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八点零三分,《典籍里的华夏》已经正式开始。
随着节目的播出。
一道白色光柱出现在电视上。
紧接着,背光之处,一道黑色的身影,伴随着铿锵有力的脚步声,朝着白色的光柱走了过去。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几千年来,祖先一直在记录我们的历史。
讲述我们的故事和文化。
这里的每一部典籍,都凝聚着前人的心血和智慧。
人们世代守护、薪火相传。
让我们精神的血脉延绵至今。
打开典籍,对话先贤。
知道我们的生命缘起何处!
知道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
以新的方式读懂典籍,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一起品读,《典籍里的华夏》。”
周建设本来是想看看,自己女儿心仪的那个名叫苏牧的男孩到底长什么样。
有着怎样的能耐?能够让自己的女儿为之自愧配不上。
可当他真的去看《典籍里的华夏》的时候,他却被节目开始的场景震慑住了。
古色古香的古楼内,灯火透明。
智慧的书籍在红色的烛光中,绵延不绝。
这场景!
气势磅礴!
宏伟大方!
当然,周建设也注意到了自己女儿口中的苏牧。
意外的是,吸引周建设的不是苏牧的外表。
而是他口中的历史。
“1900年莫高窟。
一声巨响惊动了居住在莫高窟的王道士......”
从苏牧娓娓道来的话语声,配合着现场演员的表演,周建设仿佛回到了1900年。
看到了众多的中华古籍,从莫高窟的墙壁上破土而出。
秘藏的典籍,沉寂了近千年,破壁而出,重回世人面前。
清朝末年,积贫积弱,莫高窟数万卷藏书命运多舛流散世界各地。
直到1910年,才有部分藏书,被运到京师。
这其中,便有《尚书》。
这批命运多舛的一万六千多卷莫高窟藏书,经过当代人的守护,现收藏在龙国国家图书馆,是龙国国家图书馆的四大镇馆之宝。
也是龙国的国宝!
随着苏牧的声音,周建设不仅了解到了当代《尚书》的出土和保存。
也随着节目的进行,仿佛回到了春秋战国。
仿佛看到了孔子。
仿佛在桃花树下,听到了孔子的声音:“让后世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
读《书》而知朝代兴废之由。
知个人修身之要!”
这次主演的演员是倪宏达和吴岳。
尽管,周建设并不认识这两位演员。
可当他们穿着现代的衣服,站在镜子前,看着古代着装的那一刻。
周建设感觉,倪宏达老师就是伏生本人。
吴岳老师,正是周武王!
很快,节目进行了大半。
此刻的周建设早已经忘记了还要看《淑贞传奇》的大结局。
而是目不转睛的看着眼前的屏幕。
仿佛进入了故事中。
秦统一后,秦始皇颁布《焚书令》时,作为朝廷博士的伏生冒着生命危险,私自藏匿《尚书》,才使得这部儒家的重要典籍得以避免了被焚烧的厄运。
秦亡汉立,儒家学派逐渐复兴,伏生壁藏《尚书》并将其传播的事迹传到朝廷,汉文帝非常重视,欲召他进朝,但此时伏生已年愈九十,不能出行。
于是汉文帝派时任太常掌故之职的晁错到章丘伏生家中当面学习。
晁错躬身行礼,道:“太常掌故晁错今日前来学《书》。”
“我壮年时成为秦博士。
秦起焚书之火,天下《书》大多数焚毁。
我只知国藏《书》一部,我家存一部。
项羽入咸阳,一把大火国藏之《书》化为灰烬。
我家藏之《书》或为仅存的一部。
我视《书》如命,我与我妻我子,为逃兵祸。
带上一车《书》坐马车,出咸阳回山东老家。
中途遭遇兵劫,爱子护《书》以命相搏。
被乱兵杀死。
我与妻女颠沛流离,我妻病重,那年天降大雪,小女险些冻饿致死。
逃难的人真是太可怜。
为取暖,要烧掉一车书简。
我妻子誓死力拒,哭嚎向民众。
妻说,这一车《书》,是爱子以命相搏,才得保全。
我妻一路挨饿受冻,已经气衰力竭。
我妻深知这一车《书》,如爱子性命。
已经比她自己的性命更为贵重。
那一夜,我妻躺在我怀中,病亡。
永远地留在了那片荒野。”
“先生节哀!”
“先生莫要过于悲伤。”
“说来不是我舍命护《书》。
是我妻,我子,我全家舍命护《书》。
没曾想,千辛万苦回到家乡,家乡也遭兵火。
只要将《书》藏于故宅墙内。
外出避难。”
“先生,兵火战乱,生民皆遭涂炭。
先生,受苦了!”
“二十余年,颠沛在外。
我无时无刻不挂念家中藏《书》,待天下初定,再回家园,挖掘墙壁,书简多已朽毁。
完整的篇目,仅余二十八篇。
我一生护《书》,未曾想啊!
《书》却因我残缺大半!
我愧对先人!
愧对我逝去的妻儿!”
言罢,伏生伏案而泣。
哭声清晰可闻。
周建设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眼角,不知道什么时候,眼泪已经滑落到了嘴边。
再向旁边看去的时候,女儿周琼怡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哭成了一滩肉泥。
旁边的卫生纸,已经被她擦拭去了大半。
看着电视中的伏生,周建设感觉自己仿佛就站在他的身旁,心中想要忍不住劝说他:“先生,若无你......后世再无《尚书》。”
导演仿佛看出了观众们的心声,直接让晁错代为发言道:“先生莫要迁责自身,若不是先生拼了性命,我们就连现在这二十八篇,也无从学起啊!”
一场伏生护书,看的周建设父女二人是热泪盈眶。
到了感人之处,周琼怡还下意识的回道:“后生叩谢先贤。”
一部综艺,能够让自己目不斜视,这还是周建设平生第一次。
“我一生读《尚书》,护《尚书》,传《尚书》九十余载,而今将《书》还于天下,我已无憾矣。
嘿嘿!!!”说着,伏生笑了笑,看向一旁的‘穿越者’苏牧问道:“不知《书》在后世,流传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