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张大叔就赶着牛车回村了,回到家中看了看家里托邻居照看的鸡鸭都长得很好,喂过食后就去了村尾李大娘家。
“李大娘,在家吗”张大叔拍着门喊到,李大娘也有四十多岁了,按辈分来说也是张叶平的长辈,李大娘名叫叶雪容,早些年丈夫去世,伤心过度,膝下也没有个一儿半女,如今耳朵也不太好使了,需要大声一些才能听到。
“谁呀”李大娘听到声音走到门口,打开门就看到门口的张大叔。
“是叶平啊,有什么事吗?”
“李大娘,是这样的,我家在镇上租了间铺子开了家食肆,想请你去铺子里做帮工,主要是洗洗碗筷,一个月给你六百文,你看怎么样?”
“真的?”李大娘有些不敢相信,一个月六百文可是一笔大钱。“愿意,我愿意。”
“那好,你大娘,你收拾一下东西,今天就随我去镇上吧,就是要住在镇上。”
“好好好,你等等我这就去收拾。”
“行,那李大娘你先收拾,一会你带着东西去我家就行,我们一起去镇上。”
“好,好”李大娘说着就转身回房收拾东西了。
这边张大叔回到家后,就去了村里的一些人家把菜给收购了,自己既然回来了就不用村民们再多跑一趟了。
“张叔,我来收菜了,今天我回来有事情,就把菜收了不用你再跑一趟了。”
“叶平回来了,好,我都摘好了,你来称”
“好,一共是十斤白菜,一斤两文钱,这是二十文你收好。”
“好”
“那张叔我就先走了”
“好,你慢走啊”张叔开心的拿着钱回房了。
陆陆续续把几家的菜都收了,搬到牛车上后,李大娘也带着行李过来了。
“叶平啊,我收拾好了。”
“好,等下就走,来,李大娘,把行李给我吧,放在牛车上”。
“好,好”。
…………
张大叔载着李大娘和几个同村的人一起去了镇上,在路上,众人看到李大娘拿着一个大大的包袱纷纷询问,得知是去张家食肆做帮工表示很羡慕。
“叶平啊,你家食肆还要帮工不?”一位大娘心动极了,出声询问道。
“暂时不用,以后要是需要,一定先紧着村里人”张大叔说道。
“那好”得到答案的大娘开心的说道。
不一会儿就到了镇上,告别了村民后,张大叔就带着李大娘去了食肆。
“娘,爹回来了”张铭浩看到张大叔赶着牛车从远处过来就高兴的跑进厨房嚷嚷道。
“好,知道了”张氏笑呵呵的说道。
“李大娘,就是这里了”到了食肆门口张大叔对李大娘说道。
“唉,好”到了地方李大娘反而有些局促。
“李大娘来了,快到屋里来”张氏出门迎上来,看到李大娘,忙接过李大娘手里的包袱。
双胞胎和顾徽柔也出来帮忙把菜搬进厨房。
李大娘也慢慢放开了,一家人又都忙活起来。
很快到了中午,张铭宇和张铭轩回来的时候后面又跟着一大群同窗学子。
大家都很快速的点了自己想吃的东西,有的昨天吃了素臊子打卤面,今天则想尝尝肉臊子的,有的昨天吃了打卤面,今天又想吃好久都没吃的卷饼。
一家人分工明确,煮面的,盛粥的,卷饼的,摊饼的,上菜的,收钱的,各司其职,乱中有序,很快就把大家的吃食上齐了。
学子走后,又陆陆续续来了许多客人,大多都是回头客,还是别人介绍来了,都吃的很满意,听到下午还营业就纷纷表示下午还来。
“我要一碗肉臊子打卤面,多来点腌萝卜”又一位客人进来。
“好嘞,您稍等,马上好。”
…………
一天就这样忙忙碌碌中过去了,李大娘也很快适应,洗碗做事麻利的很。
到了打烊的时候,顾徽柔做了一大桌子的菜,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聊天。
“我就随便吃点就行,这,这……”李大娘看到这一大桌子的饭菜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本以为中午吃的卷饼米粥已经很奢侈了,没想到晚上更甚,还炒了肉。
“李大娘,我们平时都是这样吃的,你快来坐。”张家人经过顾徽柔的手艺和想法,已经想清楚吃的好对身体好,总是省着是赚不到钱的,都习惯了每天有肉的生活了。
“对呀,李婆婆,小柔姐姐炒的菜可好吃了”张铭洋率先说道,他都等不及了。
“对呀,对呀,可好吃了”张铭浩也附和道。
经过张家人的劝说,李大娘终于还是坐到了饭桌上,吃着碗里的饭菜,惊为天人,心里想着“这也太好吃了吧”不知不觉的说了出来。
“对呀,可好吃了”张铭洋边吃边说。
“李婆婆,你多吃点菜”顾徽柔说着给李大娘夹了一筷子的炒肉。
“小柔,你也多吃点肉,你都瘦了”张铭宇看着顾徽柔尖尖的下巴心疼的说道。
这才两天小柔就瘦了很多,每顿饭也吃的很少。
张氏看着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小柔啊,这两天都是你在做饭,明天我来做吧”。
“没事的,张婶婶。”顾徽柔心里感动,但是并不觉得不能接受,自己就是因为一直做饭才不太想吃而已。
“好了,明天我也多在厨房帮忙,面条就我来煮吧”张大叔说道。
“好”张氏附和。
顾徽柔还想反驳,但是看到大家关心的神情,尤其是张铭宇温柔的眼神简直让人招架不住,只好答应下来。
大家吃完饭后,安排了李大娘住处后,就开始了每日一次的数钱任务。
张铭轩也拿好账本准备好了开始记录。
“今天一共是五千七百文。”顾徽柔说出总额。
“哇,好多钱”双胞胎同时哇出声来,互相对视一眼,都觉得很高兴。
“是呀,很多”张铭轩一边写一边笑的和傻子一样。
张铭宇看着顾徽柔也笑着,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笑意。
张大叔和张氏对视一眼,想到昨天的三两多银子,又觉得今天的五两似乎就该是这么多。
随后大家都怀着激动的心情回房休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