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优鹏的儿子去洗澡,出来后,苏优鹏开始忙前忙后,给儿子找拖鞋,拿大毛巾擦干头上的水,找出瓜子让儿子坐着看电视的时候吃,给女儿洗澡,给女儿吃糖,监督女儿吃糖之后漱口。苏优鹏老婆也跟着帮忙,一家人其乐融融。
“你们在这里住吧,刚好我有事去趟公司。”周小明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他从来没体会过父爱,也从来没拥有过如此温馨的家。
苏优鹏跟着周小明走出来。
“周总,你情绪不高,是小孩子吵着你了吗?”苏优鹏问。
“不是,小孩子很可爱。”周小明说。
苏优鹏看着周小明,忽然说道:“周总,你是不是该成家了?”
“没合适的。”周小明不想继续这个话题。
“周总,做生意,做大事,你比我苏优鹏强百倍不止,这点,我服你。”苏优鹏说。
周小明不知道苏优鹏什么意思。
“但是,我苏优鹏在某些方面看人,也特别准,我知道有个人特别适合周总。”苏优鹏说。
“老苏,你不会要给我介绍女朋友吧。”
“不用介绍,你应该去找黄依依。”苏优鹏说。
周小明一晃,心中一片迷茫。
“周总,一开始做包子铺的时候,我们每天晚上算账,弄得快十二点了,第二天早上五点要起来蒸包子,你那个时候一点都不疲惫,现在的你,失去了精气神一样,非常疲惫”
“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黄依依不在身边,你和黄依依兄妹相称,我是过来人,黄依依是喜欢你的,她不愿意做你妹妹,她想成为你的老婆,知道吗?”
“去吧,去把黄依依找回来。”
“别犹豫,犹豫你就会后悔一辈子。”
“周总,我实话给你说,我老婆这次差点跟别人跑了,要不是我苦苦哀求,估计也是妻离子散的下场。”
“男人,为了心爱的女人,丢脸没关系,不要害怕丢面子,丢了面子,幸福一辈子。你肯定是跟黄依依吵架了,去认个错。”
“依依是好孩子啊,别错过了”
......
苏优鹏喋喋不休的说,像关心自己孩子的婚姻大事一样。周小明能感受到苏优鹏这种真正的无条件的关心。
“好,我明天就去找她,无论付出多大代价我一定要把她找回来!”
周小明看着天,仿佛在看着上天之眼!
“去吧,依依食品公司有我和刘总,明明电子顾总他们都是高材生,不会出问题。”苏优鹏说。
第二天,周小明开始安排公司的事情,宣布要暂时离开一段时间,去外地考察项目。
第三天,周小明坐上去贵阳的飞机,来到黄依依分配的单位。
“黄依依是六月份来我们单位报到的,八月份就离开了。”负责接待周小明的人说。
周小明呆住了。
“黄依依后来去哪里了?”
“不知道,档案也调走了,我们也看不到档案。”
周小明又问了这个单位的很多人,连续几天都没问出任何东西。
奇怪了,黄依依为什么要离开这家单位?她去了哪里?
周小明记得黄依依是贵州六枝矿物特区的某个小村庄出来的。
查看了地图,发现这地方通火车。
周小明坐火车,去了六枝矿物特区,这里有水泥厂,有炼钢厂,还有很多少数民族,根据服饰,估计是彝族人,这些人说着周小明听不懂的语言。
在这里找人,不知道具体地址,无异于大海捞针。
周小明拼命的回忆着,想从前世的记忆中找到黄依依的信息,最终,失望而归。
依依,你在哪里?
周小明失望的回到上海。
苏优鹏瘦得像个猴子,满脸憔悴。
“我老婆确诊了,卵巢瘤,需要立即动手术!”苏优鹏说。
“去瑞金医院吧,钱不用担心,从今天起,公司每年开始分红。”周小明说。
时间飞快,三年后,1997年!
依依食品公司在全国开了很多分厂,主要是因为预制菜销量良好,包子铺也在很多城市开了连锁店。
明明电子公司的产品,从最初的榨汁机,变成一系列的生活小家电。
这一年,对国人来说,最大的事情是香港终于回归祖国。
对滨河电子厂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一年。
工厂连续多年亏损,已经发不起工资,为了降低工厂压力,轻装前进,一部分员工成为下岗职工。
“周总,我们公司现在有两条路,一条路是破产,另外一条路是等着你们收购。”滨河电子厂的厂长郑毅说。
明明电子公司已经完成了股份制改革。
周小明是公司的大股东,占有公司百分之七十的股份。
顾金平兄弟和谭楚波是高管,占有百分之十的股份,依依集团占有明明电子公司百分之十的股份,剩下百分之十,是公司核心员工占有。
如果收购滨河电子,周小明一个人说了算,但是,周小明没有自己决定,而是把决定权给了顾金平。
“老顾,要不要收购,你决定。”周小明说。
1997年,明明电子以一亿三千万的价格完成对滨河电子公司的收购,同时承担滨河电子公司的所有债务。
滨河电子原来的总工程师郭伟,现在成了胡峰的手下。
胡峰没有给郭伟穿小鞋,但是,郭伟自己受不了,几天后主动辞职。
记者来采访这次收购双方的领导。
郑毅强调了这次收购的重要性,是强强联手。
顾金平回忆了他在滨河电子厂那些年的悠悠岁月,然后特意说了对老公司的深情,并展望了未来。
双方说的话都非常官方好听。
本来采访是到此结束,也不知道记者听谁说了周小明才是背后的老板,非要来采访周小明。
“周总,请问你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代价来收购一家亏损严重的国营老厂,据我所知,除了给一点三亿的收购价格,还需要承担滨河电子厂两亿左右的负债,这可不是一笔小数字。”记者问。
面对记者,面对摄像头,周小明显然没做好采访准备,头发有点乱,衣服也不是衬衫而是运动服。
“这次收购,如果纯粹从公司发展来说,很划不来。”
“1993年,我来上海,没钱,住不起宾馆,睡在公园的长凳子上,看到上海的万家灯火,感慨万千。”
“上海有两千三百万人,一千多万个家庭,很多家庭都是双职工,滨河电子公司也是一样,很多人最好的年华都在这家公司度过,为这家公司奉献了自己的青春。”
“我收购滨河电子厂,只是希望上海这个美丽的城市,少一些下岗职工,给灯光背后的家庭,多一些温暖。”
“我是个企业家,不是纯粹的生意人,利益之外,更希望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做点贡献,除此之外,仅此而已。”
周小明说完,端起茶杯,默默的喝茶,人消瘦,完全不像大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