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我妻薄情有人物原型吗 > 第 249 章 母子间

第 249 章 母子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江御史的奏折和家信,是前后脚到的京城。

御史参人,那是家常便饭,从正儿八经弹劾贪官小人,霸占民田,到没事找事挖谁衣着不符合规定、今天多吃了两个菜,应有尽有。

朝廷每个月都会收到大量弹劾,江御史骂谢玄英,说他纵容兄弟残害百姓,就好像投入雨天池塘的石子,惊起了波澜,但压根没人在意。

奏折直接留中了,意思是不讨论也不回复,就丢在那里吃灰。

——绝大多数没有地位的人写的奏折,都是这个待遇。

司礼监卖谢家面子,转头把消息透露给了靖海侯。

对靖海侯府来说,倒是一件不大不小的事了。

先,这折子柳氏最初不知情,她是典型的后宅贵妇,掌握家中的人情往来,婚嫁内务,但靖海侯从不和她说外头的朝政。

可靖海侯和儿子提了一嘴,谢二知道了,回去便和妻子道:“四弟顽劣,爹说等他回来,要我好生看顾,我记得,你说岳父请到一个很不错的夫子,如今可还在馆?不如请来教教四弟吧。”

比起谢玄英,谢承荣毫无疑问更喜欢老四,这小家伙嘴巴甜又不碍事,他也不介意照拂一下兄弟。

荣二奶奶为难道:“那位先生教完小弟,便考上了举人,替补为官去了。”

谢二便道:“那便算了,等他回来再说吧。”

他把这事抛到脑后,荣二奶奶却专程去和柳氏解释了一番。

“三弟因为四弟之事,被御史弹劾……二爷作为兄长,也颇为记挂,同我说要请个好先生……但他教完我小弟便离去了……”

荣二奶奶关切又歉疚,“不如,媳妇再写信回家,请父亲代为留意?”

柳氏牙根紧咬,听听这都是什么话,明着是兄嫂关心弟弟,暗中全是刀子,戳人心眼。

还和刘家说,说什么?嫌谢家的笑话不够大是不是?

“难为你有心。”柳氏淡淡道,“说来,你也有些日子没回娘家了,不然,把安哥儿抱到我院子里,你回家看看也好。”

婆婆要抱孙子是人伦,荣二奶奶不敢也无法拒绝,她唯恐柳氏认真,不敢再刺激她,推脱道:“母亲慈和,然则出嫁的媳妇,哪能无事回娘家。”

说罢,便以照料儿子为由,匆匆告退。

她一走,柳氏再也忍不住怒火,大脾气:“岂有此理!那个逆子是要气死我!”

丫鬟们纷纷逼退,只留心腹妈妈劝慰:“太太息怒,肯定是二奶奶胡说八道,四少爷只是爱胡闹了些,怎么会残害百姓?”

“你不必替老四粉饰,他那脾气我还不知道?一天到晚在外头胡来,人家看他是侯府公子,专门捧着他玩乐,什么坏的都敢教。之前买只狗,五百两,只有他会信,不敢同我说,去跟三郎借钱,他会和亲弟弟要账?”

柳氏怒从心头起,滔滔不绝地数落儿子:“想给他说门亲事,收收心,好,和我说魏家是三郎议过的人家,他不要。真是乱来,我给三郎说的是四娘,给他说的是五娘,你也是见过五娘的,知书达理又落落大方,配他绰绰有余。”

心腹妈妈时不时应和两声。

“可他倒好,一口一个‘偏心’,以为我心里只有三郎,他也不想想,三郎自小在宫里,他是我亲手带大的……”柳氏说着,眼眶微微红了,“打小就没逼他做过什么事,读书读不好,罢了,不想学武,也由着他,左右家业有他一份,安安生生过一辈子也足够。”

心腹妈妈道:“四少爷还小,不懂您的苦心,也不知道三少爷的苦。”

“他就知道他哥外头风光,陛下恩宠,年纪轻轻就是四品官,也不看看大同是什么地方,鞑靼就在隔壁,我夜里都睡不安稳。”

柳氏擦擦眼角,满口苦涩,“让他去看看他兄长的难处,他却干出这种事,是嫌三郎还不够难吗?他可是同胞兄弟啊!”

心腹妈妈想了想,安慰道:“侯爷不曾提起此事,想来无碍,太太也别太放在心上了。”

柳氏胸口堵得厉害:“他是不和我提,却和老二提,那才是亲儿子啊!”

话说到最后,几乎咬牙切齿。

心腹妈妈霎时噤声,不敢再语。

次日,家信到了。

往常送信,都是谢玄英给靖海侯写一封,程丹若给柳氏写一封。他们写之前串供好,该说的隐约透露,不该说的一个字不提。

但这回,柳氏却收到了谢玄英的信。

他写的内容很简单,先说了自己带弟弟体察民情的事,接着委婉表示,四弟年轻气盛,难免沉湎于游戏,建议母亲让他好好读书。

跟着便说起那日的来龙去脉。

“儿闻此事,心急如焚……众目睽睽之下,百姓议论不休,程氏被逼无奈,亲自阻拦……妇人手软,掌掴示人,四弟却贬其家世……儿羞愤交织,一时冲动,未听程氏劝阻,挥鞭相向,甚是羞愧,跪乞母亲原谅……”

又道,“程氏亲自抚恤百姓,伤者侥幸未死,儿已将四弟约束于院中,但愿不坠先祖威名。”

写信是一门技术。

假如程丹若来说这件事,无论她多么诚恳地道歉,柳氏心里也会在意她掌掴亲生儿子——她才不会在意一个戏子的性命呢。

但谢玄英的说法,却完美避过了这一点。

御史参人在前,程丹若的阻止就是及时的、必要的,甚至是“手软的”,因为谢玄英不得不又打了弟弟十鞭,才勉强把事情按下去。

而程丹若“手软”又“劝阻”,不止是好嫂子,还因为谢其蔚“贬低家世”,变成受害者。

弟弟贬低嫂子,叫以“幼”欺“长”,长幼次序与尊卑一样,是人伦道德。

别说程丹若是晏鸿之的义女,哪怕她是平头百姓,婚后就是“出嫁从夫”,身份地位跟随丈夫的等级,是嫂子。

谢其蔚不尊敬她,就是“不悌”。

在这样的情况下,柳氏哪怕心疼儿子,也会打心眼里觉得“打得好”。

其中,最致命的一句话,莫过于结尾的“不坠先祖威名”。谢云曾北征蒙古,曾几何时,也在北地拥有人望,可谢其蔚这么一折腾,祖上余荫都给弄没了。

柳氏看完,头晕目眩:“逆子!逆子!”

她胸口堵得疼,“我和他说程氏进门的缘由,是让他老实听话,不是让他大街上贬低人家!今程氏,他明天是不是就敢说我了?!”

心腹妈妈忙劝:“太太息怒,四少爷年少气盛,一时口没遮拦,必非真心。”

“呵。”柳氏冷笑,竭力扼制怒气,“你和你男人去趟大同,把四郎带回来。”

心腹妈妈躬身:“老奴明白了。”

“珍珠。”她叫人。

贴身丫鬟赶忙推门进屋:“太太有什么吩咐?”

“磨墨,我要写帖子给魏太太。”柳氏面无表情。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四郎不乐意,也由不得他了。

魏家为刑部侍郎,虽不入阁,却关系重大,谁家敢打包票,自己或亲眷一定不会被下狱?今后,等芸娘嫁到永春侯府,哪怕她有个万一,三兄妹也能彼

此扶持,度过难关。

况且,魏五娘知书达理,赏罚分明,是个当家主母的料子,婚后应该能管住四郎不胡来。

唉,这臭小子,他以为他是谁,现在侯爷在,他是侯府的公子,百年之后呢?真是一点都不给她省心。

柳氏揉揉额角,又看了一眼信中的内容,不得不给儿子收拾烂摊子。

“把我的妆台打开,挑几件时新的饰出来。”

程氏随三郎在大同没少吃苦,须安抚一二,但愿她如三郎所说,是个大方不爱计较的性子吧。

兄弟之间,可不能为了这个起嫌隙。

谢玄英把谢其蔚打了一顿,心情却也没好多少。

一连数日,他都没有兴趣外出,反而在东花厅陪程丹若。

程丹若知道,他想在她身上获取一些安慰,也不赶他,自顾自编写诗歌。

随着毛衣事业的展,毛衣的编织手法越来越多,长宝暖那边找人画了最新的《毛衣图》,询问她的意见。

他们画的当然没问她,可程丹若想夹带私货,在《毛衣图》里加点文字,让女孩子们以学技艺之名,进行扫盲教育。

所以,她扣下了图纸,准备自己编点什么当教材。

“织衣须用针,针从何处来?

“铁磨绣花针,毛衣是竹木。

“竹直而空心,品德真高洁。

“毛衣穿在身,如松拒风雪。”

她绞尽脑汁,深切地感受到了编写教材的痛苦。

“写得真好。”谢玄英拿着她的稿纸,由衷赞叹,“朗朗上口,又富含道理。我看,这就叫《毛衣歌诀》吧。”

“也行。”程丹若写完总篇,开始根据不同的花纹编内容。

比如莲花纹的,就讲一讲莲出淤泥而不染,瓶子的就说平安如意的吉祥话,总之就是根据纹样的涵义,编一点简单的话,尽量用不同的字,最好把通用字全部都塞进去。八壹中文網

她一直忙碌,谢玄英却是一年最闲,靠在炕头翻书。

无聊了,就找话聊天。

“信应该已经送到京城了。”他起话头。

程丹若:“是啊。”

谢玄英道:“母亲一定很生气。”

程丹若:“唉,我们也让母亲为难了。”

他:“四弟这样,着实让母亲伤怀。”

她:“亲生母子没有隔夜仇,别太担心了。”

他叹口气,道:“别的我也不说了,道理就在心中,悟不到就是悟不到,但身为人子,总不能让母亲伤心。”

程丹若抬看看他,没什么好办法:“过两天就是你生辰,置桌酒席,你们好好说会儿话?”

谢玄英一时犹疑,生辰这样的日子,他更想和她过。

程丹若道:“四弟难得来一趟。”

他勉为其难:“好,听你的。”

“我们尽力做过,就算无愧于心,你不必太强求结果,气着自己不值得。”程丹若道,“你不能代替他过日子,路总是要自己走的。”

谢玄英沉默片时,点点头:“这次说过,我就不再说了。”

--

鞭伤是瞧着严重,但只要不伤到筋骨,就是皮肉伤,搁在现代,也就轻微伤的程度。

等到谢玄英的生辰,谢其蔚的伤就好了七七八八,伤口结痂,行走自如了。

程丹若不想看见谢其蔚,直接让人把席面置在二堂偏厅,让他们兄弟俩单独喝酒说话。

开始,气氛当然有些僵硬。

谢玄英在心底反复默念了几遍“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这才心平气和开口:“四弟,你也不小了,对前程有什么打算?”

谢其蔚虽然纨绔了些,混不吝了些,是个彻头彻尾的权贵子弟,然而,作为一个古人,孝悌二字,早已刻进他的骨血。

出言不逊被兄嫂打了,他并不会觉得冤枉,反而有点心虚。

过去十几年,谢玄英可一次都没打过他。突然动手,自然令有恃无恐的谢其蔚生出怯意。

他面对兄长的询问,忍气吞声地回答:“我还能干什么?我不像大哥,有父亲一手安排,也不像二哥,只要活着就是铁板钉钉的侯爷,更不像你,陛下连我是哪号人都不知道,你问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

“文武百官,有几人靠家族恩荫?金榜题名前,谁又知道谁?”谢玄英说,“你我长于簪缨世家,已是过平民百姓数倍,更该好生努力,做出一番事业。”

谢其蔚没有吱声。

谢玄英道:“你还年轻,好生读书,只要能中举,父亲定能为你谋缺。可若是一直浑浑噩噩,将来……”

他顿了顿,意有所指,“谁还能来扶持你?”

谢其蔚抿嘴不语。

“四弟,我们同胞兄妹三人,母亲最疼的其实是你。”谢玄英叹息,“我自小进宫,后来又随老师在外,芸娘乖巧,鲜少让母亲操心,只有你,打小就顽皮,母亲没少为你费心,可你在她身边,比我更能让母亲高兴。”

谢其蔚沉默。

“你我至亲骨肉,我肯定是盼着你好的。”谢玄英说,“四弟,你要争气,母亲在府里不容易。你想过没有,我若不能在宫里站稳跟脚,母亲今天就要看媳妇的脸色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