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养生息,蓄势待发一直是夏启在来到南京以后在做的事情,接手了南京朝廷的烂摊子,夏启每时每刻都在不遗余力的为这个新生的朝廷查漏补缺,希望以这里为中心,带动整个南方的运转。
两个月的平静,并不足以让夏启将这一档子事全部处理好,但是仅仅只过了两个月,便有人按捺不住了。
蠢蠢欲动的不是驻扎在长江对岸的清军,而是攻占了河南的清军,想要趁着新朝廷还没有站稳脚跟,一举南下,夺取长江以北的土地。
在之前与大顺军的战斗之中,清军出乎意料的打败了大顺军的主力,一路上势如破竹,将大顺的部队全部逼入了陕西境内,被完全压制住的大顺军已经对清军构不成威胁了,于是他们的目光又重新放到了湖广的土地之上。
“情况就是这样,夏指挥,你看我们之后应该如何是好?”侯巡一五一十的将情况向夏启禀明了,等候着夏启的决定。
听到这个夏启,夏启也眉头紧皱,神情变得十分的严峻,这对现在的他们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如果驻守在湖广的军队得不到及时的支援,他们有极大的概率会选择直接叛变,投靠鞑靼。
夏启的手下并没有那么多精兵良将可以指派,军队大多数还是沿用了之前的军官,他们的忠诚度可是不值得放心的,眼下的情况,不管朝廷再怎么艰难,都必须要想办法抽出军队去帮助他们了。
“鞑靼这一次南下大概有多少军队?”夏启问道。
“据我们的探子回报,这一次鞑靼将与大顺军作战的主力,以及收编大顺军的人马合成一军,一齐南下,大约有十五万人马。”
“什么?十五万人马!”夏启听完也是当场惊呼出来,十五万人可不是一个小数字,湖广北面驻守的军队大致只有五万人,他们要面对三倍于自己的敌人,夏启很难相信他们可以坚持的住。
而且在完成了对于南京城以及周边的布防以后,尽管已经收编了朱常胜和左良玉的军队,但是夏启手上可以调动的部队人数已经开始捉襟见肘了。
隔江相望还有伺机而动的清军,面对他们夏启丝毫不敢掉以轻心,这里的部队他是一个人都不敢撤回,那么剩下的可以调动的部队,便仅仅剩下了三万人。
即便是和湖广的守军合为一处,加起来也只有八万人,面对鞑靼仍然两倍于己方的兵力,夏启还是觉得忧心忡忡。
但是忧心归忧心,若是这时候畏畏缩缩,不能将清军打退,那么南京朝廷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声望又要毁于一旦了,所以不管面对多少数量的敌人,夏启都不打算退缩。
“是啊,夏指挥,依我看这一次就直接撤退吧,我们手上可以调动的部队只有区区三万人,即便过去了也未必能够逆转局势的走向啊!”侯巡着急的说道。
夏启站了起来,双目直视侯巡的双眼,坚定的说道:“现在全天下的目光都在看着我们,要是这时候退缩了,我们就一辈子也不要想抬起头来了。”
看着夏启坚毅的目光,侯巡知道这一回怎么劝都没用了,夏启已经下定了决心,而且从感性上来讲,他也知道这一回不能退缩,哪怕是失败,也不能畏缩不前。
所以侯巡便不打算继续阻拦,不光不打算阻拦,他还打算尽自己所能,出一份力:“既然如此,夏指挥,我和你一起去!”
侯巡的话语掷地有声,夏启看着这样的侯巡,很是欣慰的点了点头,就在侯巡以为夏启要同意的时候,夏启又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兄弟,我知道你的心意,但是这一回,还需要你留在南京城了。”
“为什么?”侯巡不解的问道,越是这个时候,夏启越是需要用人,难道自己真的一点忙都帮不上吗?
夏启看出了侯巡的心思,语重心长的说道:“侯兄弟,不是我觉得你不行,恰恰是我觉得你行,我走了以后,南京城的军务仍然需要有人管理,在我的身边,别人我都信不过,只有你我可以放心的将这个重任交付给你。”
侯巡理解了夏启的想法,思虑再三以后还是点了点头:“夏指挥,我知道了,你交给我的事我一定会竭尽所能完成。”
侯巡知道,这一回的出征,一定是九死一生的鞑靼这一回是有备而来,占据了主动权,而且这一次南下的部队刚刚打了胜仗,正是他们士气极其旺盛的时候。
用一支士气低落和一支长途跋涉的军队,去面对一支这样的军队,怎么看胜算都非常的渺茫。
但是这时候大明不能后退,总是需要有一个人,去告诉全天下,大明已经今非昔比,从今往后,大明再也不会轻而易举的让出每一寸土地,想要占领大明的土地,那就要先付出鲜血的代价!
“不要露出这样的表情啊。”夏启看着侯巡低落的神情,笑着说道:“我带兵过去又不是去送死的,在战斗开始之前,谁胜谁负还不好说呢?”
侯巡重重的点了头:“嗯,祝夏指挥旗开得胜,一定要将鞑靼赶出湖广,赶出中原!”
谈话结束以后,侯巡便要负责进行出征的准备,此时何越典正在北方帮助各处的义军,其他的弟兄大多数也在做着这样的工作,于是,南京城的军务和情报的重任,便全部落在了侯巡的身上。
“夏大人。”
“夏大人,您来了怎么也不通知一声,我好提前派人迎接您。”
“不必了,我就是随便出来走走而已,你们都不用跟着了,该干嘛干嘛,都去做自己的事吧。”
“是,那我们就不打扰夏大人了。”
夏启在结束了与侯巡的对话以后,独自从皇宫中走了出来,站上了南京城的城楼,目光向北方远眺。
虽然和侯巡说得胸有成竹,但是夏启知道,这一次自己,恐怕是要凶多吉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