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可以,但是要穿得厚一点。”
姜栀翻箱倒柜一番,才堪堪找出一件到处是补丁的棉袄,袄子几乎没有一块像样的好布料,色泽也灰突突的像是堆积了几年的灰尘似的。
这件衣服是蛋子的,只不过现在穿上身明显小了一个号,显得十分滑稽。
蛋子却很高兴,穿在身上笑眯眯的,露出一排洁白的小米牙。
“这衣服是隔壁秀奶奶给我做的,只穿过一次呢,可是……”
蛋子轻轻摸着衣服,语气愉悦,可到了后面声音却越来越低,直到最后没了声儿,他才小心翼翼的抬头看向姜栀,见她没生气,这才松了口气。
姜栀抿了抿唇,她猜都猜得出原主又做了什么混账事。
原主对蛋子不管不顾,好不容易隔壁邻居给年纪尚小的蛋子做了件衣服,虽然补丁遍布,却也比衣不蔽体要强得多,可姜栀怕被穿坏,就小心收了起来等着下次再穿,没想到孩子长的快,到了现在,衣服已经小了。
“等妈妈赚钱了,就给我们家蛋子买最好的衣服,不要打补丁的!”
姜栀揉了揉蛋子的脑袋,声音轻柔地说道。
她本以为蛋子听了会开心,熟料,他竟然认真的摇了摇头。
“妈妈,我不要新衣服,我们可以买些红薯回来吃,而且穿新衣服不好干活哩。”
蛋子说着,还伸手轻轻拍了拍姜栀的手,像是在安慰。
姜栀一愣,旋即轻笑出声,低头在蛋子脸上轻轻亲了一口。
“蛋子就应该穿最好的衣服,妈妈会努力,让蛋子顿顿都吃精细粮!”
哪个孩子不喜欢新衣服呢,蛋子即便再懂事,也还只是个孩子,可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却因为怕她为难而说出了宽慰她的话。
她知道,蛋子是心疼她,也是心疼钱。
她儿时经历过八十年代,也曾看过不少年代文小说,自然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六七十年代,是华国真正进入到蓝灰绿的无彩色服装时代。
当时的一些外国人把华国人称为蓝蚂蚁或绿蚂蚁,就是形容当时华国人的衣服颜色除了蓝色就是绿色,即便是有些其他颜色,也都是以灰暗色为主,明亮的颜色是看不到的。
而且,只要是稍微花哨一点的衣服就会被打上“奇装异服”的标签,从而被教育。
如今八十年代,服装上倒是丰富了许多,不过大多数人都经历过蓝灰绿服装时代,饶是现在没了限制,也不敢随意开“奇装异服”的先河。
而且由于三年的自然灾害,使得棉花大幅减产。
所以购买服装,棉布都是需要布票的,而为了节约,购买服装则以耐磨和耐脏为主。
这年代,为了表现自己的艰苦朴素,有些人甚至把新买来的衣服做旧,或者在容易破损的膝盖,胳膊肘处打上几个补丁。
有句顺口溜是这样说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眼下最时髦的还是蛤蟆镜,蝙蝠衫和喇叭裤。
牛仔裤倒是也掀起过热浪,可惜因为它太过颓废前卫,也成了“不良青年”的专利。
姜栀眯了眯眼。
她知道未来会有复古风潮,脑子里更是有无数有关服装的新鲜设计,或许,她可以做服装生意,她主意新鲜,只要稍作修改,更符合这个年代的风气一些,不愁赚不到钱!
不过,这个前提是要有起始资金。
心里有了主意,姜栀紧绷的精神也稍微松懈了些。
她转头看向蛋子,笑着道:“好了,走吧。”
说罢,她就一手拉着蛋子,一手挎着破篮子,出了门。
门外大雪纷飞,地面已经完全看不出原本的色泽,放眼望去尽是雪白,整个姜家村都被笼罩在一片朦胧中,看不真切,唯有那袅袅炊烟能叫人辨别出人气儿来。
母子俩冒着大雪,往栀子山走去。
“妈妈,山上都没什么吃的了。”
往山上走的路上,蛋子小声说道。
说话时,他还不忘偷偷侧过脑袋看向姜栀,感受着握着自己手的温暖,有些不敢置信,消瘦的小脸都涌上了一股红晕。
他还是头一次和妈妈一块儿出门呢,妈妈是不是真的不讨厌他了?
妈妈以前对待他与哥哥时总是不耐烦的,若是惹了她不高兴,也是非打即骂。
但他没办法讨厌她,因为是妈妈冒死把他生下来的,他听村里的人说起过,妈妈曾经是高中生,村子里文化最高的人哩,但都是为了生下他们,才变成现在这样。
而现在,那个从来待他都像是仇人似的妈妈,居然拉了他的手,亲了他的脸蛋,还摸了他的脑袋,抱着他温柔的问他饿不饿!
这些原本在别的小孩身上看到过,又无比羡慕的一幕,竟然有一天也会出现在他自己的身上,这种感觉说不出的奇妙。
想着想着,蛋子就红了眼圈,但嘴巴却咧到了耳根后。
他又悄悄的转头看了看拉着自己的姜栀,只觉得从头发丝儿暖到了脚尖,漫天飞雪也不觉得寒冷了。
他总觉得这像一个梦,一场美梦,如果可以,他希望永远都不要醒来。
姜栀能察觉到蛋子的目光,但她什么都没说,也没有故意回过头去看他,只是紧了紧掌心中握着的小手,神情温柔。
她从不知道“温柔”这两个字能用到自己的身上,但重生后,感受着身边这个和自己血脉相连的小生命,突然觉得自己也不过是个俗人,有着柔软的一面。
这么想着,姜栀哑然一笑,她步入角色的速度还真快。
因为大雪的缘故,母子俩速度不快,过了好一会儿才来到了流弯大河。
流弯大河,是附近数个村子赖以生存的母亲河,奔腾不息,有深有浅。
浅滩是孩子们夏天最爱聚集的地方,若是碰上有妇女在河边洗衣裳时,孩子们还敢壮着胆子往深水里摸,有时候还能叫他们摸个老鳖上来。
这条河资源丰富,其中鱼虾数不胜数。
即便大旱来临,流弯大河除了水流放缓,也没有任何枯竭的迹象。
缺粮时,村子里的人也曾以河里的鱼虾果腹,日子比起旁人来还要滋润许多,可以说,流弯大河就是附近几个村子信奉的神灵了。
姜栀子也曾学着别人一起跳进河里捉鱼捉虾,可惜她以前娇娇滴滴,十指不沾阳春水,那些鱼虾麻溜的很,她根本毫无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