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火车一到就得忙起来了。
朱小琴他们基本上站起来就没坐下,三个人换着打招呼,欢迎,握手,然后让人上车。
有些学生是家里人跟着一块来的,他们这种就是来报个到,聊两句。
找他们了解一下京城哪里值得去,哪里住着方便,看升国旗需要注意什么之类的情况后,就去找招待所了。
但这种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还是要坐车的。
没一会儿工夫,车就满了。
剩下的有些愿意等,有些直接问好在哪里坐车,就自己坐车去了。
特别是中午的时候,来的人很多,十一点车一走,一些人也不准备等了。
他们好几个结伴准备一块走去学校,正好好好好看看京城。
还有一些就准备自己去坐车。
这一波人一走,三人终于松了下来一点。
她赶紧让陈爱党和赵博先去吃饭。
赵博就是那个经济系的学生。
让他们吃完了再来换她。
朱小琴喝了口汽水,缓了缓,晃了两下脖子,都听见“咔嚓咔嚓”的声音了。
可想而知,刚刚她一个动作维持了多久。
她刚晃完脖子,就看见一个头发有些长的男青年,往他们这里走过来。
因为现在绝大部分男人都是平头,或者就算头发长一点那也是整个梳上去,至少额头肯定是露出来的。
但是这个青年,他这头发不止长了点还把额头遮了起来,
在一众人间,就显得很特殊了。
等他走近了点,朱小琴看清他的脸的时候,感叹了句,这人眼睛长的真好。
比秋燕升那上挑的丹凤眼感觉还多了点勾子就算了,竟然还有点卧蚕。
她已经开始羡慕了。
朱小琴家里都是浓眉大眼,她前世也是这种长相,所以看见这种类型的眼睛就特别喜欢。
会习惯多看两眼。
不过她看着那人往华大那里去了,就没站起来。
站了一上午,让她歇着比什么都重要。
谁知道他刚过去,又转了回来。
一边走一边眯着眼睛,感觉在确认什么。
等他走近了,看见京城大学几个字的时候,朱小琴明显看到他松了口气。
近视怎么不戴眼镜呢?
朱小琴默默的吐槽了一句。
她看着他快速走过来,赶紧站了起来,八壹中文網
“同志,你好,这里是京城大学的接待点,你是我们学校的新生吗?”
“是的,学姐,你好,我叫彭越安,是78届经济系的。”
“同学,你好,我是77届的朱小琴,欢迎来到京城,欢迎来到京城大学。”
这话她还是跟当初接他们的林学长学的,这话她说了一上午了。
但是很奇怪,她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她看着这位彭同学脸色明显变了。
不像刚刚那么沉稳,明显激动了起来。
她仔细回忆了下,刚刚就说了两句话,没说错什么啊。
没说错什么吧?
彭越安缓和了一下心情,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学姐,您老家是南省宜城的吗?”
朱小琴眨了下眼睛,这难不成是老乡,听过她考状元的事?
那这么激动,倒也正常。
她都习惯了。
“算是吧,我以前在宜城上班的,怎么我们是老乡吗?”
彭越安一听这话,直接问了句让朱小琴差点吓死的话,“请问您是玉生老师吗?”
朱小琴被这称呼吓了一跳。
她刚刚还标准的露八齿微笑呢,现在跟做贼一样往两边看了下。
还好陈爱党他们去买饭还没回来。
“同学,这个名字你从哪里听来的?”
她这个笔名按理应该没多少人知道才对啊。
除非专门去查了。
其实如果她没上大学,让大家知道这个名字也没什么问题。
但是现在的大学文斗很厉害。
这里说的“斗”,不是斗争,是对于那些学习好,文章好的人,很多人都会想去挑战。
他们学院一学期快结束的时候还有斗诗的活动。
朱小琴写写文章,写写故事还行,但是写诗这种事跟写故事那完全是两回事。
那是得有真才能的。
这不是有点文化就能做的事。
别看人家工农兵的学生的是被推荐上来的,
人才也不少。
最后得第一就是他们系大三的一个学长。
有些人挽尊,都得用他们新时代的青年不写诗这种话来了,要不然估计脸捡不起来了。
他也好意思说。
当然,这人最后被喷了。
朱小琴努力进了两轮,最后还是被吊打了。
这要是让人知道她写了书还出版了,她都能想象那些人天天来踢馆的状态了。
赢了也没什么好处,输了那可就好看了。
可饶了她吧。
彭越安一听她的语气有些不好,赶紧给她解释。
“不好意思,您也知道你这故事里有些关于地震的叙述,等于是救了我一命,所以我想谢谢您,这才去问的。”
朱小琴这才知道真的跟她匆忙写在报纸上连载的故事有关。
彭越安担心她不相信他的话,赶紧放下了行李,撩开了一边的刘海给她看。
她这才知道为什么这人长的挺帅的,但是非得用头发挡着额头。
本来脸就挺小的,这头发一遮显得脸更小了。
很不符合这个时代人的审美。
彭越安的额头上从左到右有一道长长的疤痕,虽然慢慢变细了,但是可以想见当初这伤口有多严重。
虽然没有凸出来的增生,但是还有些红,在他这张白皙的脸上显得尤为明显。
“要不是看了玉生老师您的故事,我估计地震那天人就没了,所以后来好了我就找人打听了一下您的消息,我没别的意思,就是想找个机会感谢感谢您。”
朱小琴现在内心的震动非常大。
她那个故事当初只在他们《宜城日报》登了,能对别的地方的人产生什么好的作用,她是想都没敢想。
她当初虽然积极的想找北边的出版社来出版,但是碍于一些原因,这事也没做成。
但是这个申城来的小伙子跟她说因为她的故事,还是救了几个人后,她心里的感受很难形容出来。
她缓了缓,“彭同志,你能看到这个故事,而且这个故事还起了作用,我真的很感动,这个故事的起因是云省的地震,我也是希望我知道的这些知识,能让更多人知道,他对你有用,我很高兴。”
“您写的故事真的很有用,您新出版的书,我还买了,您能帮我签个名吗?”
朱小琴看着他从包里掏书的动作,赶紧制止了他。
“彭同志,签名这事不急,我有事跟你商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