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儿夜里误入梨香苑的人是薛蟠,按照后来闹腾了一个多时辰的事儿来看,薛蟠应当是从王夫人院子里是拿出来东西了。
但是什么东西能让王夫人不顾体面去搜院子呢?黛玉想到这里不由得抿嘴一笑,她想,大抵是薛蟠把宝玉的命根子玉偷走了,王夫人才急成那个样子罢了。
黛玉上一世见过薛蟠,但这一世还是第一次见到薛蟠。不知为何,黛玉总感觉这个薛蟠给她的感觉和前世很不一样。
如果非要具体说的话那就是,没有了前世的那股子淫邪之气,多了几分澄澈之感,不知怎么的,黛玉还对他产生了一丝前世不曾有过的好感。
昨儿黛玉也不曾问过薛蟠到底从贾家拿走了什么东西,毕竟他们“不认识”,薛蟠没有妨害黛玉,她自然也就不会多言。
这一丝不知怎么多出来的好感却让黛玉有点奇怪,但这到底也与她无甚么关系,想了几番便也熟熟的睡过了。
—————————————
薛宅
薛宝钗正拿着掌柜们整好的账本看着,薛姨妈端了碗从外间让丫鬟打起帘子走了进来,笑意盈盈的说道,“宝钗,快尝尝妈给你做的碧玉羹。”
“妈!您这大晚上不睡觉,去厨房折腾着熬汤,别累坏了。”,宝钗一脸嗔怪的接过薛姨妈手里的汤碗,浅浅的尝了一口,舒服的眯起了眼。
正这时,薛蟠大大咧咧却又透着委屈的声音就从外面传了进来,“好啊!妈你偷偷给宝钗做汤喝!却不给我,我这个做儿子的可要委屈了啊!”
瞧着自家哥哥那没眼看的样子,宝钗不由得笑出声来,装作傲娇的一脸嫌弃的看着自家哥哥,毫不留情的开口道,“我可是妈的宝贝女儿呢?哪里像你,练武练的黑黑瘦瘦的,一点都不好看了。”
听了自家妹妹的话,薛蟠一瞬间就破功了,一脸无语外加嫌弃的开口道,“薛宝钗,你还好意思说我黑?你哥哥我打小就练武,还不是为了保护你?”
薛宝钗立马做出抗拒的表情,没有半分迟疑的回道,“可别可别,您薛大少志在疆场的事情咱们身边谁人不知啊?我这个做妹妹的可没有那么大的功力!”
瞧着一儿一女的你来我往、互不相容的别样默契,薛姨妈的心里是满足幸福的,虽然她早年丧夫,但到底蟠儿撑起了薛家,他们的日子难归难些,终究是会好过些的。
人一上岁数,难免会精力不济,薛姨妈陪着儿女坐了一会儿,便有些疲乏,打着哈欠下了炕,便由着小丫鬟扶着回了自己屋子休息。
等到薛姨妈走了,薛蟠才从怀里掏出了一块暖玉递到薛宝钗手里,一脸得意的道,“妹妹你瞧这玉如何?”
本在忙着看账册的宝钗不大想搭理这个胡玩的哥哥,但薛蟠一个劲的往她跟前塞那块玉,宝钗被他闹得心烦,不由得提高声调,眼睛也没有离开账册的道,“薛蟠,你烦不烦,好玉本就可遇不可求,你送我的那块又被姨妈要走了。你真当自己是开矿的了?什么好玉都往你手里跑啊?”
“你就看看,要是这玉不好,我下个月月钱都给你,好妹子。”,薛蟠被宝钗吼得心里有点小失落,所以声音也带了出来。
宝钗这人吃软不吃硬,听见薛蟠委屈巴巴的,她就觉得自己吼哥哥是真不对,有事应该好好说的,吼人不利于家庭和睦。
抬眼一看,宝钗立马怀疑自己是看账册看的时候久了,眼睛花了,竟然觉得这玉和被姨妈要走的那块一模一样。
宝钗顾不得面子,立马从薛蟠手里抢过那块暖玉,细细一看,这玉的左上角有一个小坑,这不出意外应当就是自己的那块暖玉。
说起这块暖玉,还颇有些故事。
薛蟠打小好动,后来薛家夫妇又得了宝钗这么个女儿,但因着有个好动且调皮的哥哥,宝钗小时候没少给她带来大大小小的“灾难”。比如带着宝钗出去,最后回来的时候把宝钗落在店里什么的,这些事情薛蟠都做过。
薛父在的时候,对于这个长子有很大的期望,希望他能够科举做官,士农工商,他们商人虽然有钱,但到底没有地位。但他这个长子,不仅仅做不了学问气走私塾先生,还连家里铺子的账本都看不好。
因为这个,薛父没少生气。但是做什么都没个样子好像是薛蟠与生俱来的毛病,薛父半点办法都没有。
后来,一个秃头和尚给宝钗配了药的同时,还直夸薛蟠有佛性,在薛蟠脑袋上拍了几下,在那以后,薛蟠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学武奇快,特别有天赋。
只是在薛蟠十三岁的时候,薛父便病亡了。偌大的薛家只剩了孤儿寡母在苦苦撑着,宝钗打小受薛父教养,不同于传统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板思想,与之恰恰相反的是,在经商方面,宝钗很有天赋。
在薛父故去后,薛家动荡了许久,薛蟠武痴的名声早就传了出去,这薛家里许多起了心思的小人都想动点儿心思去蒙骗这个少东家。一开始,在账本上面,薛蟠的确也被骗过。
几次整顿后,在兄妹俩唱双簧的大戏下,薛家的家业越来越稳定,甚至还在慢慢增长,薛少爷也成了皇商里的薛爷。
这一遭下来,兄妹俩也算是生死之交了。去年年前薛蟠得了一块好玉,是暖玉,花了不少银钱还找了专门的雕刻师傅,就是为了给自家妹子做个生辰礼。
但后来年后,因着宝钗想入宫选伴读,薛蟠死活不同意,宝钗一气之下便把这暖玉摔了,因是掉在地毯上,没有摔坏,但也在暖玉角上磕出了一个小坑,微不可见。
前些日子宝钗终于说动了自家哥哥,一家人便来了京城准备找个嬷嬷练一练礼仪什么的,好为明年的参选做准备。
只是谁也没想到,没等他们上门拜访,他们嫡亲的姨母就先上门来了。上门不是“送钱”而是“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