种。

当然若说他们和倭寇有勾结也不尽然。

他们这些种地大户只是掌握了生丝而已。

根据陈洪的调查,这些人以徐家为首一共有八家,这八家之间已经组成了事实上的同盟关系。

出售生丝都是统一定价,统一售卖。

因此他们是掌握了丝绸的议价权的。

他们只管把生丝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卖给东南沿海的大海商,当然他们很清楚这些海商把生丝织成丝绸之后,肯定是要走私的。。

但这和他们是没有关系的。

作为耕读传家的坐地大户,朝中又有人做高官,他们不屑去做商贾之事。

他们只管售卖生丝,以及在适当的时候影响朝廷大政走向。

但他们却一直是这条走私链的最大受益者。

经过陈洪这两年的探查,整个丝绸走私网络中,以徐家为首的种桑大户们其实是最赚钱的,他们几乎赚取了这条利益链条中的六成利益,剩下三成是沿海海商,最后一成才是那些把丝绸运往倭国、东南亚等国的海盗集团。

真正和倭寇勾结的也是这些处在海盗和东南大家族之间的海商。

所以陈洪这个通倭案即便再查也查不到徐家头上。

当然现在这些东南大家族的日子也不好过,常遇春的皇家海军舰队封死了东南沿海,彻底封闭了海贸。

这些大家族的丝绸走私不了,只能往国内销售。

但国内消化不了这么多的丝绸,所以只能降价,而且是一降再降。

在走私贸易最猖狂的嘉靖初年,一匹丝绸的价格已经飙升到了十两银子,而现在直接腰斩到三两。

这个价格已经没有种粮食赚钱了。

即便这样,那些东南大户手里依然堆积了无数的丝绸卖不出去。

但徐阶等人对此毫无办法,有句话说政治是军事的延续,在东南沿海倭寇被肃清的那一刻,这些东南沿海的大家族就已经失去了最重要的筹码。

完全没有了和当今圣上讨价还价的资格。

怎么办?

只能妥协。

于是这两年的朝堂上可以看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十年前的开海派变成了保守派,建议朝廷继续封闭通商口岸,先把东南沿海这些种桑大户挤死再说。

而那些本来的保守派,现在却是变成了最激进的开海派,其言辞之激烈,仿佛不开海大明就要亡了一般。

其实朱元璋明白,他们这是真的急了。

若是东南沿海的大明海军再不解开封锁,允许商贾贸易,他们的桑田就要全部毁掉,改种粮食了。

若真这么做,那损失可就大了。

所以他们宁愿给朝廷缴税,也要打开渠道,把这些丝绸卖往他国。

朱元璋其实也没有想要赶尽杀绝,毕竟东南沿海除了这些种桑大户之外,更多的还是那些小桑农。

如果丝绸真的持续降价几年,那些大家族虽然会伤筋动骨,但真正要遭受灭顶之灾的是那些桑农。

这就是朱元璋不愿意看到的了。

所以最终经过几天大朝会的激烈讨论,他最终还是松口,同意了徐阶在沿海放开通商口岸的提议。

然后这一政策就被以极快的速度执行了下去,再没有受到任何的掣肘,引起任何的骚乱。

“太祖,这也太神奇了,从弘治到正德再到嘉靖,关于是否开海,朝廷进行了无数次争论,但没有那一次像这次一般进行的这么顺利,直接就搞定了的。”

“我真不明白,这是为何?”西苑之中,嘉靖皇帝满脸神奇的看着从东南发过来的奏疏。

经过那边锦衣卫的汇报,开海两个月,各个口岸的税银就达到了三百八十万两。

要知道这可才仅仅两个月而已。八壹中文網

若是这么持续下去,一年岂不是能收税两千万两。

这已经是去年整个大明税收的五倍了。

“因为我们手里有一只强大的海军,有刀在手,便再没有人胆敢给咱呲牙。”朱元璋沉声道。

“像你那样,有点钱就修宫观,就用于享受,那些文官自然敢在你面前阳奉阴违。”

“现在你让严嵩、徐阶再给咱耍个手段试试?”

“咱说杀他全家就杀他全家。”

“太祖是我之偶像。”

“臣孙佩服的五体投地。”嘉靖皇帝一脸崇敬道。

“行了,别拍马屁了,去叫严嵩他们都来吧,咱有大事情要宣布。”朱元璋道。

“好嘞,臣孙这就去安排!”

嘉靖皇帝闻言乐颠颠的一笑,立马一溜烟的跑去传旨去了。

现在他对太监的工作已经相当纯熟了,办起事情来滴水不漏,又快有好,弄的吕芳、黄锦等人相当幽怨。

嘉靖皇帝把他们的活都抢走了,他们面临极其严重的失业危机。

等嘉靖皇帝一走,朱元璋直接伸手一挥,面前顿时便有一个巨大的传送门出现在面前。

“朱标、朱棣、李善长、徐达、常遇春、刘基等一大批大明初年的文臣武将便从后方走了出来。

“父皇!”

“陛下!”众人恭敬行礼。

朱元璋一挥手让众人起身笑道:“让你们来是见一见嘉靖朝的这些文臣武将,未来说不定就要一起共事了,等下你们认识一下。”

众人闻言心中滋味各不相同。

朱标倒是无所谓,他来过这边已经很多次了。

朱棣没来过,但他心心念念过来已经好久了。

嘉靖皇帝这个不肖子孙把他的庙号从太宗皇帝改成明成祖,把他和朱元璋并列为二祖。

因为这件事朱棣没少挨朱元璋打,也就这些年年岁大了,朱元璋才不打他了,但明成祖这个庙号还是让他极其不痛快。

他哪敢跟自己老爹并列啊!

所以他老早就发誓如果真能到嘉靖朝,他一定逮着这个不肖子孙打一顿。

现在显然是实现愿望的时刻了。

除了朱标和朱棣之外,同样心里有些别扭的就是徐达了。

他的不肖子孙同样还活跃在这个大明朝,而且还是一门两国公。

若是再加上明初的中山王府,这就是一王二公啊!

这让他内心深处相当惶恐。

以他谨慎的性格,如何承受的起这么大的殊荣啊!

很快,以严嵩为首的内阁成员,还有海瑞、胡宗宪这些部堂级高官都被召来了西苑。

在踏入西苑的瞬间,他们就察觉到了这里和往日的不同。

戒备变得更加森严了。

无数气势彪炳的锦衣卫几乎三步一岗,五步一卫,都在默默注视着他们这一行人。

严嵩等人都是平天下的大儒,目中才气运转,很快就从这些人身上看到了那惊天动地的煞气。

毫无疑问,这些人都是从死人堆里杀出来的。

“朝廷什么时候多了这么多强大武人?”徐阶心中有了一些不太好的预感。

比这些平天下的大儒更吃惊的是俞大猷、戚继光、王崇古等武将。

他们明显感觉到自己身上的煞气被这些人压制了。

要知道他们可是嘉靖朝为数不多经过血火洗礼的名将了,连他们都被压制,这些人到底是什么来头?

所有人都不自觉的加快了脚步,他们心里很明白,这些疑惑的答案就在前面的大殿之中。

甚至他们隐隐感觉,今天将会是改变整个大明朝政治局面的时刻。

很快,他们就被引路的太监领到议事大殿。

让他们更加吃惊的是,此刻大殿之内站了很多人,而且最关键的本来坐在上首位置的嘉靖皇帝换人了,换成了一个看着极其眼熟的中年人。

嘉靖皇帝此刻正乖巧的站在此人旁边,一脸的讨好。

“这……!”众多大儒在官场摸爬滚打几十年,早就练就了泰山崩于前,也能面不改色的地步,但现在他们是真的色变了。

“这什么意思?”

“篡位?”众人心中第一时间就冒出了这个让人心惊胆颤的词。

其中反应最大的是海瑞。

不过还没等他说话,朱元璋直接大手一挥以皇道护体龙气压制了所有大儒的儒道才气。

“莫要惊慌,咱是朱元璋!”

“之前未免朝局动荡,咱一直都是以我那不肖子孙的面目面见诸位的。”

“但现在大明诸多事情已经理顺,咱觉得是时候开诚布公的和诸位谈一谈了。”朱元璋环顾众人,缓缓开口。

“太祖……?”

“这简直荒唐。”

“太祖早已经去世百年了。”海瑞第一个发声,即便没有才气支撑,声音依旧振聋发聩。

“世间奇妙的事情多不胜数,海公为何如此武断?”

“如果不是洪武大帝执政,你以为像你这样的人谁敢重用,大明朝又岂会有现在这等大好局面?”

刘基笑着开口,声音温文尔雅,却瞬间就压住了海瑞。

“如何证明?”海瑞沉默了一下,再次开口。

“何须证明!”

“咱便是朱元璋,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

朱元璋直接站起身,环顾下方嘉靖朝所有被他挑选,有资格进入这座宫殿的所有人。

“咱今天让你们来不是向你们证明什么的,咱是让你们做事,替咱改革这个位面的大明朝的。”

“想要什么证明的,可以离开自己去求证,想要做事的就给咱站好了,咱来教你们接下来如何做事。”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