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汉城王宫内,朝鲜郡王、后世朝鲜人口中的太宗大王李芳远正一脸害怕、担忧与愤怒的看着自己的朝中重臣,对他们骂道:“平时不是一个个都很能说吗?怎么现在全都是哑巴了?都说话呀!现在该怎么办?大明两位亲王驾临仁川港,指名让孤亲自去拜谒,还要我朝鲜负担大明军队的粮草,你们倒是给孤说说这到底该怎么办啊!”
也难怪此时的李芳远无能狂怒,在李裪将大明两位藩王拒绝见他,并且要求李芳远亲自去拜谒两位藩王,同时还要求朝鲜为大军提供粮草之后,李芳远就召集了群臣询问对策,可朝会开了大半天,一个有用的主意都拿不出来。
不去见大明的两位藩王这肯定是不成的。
明军数千精锐已经登陆仁川,并且建立了营地,如果李芳远拒绝去拜谒两位藩王,那原本用来征讨倭国的大军就会直接就地攻打朝鲜。
从仁川到汉城的不到一百里地,快马一天能跑個来回。
就算大军出动,正常行军的话三天之内也能到达汉城,这还是算上了朝鲜军队在路上进行阻击的速度。
朝鲜人自己也知道自己的军队到底是个什么德行,士兵根本就没有多少战斗力可言,真要和大明开战就算是李芳远自己也不觉得汉城能够守得住。
毕竟根据李裪从仁川看到的景象来说,大明的军队实在是太过强大了。
士卒都有铁甲也就算了,还有火枪和火炮这些对于朝鲜来说简直像是降维打击的武器。
虽然在朝鲜立国之初,李芳远的父亲“权知高丽国事”“康献大王”李成桂也曾经意图攻打过明朝,他人生当中最著名的威化岛回军事件就是在带兵攻打明朝的过程当中发生的。
但到了李芳远这个时候,他已经清晰的认识到明朝和朝鲜的军事实力到底有着多大的差距。
要知道李芳远也不是什么懦弱无能之辈,他的王位也是自己抢来的,更在李成桂的晚年将其软禁,自诩为和唐太宗一样的人物。
可李芳远只能算是有唐太宗的病,却没唐太宗的命。
他爹李成桂当年面对的是明太祖朱元璋,那个时候大明立国未稳,李成桂本身是元朝达鲁花赤李子春之子,对大明是多有瞧不起的,有点不臣之心很正常。
但李芳远可是亲眼看着朱棣是怎么从一个藩王夺取天下的,同时也见识过辽东的明军究竟有多能打,以及大明是怎么建立奴儿干都司的。
所以李芳远心中对大明充满了畏惧。
当然,平日里天高皇帝远,李芳远在自己的大臣面前也是不把大明太当回事。
毕竟在他看来只要保持态度上的恭顺,大明也不可能说真的来打他。
但现在大明军队到家门口了。
“大王!我们应当尽起大军,于仁川列阵,让明军知道我朝鲜军威,威慑大明!”此时一个顶盔掼甲的将军忽然对着李芳远奏道,脸上一脸正气还以为他是多么的忠贞不屈。
听到这个建议,李芳远原本因为朝臣半天没能说出一个主意的怒火稍稍消退了一些,想了想之后说道:“此策可行,就由你召集大军去仁川吧!不过切记不可与明军寻衅,若是真的起了什么冲突,那孤就斩你的人头来让大明消气。”
倒不是说李芳远昏庸无能,懦弱的不敢和大明摆出强硬态度。
而是他清楚的知道,顺从大明最多憋屈一点,真和大明硬顶,朝鲜这个国家可能还在,但他肯定是要和他老爹一样被幽禁起来的。
真要是开战了,就算是尽起大军也是干不过大明的军队的。
所以尽起大军这个建议,也就真的只是向大明摆出一个态度,而不是想要和大明强硬。
然而议定了这个议题,更重要的问题却还没有解决。
李芳远是不是应该去拜谒两位大明藩王,以及朝鲜是不是要给明军提供粮草,这两件事始终没有一个结果。
好在有了这位将军的建议,一位文官此时也站出来说道:“既然大王决定尽起大军前往仁川,那有了军队的保护,大王还是应当拜谒明国两位藩王,那毕竟是上国亲王,就算大王您不去,也该派世子去。”
李芳远对这个建议倒是没有多少异议,毕竟也是自比李世民的人物,之前是真怕大明对他做点什么,现在明白不去不行,他也还是拿出了一点胆气的。
“着世子李褆代孤前往仁川,向两位藩王殿下赔罪,并且奉上礼物和美女,表示歉意。”李芳远的胆气有,但是不多。
“父王,那关于明军要求我们为他们提供粮草的事情,我们该如何回应?”李裪对于李芳远派自己的大哥去拜谒明朝两位藩王的命令显得有几分不忿,但还是将话题转回了最重要的一件事上。
让李芳远去拜谒两位藩王,这只是礼节上的东西,李芳远只是怕自己被明军抓走借机攻打朝鲜,如果没有这一层顾虑的话这其实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
但明军让朝鲜提供粮草这可就要命了,要知道朝鲜这破地方根本没有多少平地可言,大部分地区都是山区,即便是到了后世朝鲜的农业也不怎么发达,可想而知要为明军提供粮草的话,对于朝鲜全国来说该是怎样一种负担。
可李芳远也不敢直接拒绝,毕竟大明的军队就在仁川摆着,你不给?人家可就自己来拿了。
而这也是李芳远之所以不敢去仁川的关键原因。
他不去仁川,那事情多少还可以扯皮,还可以谈,他要是去了仁川,刀架在他脖子上,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大王,臣觉得还是应该先凑一批粮草给明军送过去,然后再厚礼卑辞修书一封,向两位明国的藩王阐述清楚情况,说明我朝鲜国小力微,实在是无力为大军提供粮草。”又一名文官站了出来,总算是提出了一个还算可行的方案。
李芳远一听,想了想之后觉得这个方案还算可行,于是便点头同意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