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四合院:大半夜,秦淮茹敲门借粮! > 第一百六十六章:小试牛刀

第一百六十六章:小试牛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机修人员很快将机器拆了下来,然后找出了历次维修更换的零件。

“陈组长,这些就是以前维修更换的零件,我们测量的结果和原来的零件没多少区别,可不知道怎么回事,精度就是不如以前了。”

带头那人指着地上一堆零件,向陈拥军说道。

“我看看。”

陈拥军说着随手拿起了一个零件,然后也不管上面脏兮兮的,开始摸了起来。

陈拥军不打算藏着掖着了,他准备拿出所有的本事,让厂里这些人开开眼!

“早就听说陈组长之前在车间干了五年活,难不成你靠摸,能摸出哪里有问题?”

在胡向明看来,陈拥军这就是在装腔作势,当下开口讥讽道。

“刘师傅,给我找2000、3000目的砂纸来,另外拿全套锉刀,再找几块抛光布来。”

陈拥军没有搭理胡向明,而是向刘辉吩咐道。

“好的,陈组长。”

刘辉答应了一声,就往外走。

这让胡向明觉得自己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好,我让你装,看你一会怎么办!

刘辉知道陈拥军要这些东西就要精加工这些零件,可陈拥军有这个水平么?

这些零件都是一大爷加工的,一大爷的技术在轧钢厂是最高的,他决定去找一大爷问问情况,秦淮茹就来到了一车间。

“陈拥军要打磨那些零件?”

一大爷听了这话,一脸的惊讶。

他当然知道,自己加工的零件精度方面有些误差,这实在是在正常不过,别说是他,谁加工都会有误差。

可陈拥军能看出哪里有问题么,一大爷靠着经验和仪器都看不出来。

“是啊,易师傅,那些零件是您加工的,所以我来找您,要想再加工得需要什么样的工具,2000、3000目的砂纸能行么?”

刘辉点了点头,想通过一大爷这里了解,陈拥军能不能成功。

“理论上来说2000目砂纸打磨就可以,可关键不是工具,而是他的技术,这样吧,我带上工具,跟你一起去看看。”

一大爷觉得跟刘辉也很难说清楚,于是决定一起去看看。

二人带着工具来到了冷轧车间,陈拥军跟一大爷打了个招呼,抽出一把锉刀,便开始了加工。

一大爷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在那里看着。

只见陈拥军稍稍锉了一下,然后开始用砂纸轻轻的打磨,然后换了更细的砂纸,再打磨几下,最后用抛光布开始擦拭,接着就换另外一个部位。

十几分钟后,陈拥军又用手重新摸了一遍,觉得没有什么问题了,便把零件放在了一边。

一大爷连忙脱掉了手套,拿起零件轻轻的摸了起来。

“易师傅,怎么样?”

王伟在一旁小声的问道。

“以我现在的水平,看不出有什么问题。”

一大爷苦笑着,摇了摇头。

他只能感觉零件好像比以前好了一些,不过还不敢确定。

要是他真能看出有问题,这些零件他当初就能加工的更好。

周围的人一听这话,都是一愣,连厂里技术最好的一大爷都说看不出来问题,那估计是真没有问题。

这陈拥军不是一个中专生么,怎么有这么好的钳工技术?

胡向明心中嘀咕了一句,趁着没人在意他,便悄悄的离开了。

“陈拥军重新加工零件,你不是说这些零件是易忠海师傅加工的么?”

听了胡向明的报告,杨厂长微微皱起了眉头。

“您说的没错,这些零件都是他加工的,一开始我也不信陈拥军能继续加工,可是他现在的确在进行二次加工。”

“易师傅也看了那些零件,说是以他的水平,看不出来有什么问题。”

胡向明点了点头,他现在也不敢确定陈拥军究竟是装模作样,还是真有本事。

“随他去吧,他要是真能加工好,也是一件好事。你维护机器的态度值得表扬,不过这件事情还是要尽量提供便利。”

“咱们厂热轧技术还可以,冷轧一直都有问题,要是他真能将冷轧工艺搞好,对你们车间也不是坏事嘛。”

杨厂长笑了笑,又对胡向明说道。

“我明白了,那您忙,我先回去了。”

胡向明点了点头,然后走了出去。

“这个陈拥军,难道真有这样的本事?”

刘世强收起了笑容,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他见过那些顶级的钳工,靠着一双手就能摸出零件的问题,一把锉刀、几张砂纸,能打造出十分精密的零件。

可陈拥军,这怎么可能呢?

想想那些最年轻都六十多岁,更有甚至走路都不顺溜的大神,再想想陈拥军,他总觉得有些违和。

“听说了么,陈拥军在冷轧车间加工那台机器的零件呢!”

“真的假的,陈拥军技术是还可能,可是想二次加工易师傅加工出来的零件,还是有些难吧?”

“这还有假,不信你问问冷轧车间的人!”

中午吃饭的时候,陈拥军二次加工零件的消息,迅速在厂里传开了。

陈拥军加工的速度不算慢,他自己更是沉浸在其中,就连午饭都没顾上吃。

一大爷也没有去吃饭,他找了个马扎坐在那里,就像学徒一样给陈拥军打下手。

陈拥军加工之前,他还自己先上手摸一遍,然后给陈拥军,看陈拥军如何加工。

加工好了之后,他再摸一遍,感受其中的差别。

没有对比就看不到差距,这么几次下来,一大爷觉得自己好像有了些许感悟,可这零件没加工之前到底差了多少,他还是摸不出来。

这些只能靠经验的累积,还有就是天赋。

有的人天赋就是好,这双手和精密仪器一般,一下子就能摸出来哪里不对劲。

听说外国现在有了更精密的仪器,可以测出来,可惜现在国内还没有这种仪器,大部分都只能靠钳工自己的技术。

忙活了大半天的时间,十几个零件都加工完了。

机修组的人,开始安装机器。

若是按照胡向明的想法,肯定不愿意让他们把机器安在生产线上。

可上午刘厂长有交代,加上现在生产任务很少,于是便答应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