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已经有斥候来报,大西已经在保宁府驻下了大军,随时都有可能北上讨伐汉中,之前因为霍斯韦的缘故,朱常胜原本放出消息自己要逃离到襄阳,等大西的军队进入到了汉王府便是进入了霍斯韦的天罗地网。
现在朱常胜和霍斯韦已经一拍两散了,现在只能正面和大西军对抗了,但是朱常胜虽然相比于其他藩王称得上是兵多粮广,但是和大西相比还是相差甚远,要想化解大西的攻势,胜败全部都在夏启身上了。八壹中文網
入蜀能不能成功刺杀张献忠将会是决定蜀地归属的关键事件,对于夏启资助邱府的事朱常胜一口答应了下来,比起这场关乎自己未来的大局,每个月撒出去一点银子又算什么。
“夏公子,你在想想现在准备工作都做得齐全了吗?”
在汉王府的门口,临别之际,朱常胜仍旧不厌其烦的问道,这一次容不得刺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要是失败了恐怕自己连逃跑都来不及。
“殿下请您放心,现在人事已经准备妥当,剩下的就看天命了。”
朱常胜点点头,又一次对和夏启一起入蜀的手下叮嘱道:“离开了王府,你们一切都挺夏启的,他让你们做什么你们都不得有任何的违抗。”
“是。”
朱常胜的手下异口同声的回答道,他们都是王府豢养的死士,在这种不容有失的关键时刻,朱常胜信不过别人了,派出了王府中最得力的死士,只有他们才会一往无前,哪怕让他们去送死都不会眨一下眼睛。
朱夕绫也在送别的队伍当中,她等着一天实在太久了,她无时无刻不在期盼着大仇得报的日子,能给父亲报仇的人,一定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自己就是委身……不,被许配给了这样的英雄又会有什么遗憾呢?
“夏公子,保重啊。”
夏启看着朱夕绫热切的眼神能够感受到她对于杀死张献忠强烈的执念,原本无忧无虑的生活突然之间被一个反贼搅得一塌糊涂,自己最亲近的两个人也或直接,或间接的因为他离开了自己,换谁来都会对他恨之入骨吧。
“嗯,朱姑娘也请多保重,令尊的仇我一定会竭尽全力。”
朱夕绫的双手紧紧的握住了夏启的双手,身体因为太过激动正在微微颤抖:“夏公子,拜托了!”
侯巡因为伤势过重,现在还没有恢复完全,这一趟不能和夏启一起去了,对此他感到非常的遗憾。
“夏指挥,不好意思这次没能帮上什么忙,只能在这里祝你凯旋而归了。”
“在天命阁上若不是兄弟你拼死相救,只怕我现在已经成了阶下囚,兄弟你可别说你什么忙都没帮上,没有你现在会变成什么样子都不好说。何况你留在这里还可以照顾一下陛下。”
“好的好的,有我留在这里你就放心的去吧,希望早点听到你的捷报。”
最后夏启还要和朱由检道个别:“陛下,这次入蜀我一定会拼尽全力对付张献忠那个反贼,没了他我大明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朱由检对此也是非常期待:“汉王已经上疏南京朝廷了,若是此次得胜而归,朝廷不会忘记你们的贡献。”
夏启摇头道:“能跟在陛下身边,一直以来都能得到陛下的支持卑职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朱由检听到这番话笑了笑,但是心情有些复杂,以前在京城的时候也有很多官员对他说过类似的话,但他们之中又有几个真心实意的为自己考虑过问题,为自己办过事呢?他们之中甚至还有人投降了李自成,投降了满族人。投降也就算了,甚至还在公开的诋毁自己。
若是自己当日真的死了,殉国了,听到他们话会死不瞑目。现在自己没有死,听到他们话那更死气不打一处来。
虽然自己在夏启面前就像昔日汉献帝在曹操面前说话没有什么分量,但比起那些什么都没有做,简直就是在吃空饷的官员,夏启已经好的多了。
临走之际,夏启又想到两个人,邱怀良和柴参,两个汉中的狗官,当然朱常胜和他们也是一丘之貉,既然自己快走了那也顺带了结一下他们的事吧。
“汉王殿下,您还记得当日和我一起来的汉中知府邱怀良和汉中总兵柴参吗?”
朱常胜一直都记得这两个人,只不过没想好怎么处置,从他们自己的陈述当中来讲,他们和夏启肯定是有些私人恩怨的,既然如此如何处置他们的决定权还是交给夏启为好。
只不过这段时间事情比较多,一直找不到机会提起这件事,这件事也就搁置下来了,现在夏启提起了也正好有个了结。
“记得,夏公子打算如何处置他们。”
要是直接让他们死也太便宜他们了,应该让他们多少发挥一下自己的价值。
“殿下不是时常抱怨兵力不足吗?依我看把他们两个发配充军就不错。”
“嗯,那就按照夏公子的意思去做吧。”
朱常胜可不会单纯的让他们服兵役,还得提醒手下们一定要多多关照他们俩,在大业实现以前,自己就是多迁就夏启一些又如何?
而夏启则是想或多或少表明自己的态度,他不想容忍这样的官员。可是朱常胜丝毫没有察觉到夏启的意图,只当他是与二人结怨了。
这下是真的要分别了,夏启和朱常胜约定好了,三日以后,他们大抵到了成都府,这时候无论大西的军队有没有出川,朱常胜率领军队在正面战场上主动发起进攻。
据探子回报,张献忠深居浅出,大西的政务都是交给了他的四个义子管理,这样可是很难找到他。但如果前方发生了战事,张献忠肯定没有理由不现身了。
夏启和王府死士的背影逐渐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当中,虽然每个人的想法各有不同,但在场的人都是希望这场刺杀可以成功。
等待着夏启的将是蜀地难于上青天的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