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武英殿中。
时值下午,朱元璋示意将卷宗递给了朱允炆。
里面都是黄观与练子宁就《农政全书》提出的些许推行之法。
这书涵盖了如今大明的农事,器具甚至火器的生产,内容庞大,需要耗费一众臣工连夜研读学习,而从中分出的推行法令,需要他亲自过目。
朱允炆身为皇长孙,朱元璋自然也需要让他在其中帮忙一二。
毕竟也是读过一段时间的,政令传递还是能分担些的。
伴读侍郎黄子澄也坐在朱允炆身边,对着《农政全书》的细分内容,看的是叹为观止。
“圣上能铸就如此佳作,造福天下百姓,定然会万古流芳,功盖唐宗!”
“行了,你做事便罢,不需多言其他的!”
黄子澄马上收敛表情,这等传世经典,圣上居然不需要人来吹嘘功德,这不符合常理啊!
可他随即一想,这著作要发挥效用,起码得三五年后了,那功绩不全在大明继任者身上了,看向一边抄录朗读的朱允炆,黄子澄顿时觉得,圣上是何等的用意了。
心领神会的他顿时内心喜悦,下笔的手都轻快了不少。
朱元璋哪想得到桌案下的人是什么心思,现在他只是想着什么时候把黄观手里的《天工开物》给弄出来了。
以他的性格,岂能忘了这等要事,只不过他擅长的驭人之术就在于收放自如。
当时要把两部书都缴了,这两人晚上回去定然睡不着觉,虽然留一本他们也会彻夜拜读。
可他们始终是读了呀,这两天过去了,想必也读出一些名堂了,到时候也省了他再去细细的看了。
没办法,年纪上来了,眼神不太好了。
一想到明天朝会后再给这大明朝堂整个大惊喜,朱元璋就心情极佳。
《农政全书》在群臣之中的热度还没消退,等《天工开物》出来,那朝堂会如何鼎沸,他可期待的紧呐!
“皇爷爷,为什么事开心啊!”
朱元璋看向朱允炆,笑道:“没有,咱就是想到了开心的事!”
朱允炆端起茶喝了一口,笑道:“皇爷爷开心,那孙儿也开心了!”
要放以前,朱元璋会觉得这孙儿孝顺,体贴人来着,可现在听着就觉得这不没事找事么?
“允炆呐,记得把水利一列也做个划分,这可是惠及百姓的事,认真点!”
朱允炆面色一滞,从早上到了下午,他是一刻没停,农事篇幅庞大,到现在才做了一半,这水利加上来,不得到晚上了?
皇爷爷怎么就不疼孙儿了。
黄子澄在一旁,则是欣喜异常,“来,允炆殿下,水利的几项十分细致,连十三省各地的水系都记载清楚了,这书神奇的地方还在于汛期都写的清楚明白,值得学习!”
朱允炆握笔的手微微发抖,黄侍郎今天是怎么了?
就在两人心思各异的时候,锦衣卫进来传报了。
朱元璋喝了口茶,等静安大总管把密信送上来,才慢悠悠打开。
忽而,朱元璋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怒道:“蓝玉这个蠢货!”
骂完,看到黄子澄和朱允炆都看着,朱元璋才收起怒色,摆手道:“你们先忙,咱出去散散心,被气到了!”
朱元璋前脚出门,后脚黄子澄就喜形于色。
“殿下,多用功一些,我帮你抄录一点!”
“黄大人,允炆很累了,皇爷爷这样生气,不大好!”
黄子澄轻轻拍了拍朱允炆的手,左右看了看,才凑了过来,“殿下,这是双喜临门,努力,努力最重要!”
朱允炆正疑惑这什么意思,可转念一想,顿时也明白黄子澄说的是什么意思了,重重点了点头。
让他操持这样重要的事,是什么,是皇爷爷对他的信任啊。
而且还骂了蓝玉,这群淮西武将,可没少让母亲心焦。
原来这就是双喜临门啊。
……
天摸黑的时候,朱英才懒散的回到了河畔小院,人还没走到门前,就看到门槛上一老头双手抱胸,一双眼瞪着他回来的方向。
“老黄,你来了!”
“哦,来了!”
上次才吵的架,现在见面,朱元璋还觉得有点难交流,没成想朱英笑呵呵的开了门。
“你也是,跟你说了要带把钥匙,你总是不拿,每次都坐门前,过几天天凉了,到时候寒气入骨,你小心得风湿,快起来!”
说着朱英就把他扶了起来,轻轻掸去他身后的灰。
“来了便好,你先喝口茶等着,我早上还腌了盐水鸭,现在吃正好,再炒两个菜足够了吧!”
朱元璋脸上露出笑意,“好,够了够了,吃馍馍还是大米饭!”
“都有!”
看到朱英去厨房忙碌,朱元璋内心一安。
真就跟标儿性子一样,自家人哪有隔夜仇,亏他来的路上还一直考虑要不要继续跟这小子赌气,亦或是买点礼物哄一哄。
见到朱英这状态,那还担忧个鸟。
等桌上再度放满了酒菜,朱英夹了盐水鸭给他,说道:“这盐水鸭要吃脆和嚼劲,我怕你牙口不好,特意多煮了会,你试试!”
朱元璋拿手抄起鸭腿,吃了几口,点头道:“不错,真是香!”
“嗯,喜欢就好,老黄啊,昨晚是我不对,对不起了!”
朱英一声叹息,倒是让朱元璋吃肉的动作微微一顿,笑道:“咱爷俩说这作甚,咱也是喝多了,跟你置气呢!”
朱英也点点头,陪着一起吃菜喝酒。
等都吃饱了,朱英把桌子上的狼藉略微收拾,看向老黄,才说道:“我是真喜欢这日子。”
“咱也一样,唉你这盐水鸭咋做的,咱想学学!”
朱英微微一笑,“不难,回头把秘方也给你,往后在这南京开几家店,准能挣钱!”
“你小子的手法向来不俗,卖这盐水鸭定然也不错,咱这……不对……”
朱元璋琢磨出意味来了。
昨晚还死活闹着,就是绑也要把他绑去北方,怎么今天说这话了。
“你小子想说什么?”
见到老黄眼神瞬间犀利,朱英叹息一声,“我想明白了,你不愿走也罢,我自个出去闯荡,等稳定了再接你过去也不迟,时间说紧不紧的,压力虽大,但我很有把握。”
现在是洪武二十五年深秋,算下来,洪武三十一年后,朱允炆还有四年,也就是说靖难之役还有十年,朱英想要保全老黄,有的是时间。
“你说的是什么混账话,你要去哪,咱准你去了吗?”
“你不愿跟我走,还要拦我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