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七品逆袭:最强女首辅良宵 > 第152章 和光同尘

第152章 和光同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每个月的月初,贺临都要去福州开会,汇报一下自己上个月的一些工作情况,毕竟她是直隶州知州,归省里管辖。

不过这次去,贺临也正好想找丁立生聊点事,四月中旬就是府试,她负责主持,还负责出题,让她批改批改考卷还行,出题着实是有点为难,这毕竟关系着这么多学子。

所以贺临想找丁立生商量商量,看丁立生能不能给点建议。

虽然丁立生是总督,管军事,但封建时代,能成为封疆大吏的,文采定然不菲,毕竟朝廷对官员的考核,还包括出的文章水平这方面。

不过贺临去福州开会,主要负责汇报的对象,还是李鸿仁和布政使甄飞鸿。

等到了巡抚衙门,贺临发现场内除了李鸿仁和甄飞鸿,还坐着最近刚升任陵定府知府的兴庆县县令——韦康博。

韦康博是个中年人,四十岁上下,同很多官员一样,蓄着胡须。

先前借粮的时候,贺临跟他见过一面,他当时借给了漳州一千石粮,贺临对他印象还不错。

按照官位大小,贺临先跟坐在首位的李鸿仁弯腰作揖:“下官见过中丞大人。”

听到贺临的话,李鸿仁笑了一声:“贺知州说笑了,我如今已被革职,哪还是什么中丞啊。”

在场的人都知道,李鸿仁被革职是因为贺临的弹劾。

现在李鸿仁对着贺临说出这话,真是相当有意思。

甄飞鸿勾了勾唇角,乐于看热闹。

韦康博倒是不动如山,只是隐晦的看了贺临一眼。

贺临不慌不忙:“大人虽被革职,但还在任上,该有的礼数,下官不会忘。”

说完,又转向甄飞鸿作揖:“下官见过藩台大人。”

当然,没有忘记韦康博,但礼节没有那么隆重,改成了拱手:“韦府台。”

毕竟是同级,韦康博自然不能坦然受礼,连忙从位置上起身,拱手回道:“贺知州。”

李鸿仁倒也没有继续说贺临什么,只是瞥了他们两个一眼,道:“都坐吧。”

“是。”

“是。”

虽然不知道韦康博怎么在这里,但贺临猜测,大概率是来交接工作的。

坐下之后,贺临冷静的汇报完了上个月的工作。

本以为李鸿仁指不定会刁难自己,给自己找点麻烦,不过没想到全程都很顺利。

散会离开之时,李鸿仁单独叫住了她,让她留下。

这倒是让贺临有些疑惑了,难道李鸿仁是觉得人前不好发脾气,显得不大度,人后要来放放狠话?

不管如何,以不变应万变总没错。

贺临站在堂下,等着李鸿仁发话。

韦康博和甄飞鸿都走了,李鸿仁才从椅子上起身,走到贺临不远处站定。

“贺知州觉得……我这身官服如何?”

朝廷规定,革职留任的官员不能再穿着以前的官服,而要换上深紫色官服,也算是一种惩戒。

这样别人一看,便能知道你是在革职留任。

李鸿仁这个问题,贺临不管怎么答都是错的,说好看,像是在嘲讽,说不好看,李鸿仁反手来一句还不是拜你所赐?场面就尴尬了。

所以贺临选择了沉默。

“贺知州因何不语?”

“下官无意冒犯大人,大人应该也很清楚,这个问题下官并不好答。”

李鸿仁背着手:“贺知州,温云熙那次来找我,我知道是你的授意,给浙江布政使林大人的信,我有没有帮你写?”

贺临垂着眸子:“写了。”

“粮,有没有运到漳州?”

“到了。”

“我有没有将这件事告诉朱立群?”

“没有。”

“所以……我到底有何对不起你?”

以至于还要专门写奏疏,为此来弹劾自己?

听到这里,贺临骤然抬起眸子,迎上他的视线:“大人没有对不起下官,大人对不起的,是漳州几十万灾民,是自己头上这顶乌纱帽!”

漳州的问题,李鸿仁是出力了,但那是种种因素才造就的。

从他说出那句死一万人是个数字,死十万人也是个数字之时,他就已经大错特错。

后面的事情,是贺临在努力挽救,甚至说,是贺临运气好,认识温老爷子。

如果贺临不认识温老呢?

如果贺临没有从丁立生那,知道温老和李鸿仁家的渊源呢?

那几十万百姓,李鸿仁真的要弃之不顾吗?

贺临并不想在这个时候跟李鸿仁呛起来,也并不想以胜利者的姿态挖苦李鸿仁。

比起对朱立群,贺临对李鸿仁的感觉复杂的多。

她知道,李鸿仁和朱立群是两种人,李鸿仁还没有完全丧尽天良,还保存着些许爱民之心。

不然不会主动对朱立群隐瞒贺临带温云熙来找他的事。

李鸿仁中间派当的太久,正因为长期对太子和六皇子两党避如蛇蝎,此次才会误入歧途,因为太不想得罪两党,从而选择了不积极调粮。

贺临是想要打醒他,才在明知道景历帝不会对李鸿仁下重手的情况下,还要上这道弹劾的奏疏。

两人的目光在半空中交汇,李鸿仁沉默良久,心里很清楚,自己无法反驳贺临,缓缓叹了口气:“你说的对……”

大多数坏人都不会觉得自己是坏人,他们中有些是麻木了,有些是愚蠢,根本不觉得自己干了坏事,但更多的,是会找千万种理由为自己去开脱。

李鸿仁能认识到自己错误就已经很难得了,作为上级,能在贺临这个下级面前承认自己错了更加难得。

贺临弯腰深深作揖:“东南抗倭大局需要大人,福建也需要大人,皇上明白,下官也明白,下官弹劾大人,是希望大人能振作起来,护大庆之国土,救百姓于水火。”

丁立生作为闽浙总督,经常两省穿梭,总领军务。

一旦和倭寇打仗,李鸿仁这个与他搭档多年的巡抚,便要做着最重要的后勤工作,维持大后方的稳定,所以景历帝才没有动李鸿仁。

不仅如此,李鸿仁作为中间派,也很好抑制了福建的党争。

东南需要他,福建也需要他,这绝对不是一句恭维话。

李鸿仁转过身,见贺临朝自己深深作揖的模样,喉咙微紧,有些哽咽。

其实他也很清楚,变成如今这样,最大的错不在贺临,而在自己。

所以他才会对朱立群说出那句天作孽尤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贺临即便不弹劾他,皇帝多半也不会轻易放过他。

漳州的事情,皇帝有的是法子知道,再不济,瑞王回京也有可能同皇上禀报。

今日他小小的拿话刺贺临,也只不过是为了抚平落难后,心中起的那一点点小疙瘩。八壹中文網

可他也很清楚的察觉到,贺临今日没有带着半点的胜利者的傲气。

贺临的此番所言,的的确确是真心话。

走到贺临面前,李鸿仁将她扶起:“有些事情是我该负责的,到了如今,我也清楚明白许多,你的用心,我也清楚了,可我还是有句话想要告诫你。”

“请大人赐教。”

“官场行事,当要和光同尘。”

和光同尘出自道德经,形容与世俗混同,不突出自己,不露锋芒。

可纵观贺临为官,在浙江掀起大案,在福建又弹劾知府巡抚,那叫一个锋芒毕露。

人是很害怕所谓异类的。

而在如今的官场,贺临就是异类。

这对贺临的未来并没有好处。

其实这个道理,贺临也明白。

可走到今天这一步,她很多时候也是没有办法。

为了百姓,有些事情总是要去做。

但她并不反驳李鸿仁,只是点头,又作了一揖:“下官受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