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父皇,江山要亡啊 > 第27章 唇枪舌剑

第27章 唇枪舌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新皇帝登基之后,第二次大朝会,伴随着无数的刺杀和恶意,如期举行了。这是一个决定钟山国未来走向的会议,也是决定皇帝命运的朝会。若是真的让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成功,那对皇帝而言无疑是灭顶之灾。

豫州突发灾情,皇帝不得不派和珅前去赈灾,这也使得他在朝堂之上少了一个助力之人。也不知道和珅对秦桧说的话能不能起到效果,更不知道严嵩一派会不会也转投到两宫太后的门下。

今天的朝会,比前几天遭遇的刺杀还有凶险千倍百倍。刺客来了自己最起码有致胜的法宝,但这是在朝堂之上,难道拿起枪将他们全都突突了?这一切只能顺其自然了,不过就算最后鱼死网破,也还有转圜的余地,

“皇上驾到。”随着千雪一声清脆,却又略带青涩的喊声之后,皇帝在龙骁卫的拥簇之下来到太和殿。众臣纷纷看着皇帝,看着这个稚气未脱的少年,想象着这几天发生在这个少年身上的事情。

在老皇帝在世之前,许多人都见过杨昭,在他们眼里。杨昭天真无暇,秉性善良,虽才高八斗,但对朝堂政事却不感兴趣,只是醉心读书,酷爱诗词,常常喝的醉汹汹的,在月下吟诗作赋。

对满朝的人来说,杨昭这样的君王是最合适的。三派不仅可以很好的生存,手中的权力也能无休止的增大。但他们真是错看了杨昭。天真善良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杨昭的眼中揉不得沙子。

老皇帝驾崩前夕吗,杨昭已经慢慢开始处理朝政,遇见作奸犯科者,不管他是何派系,说着说是谁的姻亲,谁的故人,杨昭一概不问,全部按国法定罪。也许老皇帝也是看见了他这一优点,才选择杨昭为自己的继承人。

但杨昭的不近人情也得罪了不少人,这才有了最后的杀生之祸。关于杀害杨昭的幕后真凶,夏天一直在查,但却没有一点消息。这个幕后的真凶就像不存在一般。让人难觅踪迹。

“诸位请起。司空董卓可在啊?”皇帝看着下站的众臣问道。

“回禀陛下,司空董卓告病在家。”秦桧上前一步,拱手说道。丞相总理朝政,任何事情都需要经他的手,董卓告病自然会派人去通知他。

“哦?这也太不巧了,朕还有些事需要问他。千雪传朕旨意,派担架将司空大人给朕抬到太和殿来。”皇帝平静的说道,但心中已经抑制不住内心的火气了。

刺客一事早已经在朝野上下传开了,众臣都知道皇帝为何会发火。行刺陛下的罪名已经坐实,刑部尚书来俊臣今天便会将奏则呈上,外加董卓的亲笔信。信的真假不得而知,但确实存在这样一件物证。

在董卓未到之前,皇帝看着帘子后边的那两个女人,大声的说道:“两宫太后提议垂帘听政一事,诸位有何异议?”

大殿之上,顿时鸦雀无声,谁都不想第一个表达自己的观点,毕竟这是太后和皇帝的斗争,哪一方自己都得罪不起,弄不好还会身首异处。但凡事总有例外,刚刚被剥夺职权的大将军梁冀上前说道:“既然先帝有旨,命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臣谨遵先帝旨意。况且两宫太后与陛下母子情深,同理朝政,也是千古佳话。”

大司马王莽说道:“臣以为大将军所言合情合理,我朝以孝治天下。陛下遵奉先皇旨意,是为孝;听从两宫太后之言,是为顺。古语有云: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王莽刚刚说完,兵部尚书童贯接着说道:“臣认为大将军与大司马之言,合情合理,请陛下恩准。”这位天下权力最大的的太监操着一副公鸭嗓子,慢慢悠悠的说道。

“三位所言,何其谬也。先帝在世之时,严禁后宫干政。怎会有如此荒唐的旨意?真是笑话。国家大事,岂能托于妇人之手?”一个身着六品朝服之人,大义凛然的说道。一身正气,丝毫不惧在场众人向他投来那异样的目光。

童贯看见他的朝服上那片白鹭的补子,轻蔑的说道:‘’一个小小的六品官,也敢妄议圣母皇太后?真是大言不惭。”

站在皇帝身侧的李莲英也上前说道:“真是好大的胆子,请陛下治其大不敬之罪。”

皇帝阴冷的看着李莲英,说道:“原来你的眼里还有朕的,看你刚才的架势,朕还以为你是皇帝呢?朝堂论政,何时轮到你说话了?”

“陛下恕罪,奴才再也不敢了。”李莲英知道,自己刚才情急之下,说错话了。连忙向皇帝认错。自从慈禧皇后成了慈禧皇太后,这李莲英也就更加的肆无忌惮了,在宫中横行无度不说,在宫外也开始胡作非为。

一个身体残缺的男人,居然在宫外的府中豢养了成群的美姬。过得比皇帝都奢侈。这一切桩桩件件,暗影已经将全部证据都集齐了,只待皇帝一声令下。

“若是任何人都在犯错之后祈求饶恕,那国家的律法将置于何地?,朕的威严将置于何地?屠夫,将此人拉出午门,斩首示众。”

“且慢。”一直躲在帘后的两宫太后终于出手了。李莲英是他们的近臣,不容有失。他们知道,皇帝这是冲着自己,若是再默不作声,真要被众臣看轻了。

夏天知道,他们一定会出面干预,本来他还没想好要怎样发难,但李莲英撞在了枪口上。他向着帘后问道:“李莲英如此藐视于朕,难道不该处罚?”

“小李子是有错,但这件事的起因是有人藐视本宫。本宫倒是想问问,国家大事,为何不能托于妇人之手?”

只见那个六品小官不卑不亢的上前说道:“先汉高祖之时,太后专权,天下不宁,最终酿成七国之乱,大汉江山几近不存。大清同治、光绪之时,太后垂帘听政,内患不熄,外辱纷至,我泱泱华夏,竟成丧权辱国之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