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别了朱常胜和左良玉,夏启和计嘉茂,以及鲍达,易普泽三人一起踏上了去南京城的路。
凭借着夏启对于南京城的了解,他们可以很轻松的找到城墙处防御薄弱的地方,清军为了加强对城内的控制,迫不得已的将驻守在城墙的士兵调到了城内。
而这样的运作方式,如果是向计嘉茂这样初来乍到之人肯定是看不出其中的端倪的,但是对于夏启这样知道内幕的人而言,清军的城防就形同虚设了。
在这段时间之内,清军已经加紧速度,尽可能的将城墙修补,但是庆幸的是,夏启出城的那一处仍旧没有修好,由于地形原因,哪里城内部分高,城外部分低。
若是在战争时期,这里会是一处易守难攻的地方,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这里就成了想要进城之人的突破口,若是换作一般人,在这样的重兵把守之下肯定会一筹莫展。
毕竟随着城墙的修补大多数原本守城的士兵被派往城内巡逻了,那么这些暂时还没有修好,正在加紧修复的地方,依然能够保持守军的充足。
夜以继日的修复工程,一方面有利于城防的早日恢复,但另一方面修补时发出的喧闹施工声,也会成为对夏启等人最为合适的掩护,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便不慎发出了什么动静,也不会被发现。
这一段城墙的修补也即将完成,如果要从仅存的那一处缺口进入,那里并不存在视觉盲区,只要守军的眼睛没有瞎掉,一定是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所以四人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从城墙翻过去。
外城和内城的这段距离已经没有人居住了,这里唯一的光线只有清军驻地的篝火了,这一点微弱的火光照到城墙上的时候已经微弱的不可见了。
当四人逐一翻上城墙,然后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之速俯下了身子时,他们发出的声音被下方搬运石头和指挥施工的声音完全盖住了。
“快点快点,都来搭把手,争取今天晚上把这最后一段城墙修好,多铎大人说敌军明天晚上就要攻过来了,若不能修好城墙,到时候这里成了突破口,丢掉了我们大清来之不易的南京城,可就是重大的罪过了。”
“是是是,我们已经在努力了,今天晚上一定可以完工。”
“不过听说阿济格大人和博洛大人已经赶回来了,这一战我看是十拿九稳了。”
“是啊,我们大清战无不胜,一统天下已经是大势所趋了!”
城墙上除了夏启以外的另外三人都十分的诧异,明天晚上攻城的消息还没有公开出去,这件事将会在明天下午通知到南京城三面的驻军,那个多铎怎么会知道这件事?
即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之中,夏启也能感受到三人正在面面相觑的对视着,而后三人的心中都不约而同的冒出了一个念头——我们当中,出了叛徒。
计嘉茂仔细的回想了知道这件事的人当中谁比较可疑,但是他思来想去都的不到答案。
这时一旁的夏启见计嘉茂已经神游天外,催促道:“计先生,我们差不多该从这里离开了吧。”
计嘉茂这时才回过神来,意识到现在不是想这件事的时候,当务之急失去南京城的城西解救被围困的桓旭等人。
“不好意思,是我走神了。我们接着进城吧。”
四人又附身从城墙上缓缓的移动,直到下方已经成了清军两处驻地之间的空档,四人才齐齐从城墙跳下。
驻地中正在百无聊赖盯着远方的两名士兵,猛然之间看到四道黑影略过,都揉了揉眼睛,然后问道身边的同伴:“你有看到什么东西从城墙上下来吗?”
“应该……或许……大概是没有的吧,应该是站岗站得太久了,已经站出幻觉了。”
“唉,说的也是,哪有人可以从这么高的地方跳下来,回去以后一定要好好休息,这都累出幻觉了。”
四人在漆黑一片的地方移动着,但是对于四人而言,只需要凭借微弱的月光便可以自然的在这样的环境下行走。
“夏公子,你当时碰到桓旭是怎么一个情况?”
夏启回忆道:“当时,我从南京城的皇宫逃离,漫无目的的开始逃避对方的追捕,正在我觉得我已经安全的时候……”
“我突然听到前面有人在喊着'混蛋,你有本事别跑','有本事就站住,本大爷一定把你扒皮抽筋!'的喊声,我还以为是来抓我的,鼓起勇气探出头去一看,发现不是追我,而是正在追着另一个人。”
“我这时才松了一口气,但是转念一想,刚才那个人实在是太眼熟了,我再看一眼,发现那个人竟然是桓旭。”
夏启绘声绘色的描述着,让三人都信以为真,认为当时的情况无疑就是这样的,对于夏启而言反正桓旭已经死了,自己随便怎么编都没有问题,至于他们三个相不相信……三个将死之人,相不相信已经无所谓了。
夏启继续说着当时的情况:“而后我就悄悄的跟在后面,终于等到那群追兵无力再追了,然后我就冲上去找桓旭,发现此时桓旭也已经体力不支倒在了地上。”
“之后他就和我说了他们遭遇的种种情况,已经将亲笔信交给我,让我务必帮他带回去求助。”
计嘉茂等人听完也是一阵叹息,对于桓旭的遭遇他们也是深感同情,因为内部出了一个叛徒,竟然让情况变成了这样,实在是令人感叹。
“那之后呢?你没有和桓旭在一起吗?”计嘉茂问道。
夏启摇头道:“之后桓旭说追兵不会善罢甘休,让我赶快和他分开,不然到时候我们都走不了,这之后我们就分开了。”
计嘉茂没有对此表示怀疑,因为这完全符合他对桓旭的认识,其实不光他对桓旭有这样的认识,夏启同样有这个了解,所以从他的口中可以出现一个符合计嘉茂想法的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