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笙毫不留情地说了两个字:“不敢。”
宋瑾啧了一声:“真没意思。”
星光稀疏,可法国的天气总是阴沉的,宋瑾那边还是白日,淅淅小雨坠落在历史的地面上,溅出水花,旁边人去匆匆,腕间的手表总是在提醒着他们的忙碌,而宋瑾现在,倒成了一位被时间遗忘的人。
独自坐在咖啡厅的外街上,朦胧的雾气有着潮湿的感觉,有位金发的小姑娘怯生生地走到宋瑾旁边,用生涩而十分不熟练的英文小心问道:“先生……百合花……”
宋瑾朝她微微一笑:“说法语就好,我能听得懂。”
余笙在屋顶独酌着从酒窖中拿出的威士忌,微眯着眼睛,欣赏着月色灯盏,庭院之中的那座女神雕像也发着和月光一样淡雅的光辉,安静地听宋瑾说话,又如当年一样,安静地听宋瑾讲述着古文趣事。
那女孩听后似乎很开心的样子:“太棒了,先生,那么您想来一朵美丽的百合花吗?洁白的花儿总会让人感到心情愉悦。”
“我认为我现在的心情就足够愉悦了,”宋瑾淡笑道:“因为我在和一个很有趣的人聊天。”
他戴着蓝牙耳机通话,小女孩以为宋瑾这句话是对她说的,不好意思地羞红了脸,她把手上的这束白色百合花递给宋瑾:“先生,您买一束吧,您瞧,它多漂亮啊。”
宋瑾点点头,问那个女孩:“请你告诉我它的价格。”
那女孩开心不已:“只要三法郎,先生。”
宋瑾手里并没有零钱,于是直接从钱包中掏出一张一百法郎的钞票,放到女孩被冻得发紫的手中,女孩握着那张钞票,有点手足无措,结结巴巴地说着:“先生,我只要三法郎。”
“我花三法郎买走你手中的这束花,剩下的九十七法郎,我想要买来你今日的快乐。”
女孩坚决地摇摇头:“不,先生,这束花只要三法郎,如果您没有零钱的话,这束花可以免费送给您。”
她身上的衣服已经很破了,在快要入寒的时节,还是穿着一身破洞的灰白色短袖,她脸上灰蒙蒙的,只有手中的那束百合花纯白无暇,又如女孩的心灵一样纯粹。
宋瑾想了想,对她温和一笑:“这样吧,从今往后,你家所有的百合花,都被我包下来,直到你花完剩下的九十七法郎。”
女孩有些茫然:“您的意思是……”
“每一天清晨,就送给那些有你认为有需要的人一朵白色百合花,直到花费掉剩余的九十七法郎,可以吗?”
女孩感激地点头:“当然,先生,您是我见过最特别的人。”
“等一下,”就在女孩想要转身离开的时候,身后那个长相俊美的东方男子忽然叫住了女孩,回头看去,只见他深邃的墨眸中有着淡淡的笑意:
“桌上的甜点我并不喜欢吃,打包带回去吃吧。”
女孩感动地看着宋瑾,不停地向他道谢,她的父母酗酒,家里的弟弟又身患疾病,从生下来到现在,她那可怜的弟弟都没有尝过蛋糕的滋味,家中有一片好大好大的百合花田,是已经去世的祖母留下来的,全家都是靠着那块百合花田度日。
太好了,弟弟终于可以尝到甜的感觉了,女孩想,这些糕点的味道应该会比只有过年才能吃到一次的烤面包要好吃。
女孩走后,他才开始和电话中的余笙聊天:“你那边的天气,怎么样?”八壹中文網
余笙漫不经心地回答他,手中拿着一朵郁金香轻嗅:“天气晴朗,温度难得升到了八度,今晚的月光格外的明媚。”
“余笙,法国的时间与国内不同,你说我在夜晚时所见到的月亮,会与你看到的,是同一个吗?”
月亮围绕着蓝星不断转着,不知疲惫,他们相互相依,地球也靠着自身的引力,把月球牢牢锁住。
余笙恬静地说道:“我们会是一个星球的人。”
随后,她好像是想起了什么,问宋瑾:“你平时对别的女孩子也会这样?”
宋瑾不明所以:“指的是?”
“态度。”余笙说出这两个字:“你对别的异性,也会是……”
她顿了一下,那两个字她实在不想用在宋瑾身上,于是换了个词:“善良?”
宋瑾笑了一声:“余笙,你要想夸我温柔,直说便是,我能明白。”
余笙默默地说了一句:“温柔这个词要是用在你身上,估计温和这个词也就能用到我大哥身上了。”
宋瑾嗤笑一声:“余三小姐,你要知道,你说的再怎么含蓄,我也是能听出来里面的意思。”
余笙忍不住说了一句:“我怎么不知道你脸皮还能这么厚。”
宋瑾轻咳一声:“好了,余三小姐,我要回答你的问题了,安静一些,把耳朵竖起来。”
余笙冷笑一声:“我洗耳恭听着呢。”
“能获得我这样温柔以对的女孩,也不多,就两个,一个是刚才的小姑娘。”他慢慢悠悠地说:“至于剩下的那个……我就不告诉了。”
余笙一算,嗯,还剩个温阮,绝配啊。
“话说,余笙,我回答了你刚才的问题,还请你也回答我一个问题。”宋瑾忽然和余笙说了这么一句。
余笙在平板电脑上划动着屏幕,看着一些资料,手机就放在一边,没有调很高的音量,确保左耳能听到宋瑾的话就好。
“余笙,高二下学期有一场作文比赛,你还记得吗?”他轻声问起。
余笙想都没想,直接回答他:“当然记得了,那篇作文的字还有标点符号我都记得一清二楚。”
绝佳的记忆力也给她造就了不少的回忆空间,每次做梦的时候,她都会梦到以前发生过的种种事迹,那时候的一字一句,她都深刻烙在了心里,做梦的时候,她无比清醒地以第三角度看着自己高中的青春年华。
“那就好办了,”宋瑾淡笑一声:“余笙余同学,我想问你,在高中的那场市级作文比赛中,你在结尾所写的那一句话,是因谁而写,又因谁而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