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十四从小就是个很有眼力见儿的孩子。
还没到百天的时候就知道要对着自己的女帝堂姐笑。
因为乔十一姓乔,相当于三兄弟给乔家留下了一脉后人。
所以乔二的儿子出生后,就让他姓了顾,等于给顾家也留下一脉后人。
又因为顾十四生的晚。
排在了狗子十二和狗熊十三后面。
所以得了十四这个名字。
顾十四小的时候,因为爹爹是南襄王,经常要带着阿娘去南方巡查。
所以他几乎算是长在皇宫里,从小被大伯一手带大的。
大伯很厉害。
连女帝堂姐都被他治的服服帖帖。
满朝文武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全都老老实实,没有一个敢作妖的。
最近爹爹又带着阿娘下江南了,说是去巡查办正事,其实顾十四都知道,他们就是想两个人单独玩出去不带他。
宝国现在风调雨顺,一直风调雨顺了好多年,国泰民安的,哪有那么多事情需要巡查。
可是他可不敢当面说出来。
爹爹表面看起来生的好看,待人温和,对谁都笑盈盈的。
可是实际上就像那黑芝麻馅的汤圆,表面雪白,内里腹黑的要命。
谁要是敢惹了他,保准被卖了都以为自己是自愿的。
所以爹爹阿娘一说要走,他立马老老实实地带着行李,打着包裹,坐到马车上,晃悠晃悠地去找皇帝大伯了。
……
乔十一今天下朝下的早。
最近她的那把铁棒槌特地托人带去北凉,让岳阿爹找人改良了一番。
多加了两个机关的按钮。
圆形的按钮按下去,棒槌上会立刻弹出一个个小尖尖。
打人的时候效果拔群,伤害倍增。
一砸一冒血。
一砸一冒血。
方形的按钮按下去,棒槌表面会追加一层特殊的能量。
碰到人身上又酥又麻。
打谁谁抽抽儿。
碰谁谁倒霉。
自从她前天拿着改良过的铁棒槌当场捶了那个贪污的户部侍郎一棒槌,让朝臣们开了眼后。
这两天上朝效率明显快多了。
再没人敢废话连篇压堂耽误下朝了。
那些大臣们连汇报工作的声音都轻柔多了。
乔十一刚回到圣辰宫,看到堂弟顾十四抱着行李背着包裹又来了。
不用说,一定是二叔和二婶婶又去过二人世界了。
顾十四今年七岁。
比乔十一小了九岁。
就和她当年登基当女帝的时候一样大。
正是能派上用场的时候。
没办法,乔十一今年十六岁了。
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大姑娘了。
要是放在寻常百姓家,像她这么大的姑娘,娃都满地跑了。
朝廷里的文武大臣们连着上书了好几年,疯狂撺掇乔大给她议亲。
乔大也有这个意思。
就是不知道为啥,不管哪家的混小子,哪怕是那被吹成了谪仙一般的人物,到了他眼里都觉得配不上自家闺女。
所以他是年年议亲,年年没有能看上眼的。
以至于这婚事就一直耽搁到了现在。
乔十一自己是不想成亲的。
宫里那些老梁帝留下来的老太妃们都告诉她了,男人没有一个靠得住的。
男人靠得住,母猪都能上树。
而且她们告诉她,按照律法,在成婚之前,不管她有多少财产那都是她自己的。
可是一旦成婚之后,这些财产就全部都得被迫和另一半共享了。
乔十一这人没别的毛病。
就是从小受二叔的熏陶,对钱财看的太重。
凡事一旦和钱沾上边就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了。
所以阻止爹爹继续给她议亲这件事现在已经迫在眉睫。
为了彻底堵住那些朝臣天天催着给她议亲的嘴。
乔十一决定明天上朝的时候,要带着顾十四一起去。
……
清晨,天刚蒙蒙亮。
乔十一当了九年的女帝,起了九年的大早。
到现在没人在旁边夺命连环叫的话,还是一样起不来。
为着她这个毛病,乔大特意给她多安排了两个宫女,一个负责一三五七九,一个负责二四六八十。
每天早晨轮流叫她起床。
乔十一今天梳洗收拾完毕,在大宫女的陪同下去上朝的时候,按照原计划特意带了顾十四一起。
还给小堂弟换了身鲜亮一点的衣裳。
到了朝堂,乔十一坐在龙椅上。
顾十四站在龙椅旁边。
龙椅后边还有一个大椅子。
乔大坐在大椅子上,不垂帘,直接听政。
最先发言的是正一品大学士刘千秋。
刘大学士提议要给女帝乔十一挑选皇夫。
御史大夫杜仪表示附议。
吏部尚书辛水苏表示附议。
兵部尚书秋卫表示附议。
……
每有一个人附议,顾十四就默默地拿起毛笔,在一旁记下一个名字。
一个早朝下来,一共记录了十七个名字。
还有一个特别拿朱笔写的名字——吏部侍郎司空策。
司空策对于其他大臣着急给乔十一选皇夫的事情当庭就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认为女帝年纪还小,此事可日后再议。
倒是新科举制度的推行已经迫在眉睫,当为目前重中之重。
等早朝结束了,大臣们都回家了。
顾十四就拿着女帝表姐的令牌,带着皇家御犬乔十二和皇家御熊乔十三出宫了。
按照名单上大臣的名字,挨家挨户的找上门去。
顾十四啥也不用做,只负责把乔十二和乔十三带到地方。
然后在门口默默地等着。
等他们出来了,再去下一家。
一天的功夫把十七家都跑完了。
第二天乔十一继续上朝。
朝堂上多了十七个鼻青脸肿的大臣。
要是仔细看两眼还能发现有的人手背上还带着几片牙印。
狗牙印。
今天的朝堂很安静,没有人再提议给女帝议亲了。
乔十一很高兴。
一高兴又封了吏部士郎司空策升官,做吏部尚书。
原吏部尚书辛水苏因为工作态度不端正被撸了官,直接贬去边远地区当县丞去了。
有辛水苏做例子,又有乔十二和乔十三从旁护驾,从此宝国朝堂上,再也没人敢提议给女帝选皇夫的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