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完即将上映的新电影之后,张伟又和任导演聊起了他此行的目的——新剧本的改编。
张伟感觉自己最近一直在干一个电影编剧的活,都有点脱离作家本职了,魔影厂这边《花环》的剧本刚弄完,现在又要策划《最后一个军礼》的剧本改编,而等徐厂长那边确定了以后,还要参与改编《庐山恋》。
张伟这是和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没办法谁叫他写的几部小说都是他结合身边发生的事情,然后参照曾经的影视经典弄出来的呢。
这些小说本就极为适合重新改编成影视剧,这也恰恰说明此时的电影人眼光有独到之处。
谈到《最后一个军礼》这部小说,张伟又想起了牺牲的战友史亮,想起了在自己面前牺牲的第一个战友刘成怀,心中不免又有些悲伤。
张伟上次去史亮家里的时候来去匆匆,接了史亮的家人就走了,也没有机会到和他同村的刘成怀家里去看看,这又过去了大半年时间了,也不知道两家人过得怎么样。
张伟一直想要再去史亮和刘成怀的老家看一看,看看桂凤嫂子和满娃,看看刘成怀的妹子,可惜太忙了,一直没抽出时间来,只能陆陆续续的又给两家人寄了些钱。
这份战友情谊也促使张伟想要把这部剧本改编好,好好宣传一下史亮这种见义勇为,始终保持军人本色的事迹。
话说最近这一年来社会治安的确越来越差,去年底魔都就发生了控江路事件,一件很小的治安纠纷事件,由于有流氓分子趁机兴风作浪,造成了震惊中央的恶性刑事案件。
今年5月领导人首次提出了不再搞上山下乡,并且决定过去下乡的所有知青都可以回到故乡城市,而过去二十年中下乡的知识青年总数在1200万至1800万之间。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就已经拉开了知青大返城的序幕,这一下子给城市带来了上千万的新增劳动力,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安排就业,再加上城市原有的待业青年,使城市中出现了近两千万无业游民。
这些人渐渐形成了一些犯罪组织或者团伙,造成社会上寻衅滋事,盗窃抢劫案件频发,就连公安和部队人员都会受到流氓团伙的挑衅。
像是活跃在冀省的某团伙,就是以菜刀为武器,还创下了响亮的名号。他们在国道上强行向过往车辆收取过路费,慢慢发展成了冀省地区最大的犯罪组织,后来八三严打的第一个对象就是他们。
史亮的牺牲就是这种流氓分子造成的,当地公安在抓住小平头任某等人以后审问得知,他们几人就是一个犯罪团伙的成员,这些人以前在当地就没少犯下偷鸡摸狗,寻衅滋事的治安案件。
张伟觉得在这个年代还是要宣扬这种见义勇为的行为,如果危险面前人人都退缩,那么社会风气只会越来越差,流氓分子只会越来越嚣张。
不像后世,随着时代的进步,法制的健全,民众文化素质的提高,社会上开始倡导“见义智为”,不再鼓励“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的英雄好汉思维,而是更加强调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鼓励和倡导科学、合法、适当地和不良现象进行斗争。
什么样的英雄人物更感人,更让人难忘?
张伟感觉应该从小事入手,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不在于他挺身而出的那闪光一刻,而是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中都能看出其卓越的品质。
《英雄儿女》中的王成有牺牲前冲着步话机喊出“向我开炮”的英勇一幕,但是更应该看到在那之前,他在医院养伤时听说部队要打大仗,还未痊愈就跑回连队参战,更是在战局胶着的时候主动请求上到前沿阵地。
还有雷同志,正是因为在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里面,无不体现了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才会被全国人民一直学习和铭记,从而成为了一种精神的象征,文化的象征。
张伟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任导演,二人商量了一下之后,就确定了剧本的风格。
张伟打算舍弃小说中前半部分有关军营战斗生活的过多描述,截取小说后半部分史亮在归家途中的几件小事作为铺垫,塑造一个虽然脱下了军装,离开了军营,但是始终不忘军人作风,不忘为老百姓排忧解难,保护老百姓的平凡而又伟大的英雄形象。
不过分拔高英雄行为,而是从几件小事入手,在平凡的小事中展现一个人民军队战士的优良作风和美好品质。
在史亮牺牲以后,张伟曾经去采访过和他一路同行到蓉城的几个退伍老兵,他们给张伟讲述了一路上面真实发生的几件小事,从中就能看出史亮这位同志的英雄品质,张伟将这些事迹都写在了小说里面。
退伍那天在告别军营以后,史亮他们这批退伍老兵坐着团部的运兵卡车驶往了蓉城火车站,在经过一段山区公路的时候,史亮注意到路边有一辆抛锚的长途客车。
卡车已经驶过了那里,史亮叫开车的战友停车,他要下去看看情况,有个别的退伍同志认为他们脱了军装就是老百姓了,不要多管闲事,还是快点赶到火车站要紧,不要误了行程。
可是史亮坚持下车去看看,并且一番话说服了大家,他告诉大家,只要穿上军装,就一辈子都是军人,要时时刻刻想着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而且即使不是军人,碰到这种事情也应该管一管,这里是荒郊野外,而且天马上就要黑了,看到抛锚的客车不去管,将一车的旅客扔在这里,会给他们造成很大的麻烦。
史亮和几个战友前去查看,是客车发动机的传动部分出了毛病,有汽车连的战士立马上前帮忙修好了车。而后客车又由于电池严重亏电,难以发动,史亮又招呼卡车上的战友下来帮忙一起推车启动。
客车可以出发了,司机和车上的乘客对帮忙的战士们千恩万谢,这也让刚刚脱下军装正兴致低落的战士们一扫阴霾。
类似的助人为乐,帮助陌生人排忧解难的事情在蓉城火车站和火车上还发生了几件,这也充分说明了史亮见义勇为的行为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他这个人平时优良品德的体现,这样塑造起来的人物才能令人印象深刻。
张伟正在屋内和任导演就剧本内容进行热烈的讨论,此时电话铃声响了,张伟现在是住在魔都电影厂的招待所里,前台告诉他有一位女同志找他。
张伟感到奇怪,今天怎么这么多人来找自己,这个女的是谁啊?
不会是老妈找来了吧,离开军营之前张伟曾经打电话告诉她说要回家待一段时间,结果最后却来了魔都,还引得老妈一阵抱怨。
张伟招呼任导,让他先继续构思刚才说过的部分,就走出了房间,下楼往前台走去。
刚走到一楼通往二楼的楼梯处,张伟就看到在前台那里站着一个青春靓丽的女孩,一身白色马甲配上白色西裤,透露出一股知性和干练,好像是一个白色的天使。
张伟连忙快走两步进入一楼大厅,向女孩招呼道:“楚小姐,你怎么来这里了?”
张伟记得自己只给楚筠留了军校的地址,告诉她以后写信的话往这个地址邮寄,并没有告诉她自己目前是住在魔影厂里面啊。
楚筠看到张伟十分高兴,又有些害羞,感觉自己这么直接来找他,有点太大胆了些,就掩饰道:“我在庐山那里该去的景点都已经游览过了,就想着来魔都这座城市来看看。”
张伟奇怪的问道:“那你怎么知道我住在这里的?”
楚筠不好意思的说道:“我去你们住过的别墅那里打听,管理处的同志告诉我你是魔影厂的作家,我就试着过来看看。”
张伟不再追问,而是说道:“那你现在住在哪里?”
楚筠说道:“旅行社的同志把我安排在了衡山宾馆。”
这个年代华国还没有推出身份证制度,外出办事能证明自己身份的只有单位开具的介绍信,想要住招待所,必须要有介绍信。
而此时外国人来华旅游只能由国旅,中旅和青旅几家旅行社对口接待,并且只能住在指定的几家涉外宾馆里面,而这些宾馆也只接待外国游客和港澳台同胞,不接待社会散客。
此时外国人和华国人是完全隔离开的,包括外国人在华国使用的货币都不是人民币,而是外汇交换券,用它可以买到一些普通华国人无法买到的奢侈品,像是手表,家电,名烟名酒等,因此在黑市上面这种外汇券交易十分火爆,很多人靠着他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这么做都是因为国家此时太缺乏外汇了,刚刚改革开放的华国,需要从国外购买大量的机器设备和引进先进的技术,人家外国人可是不认可人民币的,必须用美元英镑这些外汇进行结算,而此时刚刚开启的旅游业就承担着为国家赚取外汇的任务,包括古玩收藏界都专门有“创汇期”工艺产品这个概念,点明了是拿来赚外国人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