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灵泉空间:恶毒肥妻带全家吃香喝辣 > 第139章 祭酒面前对质

第139章 祭酒面前对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书院管事竟然朝妇人动手,传出去书院的名声要不要了?自己这祭酒还要不要做了?

无论有何缘由,吴津做出此等行为,都是在给书院抹黑。

不得不说,罗明珠方才当机立断的应对十分奏效,让那几位杂役在主观上完全偏向她。

在汇报给祭酒时,甚至直接定性为吴津动手,而她是受委屈的一方。

要知道,人对某件事的看法,受第一印象的影响非常深。

郑启年听到此事的瞬间,免不了立刻对吴津产生不好的印象。抱着挑刺的态度看待某人,那必然会挑出毛病来。

罗明珠本意只是想混淆杂役们的证词,却没有想到能得到他们的偏帮,并间接使祭酒对吴津产生坏印象,这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把人带进来!”郑启年黑着脸吩咐。

赵洪跟吴津向来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若吴津被问责,将他保举进书院的自己也落不到好。

尽管此刻尚不知晓此事究竟有什么内情,赵洪却已经打定主意要将吴津保下来。

“祭酒大人,如今仪式尚未结束,在场人多口杂,若闹将开来,传出去对书院名声不利。莫不如我去瞧瞧情况,先将那妇人安抚一番,待您这边结束再另行处置。”

郑启年将宽大的衣袖一甩,“哼,出了这档子事,我又怎能再安心继续仪式!罢了,反正只剩师长训话这一项,略过便是。请各位先生将孩子们带回课堂。“

幸好刚刚杂役汇报的时候声音不大,下边的孩子们并没有听到。

否则管住了师长们的嘴,怕是也管不住孩子们的嘴。

听了郑启年的安排,各位先生带着孩子们鱼贯而出。连同那些管事,也被他挥手赶走。

明德堂内只余下郑启年、赵洪,以及三四个德高望重的教习管事。

等人走完后,杂役们将罗明珠和两个孩子,还有哎哟哎哟个不停的吴津护送进屋内。

刚一跨过门槛,吴津立刻奔至众人跟前扯着嗓子扬声喊道:“祭酒大人,您要为学生做主啊!”

郑启年眉头紧锁,瞧着他中气十足的样子,并未在第一时间开口询问。

罗明珠收起那副假装出来的柔弱委屈姿态,领着两个孩子从容走上前,向郑启年恭敬地鞠躬行礼,“见过祭酒大人。”

面对杂役,她是为了混淆拳打吴津的事实,才做出这样的姿态的。但在真正主事的人面前,这一套就可以收起来了。

若是一味哀哀戚戚,说不定会起到反效果。

对比吴津毫无风度的表现,郑启年对罗明珠的观感立时好了几分,“不必多礼。老夫姓郑,是这书院主事的人。”

“我听说娘子是来送孩子入学的,为何会与吴管事发生冲突?”

罗明珠尚未开口,吴津却抢先打断,“祭酒大人,这疯婆……这妇人发疯无故殴打于我,如此粗鄙狂悖的行为,显然是不把书院放在眼中。您何必再与她多言,速速驱赶出去吧。“

“吴先生莫要血口喷人,”罗明珠立刻还嘴,“这几位都看到了,明明是你推搡我将我摔倒在地,何故要诬赖于我?”

郑启年声音冷肃,“你们几个说实话,他们俩谁说的是真的?”

杂役们面面相觑,踌躇着不知该怎么说。

吴津恶狠狠地说道:“说啊!你们几个快说,是不是她打了我!就这儿!这儿!一拳就把我打倒在地上起不来,你们不是都看见了吗!”

凶神恶煞的语气让几个杂役低头沉默,没人敢最先开口,瞧着似乎都怕得罪人。

郑启年心中薄怒,瞥了一眼气愤却冷静的罗明珠,他开口呵退吴津,“你先不要说话,是非曲直自有定论。你们几个不必害怕,将实情道来便是。”

杂役们犹犹豫豫地开口,“我们,我们也没看到是谁动的手,当时他们二人都倒在地上,一个嚎叫一个哭……”

“没错,我们也没看到。”

……

毕竟以后还要在书院做工,此时当着吴津的面,他们并不敢像心里那样偏帮罗明珠,生怕得罪人往后被穿小鞋。

罗明珠对此早有预料,“先不说我一个女人,能否一拳将你这个大男人打倒在地起不来,就假定是我打了你,这样重的力道,为何你头上一点痕迹都没有?难不成我用的是隔山打牛的功夫吗?”

“郑大人,您是有见识的贤德之人,谁在撒谎必定有所明断。”

“这几位当时也在场,您可以问问他们,有没有看到吴先生身上被打的迹象。”

郑启年听了罗明珠的说辞,对她已经信了七分。

哪家的女子能一拳打倒一个男人啊。虽然这位长得壮实了些,可瞧着也不像有这个力气的。

他向几位杂役确认,“你们可看到了吴管事身上的伤痕印记?”

“没有,他身上完好无损,并无一丝伤痕。”杂役们语气坚定,众口一词由不得郑启年不信。

书院的杂役,又不可能会故意偏帮外人陷害自己人,所以他们说的必定是真话。

只是……

“敢问娘子,你二人之间为何会发生冲突?你不是想打探送孩子入学的事情吗?”

罗明珠心道,等的就是你这个问题,再不问我都着急了。

开口之前,她故意向吴津的方向瞥了一眼。吴津看到她这个眼神心道不好,还想插言阻挠,却被郑启年抬手喝止。

“我在问这位娘子,你先不要插嘴,一会儿自有你说话的份。”

罗明珠轻施一礼表示感激,“大人有所不知,前些日子我曾领着孩子到书院来打探入学之事,门口的守卫与静心堂的先生皆可作证。“

“当时便是这位吴先生向我介绍了相关事宜,临别前我向他询问报名之期,他告知于我之后,我便当场请他为孩子报上姓名。”

“谁料方才到门口时,守卫与我说报名之期是在三日前。我可以确定,吴先生告知我的并不是二月二十六。”

“心中难免疑惑着急,这才一路寻到明德堂来,想找他问个清楚。不曾想打扰了众位先生,实在是对不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