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乱扯西游释厄传 > 第十四回 朱祁钰登基 宪宗皇平庸

第十四回 朱祁钰登基 宪宗皇平庸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还接着说书,那行者回至花果山。按落云头,睁睛观看,那山上花草俱无,烟霞尽绝;峰岩倒塌,林树焦枯。此山被显圣二郎神,率领那梅山七弟兄,放火烧坏了。

后来跳出七八个小猴,围住叩头,垂泪告道,“自大圣擒拿上界,我们被猎人之苦,着实难捱!怎禁他硬弩强弓,黄鹰劣犬,网扣枪钩,故此各惜性命,不敢出头顽耍。只是深潜洞府,远避窝巢。饥去坡前偷草食,渴来涧下吸清泉。”此时小猴说的“大圣擒拿上界”,应该是指1398年朱元璋驾崩。此后直到1449年朱祁镇的土木之变,明朝军队的作战是断续的,在宣德和正统年间更是稀少,十万以上大军团协同作战能力已经多年没有实践过。而蒙古的战争是持续的,外战和内斗不休。蒙古虽然损失不小,军队总数由洪武年间的二十余万下降到正统年间的十几万,但是其战斗力始终能够保持,甚至只强不弱。土木之变,明朝大军二十余万惨败于瓦剌八、九万之众(初期兵困土木堡的确是也先率领的仅两万余骑兵先锋部队,很快后续部队(3-4万)和阿剌军(3-4万)也合围增援过来。还有一万左右的骑兵由脱脱不花统领,游弋在北京东北部起牵制作用。这三人的蒙古军队,合计为至少十万。前面已经说过了,明军单兵作战能力都已经下滑厉害,大军团配合起来却比乌合之众强些儿。从小猴儿的口中还能得知,大明军队的军饷供应早已经出现了大问题,各边关重镇统帅之间矛盾重重,即使某重镇内部也是貌合神离。单兵战斗力、集团军攻击力、大军团协同作战都大大落后,因此土木之变失败是必然的,即使由杨洪和石亨领军,最后还得败北,不过却应该能避免全军覆没而已。

可怜啊,接天崖天机初窥,摩耳岩耳渐滋生,这大圣刚伤心归来,又遇上悲惨之事。凯撒断定,现在如来的慧眼要是看见孙悟空的话,估计那猴儿耳朵已经至少快成四个了。

那大圣(此大圣非前面的大圣,已经由朱祁镇转为了朱祁钰,这时还是郕王监国,也就是说的在1449年八月中下旬到九月初的时候)闻得此言,愈加凄惨,便问,“你们还有多少在此山上?”群猴道,“老者小者,只有千把。”当时最强大之际花果山共有四万七千多猴儿,二郎菩萨烧杀了大半,后来饿走了一半。这两年,又被些打猎的抢了一半去,说起这猎户可恨!他把中箭着枪的,中毒打死的,拿了去剥皮剔骨,酱煮醋蒸,油煎盐炒,当做下饭食用。或有那遭网的,遇扣的,夹活儿拿去了,教他跳圈做戏,翻筋斗,竖蜻蜓,当街上筛锣擂鼓,无所不为的顽耍。

(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中,二十来万明军不管是阵亡还是被俘,下场大都极其悲惨,从群猴儿的嘴里便可见一斑。还有就是“饿走了一半”,什么意思,无非是说大明的军队于宣德、正统年间存在大量的空头儿现象。

还有就是,老吴隐晦的点出,朱元璋和张士诚当年的战斗是惨烈的。二郎神竟然是“二郎菩萨”?只是在说,吴承恩及李春芳先生对张士诚的高度认可,不以成败论英雄。)

这里面能看出老吴对于地方上的耍猴儿戏的矛盾心理,一方面自己乐意看,一方面为群猴儿哀叹。那么为嘛说这个呢,最主要的还是老吴感叹战争对黎民的伤害和内战的悲壮啊。这一看,就能联想到当初元末张士诚和朱元璋对阵的情景。

看到这里的时候,也就明白了,那二郎神肯定是影射吴王张士诚或者还有张士信等兄弟的,也显示了老吴对朱元璋和张士诚的看法是相当复杂的。

但吴承恩先生真正表达想要的却还是,1449年九月初五前朱祁钰(此时还是郕王,负责监国事宜)正在面临将帅涣散军心动摇、瓦剌又即将入侵北京的危险局面。过去的事情已经发生,再缅怀和痛定思痛已经来不及了,就看朱祁钰如何处置啦。

好在还有狗头军师在执事,消息也挺灵通的,还知道猴儿西天取经去了(甚么“西天取经”,好听点是在隐指朱祁镇北狩,其实就是被人家瓦剌给俘虏了)。此时的马流元帅尚在,崩芭将军却成了奔芭。原著写道,“那马流奔芭闻报,忙出门叩头,迎接(大圣)进洞。这是为何,是笔误么?显然不是,看历史记载,截至1457年二月朱祁钰驾崩。

徐达爵位魏国公,徐氏辉祖(徐达长子)袭爵,之后为徐钦(辉祖之子),再后为徐显宗(徐钦之子),徐显宗的儿子年幼早夭,因此由徐显宗的弟弟徐承宗袭爵魏国公。

徐达的小儿子徐增寿1402年被朱允炆诛杀,朱棣追封其为定国公。徐增寿之子徐景昌于永乐二年袭爵,徐景昌的儿子徐显忠在正统三年袭爵,徐显忠的儿子徐永宁是景泰六年袭爵。

常遇春被朱元璋封为了鄂国公,其儿子常茂袭爵,常茂无子,因此其弟常升被改封为开国公,永乐年间被贬为庶人,常升的儿子常继祖,7岁的时候就被贬斥到了云南。

邓愈是卫国公,其子邓镇先袭封卫国公,后改封申国公,再后受胡惟庸案牵连被杀,革除爵位。邓镇本来无子,便过继了弟弟邓铭的孩子为嗣子邓源。

汤和乃信国公,长子汤鼎袭爵,汤鼎的儿子汤晟以及孙子汤文瑜,去世较早,没来及继承爵位。汤文瑜的儿子汤杰长大以后,请求袭爵。但是明英宗认为你汤家已经快五十年没有继承信国公了,过了时效,便将汤家的信国公爵位免除了。

朱祁钰登基后,正直用人之际,便打算从功臣后裔中选将,真正能够起用的是,1450年魏国公徐承宗掌前军都督府事;汤和的曾孙汤胤勣,在1450年七月被朱祁钰封为百户,后升为千户,但是在天顺年间却被朱祁镇革职为民。总的来说,功勋后代是指望不上了,挑大梁的还得是新锐石亨及老将杨洪。关于杨洪父子,历来颇有争议。但是对其贬斥的起因及内容均来源自官方记载,以此来作为定论的话,很有失公允。于谦是很公正的,识人很准,如果杨氏一家的确当初讳败不报、持兵观望的话,还能被其继续推荐且重用吗?京师保卫战中,明军还会上下一心战胜强敌吗?杨洪的儿子杨俊,缺点不少,但其军事、政治眼光还是有的。他知道就凭朱祁镇的话,早晚还得出问题。于是他在1450年和部下发牢骚,说明英宗如果能重返大明,就是祸事的根源。不想被却某些人出卖,成了杨俊被诛杀的最大内因。朱祁镇肯定不能拿这个来作为借口吧,便冠以其它“合理”的名义将其杀害,且史上抹黑杨俊。肯定了杨俊也就意味着否定明英宗,史家和儒家们该如何下结论呢?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杨俊都会在历史上被“描绘”成逆臣。

继续看书,那大圣要报仇啊,果然猎人来了,闪上有千余人马,都架着鹰犬,持着刀枪。猴王仔细看那些人,来得凶险。心中大怒,手里捻诀,口内念念有词,往那巽地上吸了一口气,呼的吹将去,便是一阵狂风。好风!把那些千余人马,一个个-石打乌头粉碎,沙飞海马俱伤。人参官桂岭前忙,血染朱砂地上。附子难归故里,槟榔怎得还乡?尸骸轻粉卧山场,红娘子家中盼望。

有诗为证,人亡马死怎归家?野鬼孤魂乱似麻。可怜抖擞英雄将,不辨贤愚血染沙。

现在猴儿忧愤交加,四个耳朵已然彻底成型了,初步到了不辨贤愚的地步了。但是,宰了许多所谓的猎人军团之后,猴儿的心性倒安详下来不少的,参悟了些许造化,作了些许元功。顺便扯一句哈,老吴在西游记里面引用本草纲目的东东可真不少啊,将中药和人都能给扯到一块儿的。

大圣按落云头,鼓掌大笑道,“造化,造化!自从归顺唐僧,做了和尚,他每每劝我话道,千日行善,善犹不足;一日行恶,恶自有余。真有此话!我跟着他,打杀几个妖精,他就怪我行凶。今日来家,却结果了这许多猎户。”

这就是佛门给的造化啊,有因有果呀,但唯有如此或许才能成就元功。老吴的想象力太丰富了,没边没沿了都。

(朱祁钰的母亲吴氏,是名门之后。永乐末年作为朱瞻基的侍女,直到1428年给明宣宗生下朱祁钰后,才被封为贤妃。不久,母子搬出大内居住。1434年二月,朱瞻基封朱祁钰为郕王,诸多大臣以前光知道朱瞻基还有个次子,但长什么模样极少有人知道,现在母子才为众人所知。吴氏对明代宗的儒家教育,颇有建功。朱祁钰幼年、少年时期被冷落和猜忌,只好深居简出,好像只有一些特殊场合才会出席。正统十年,朱祁镇才给弟弟选妃,而此时朱祁钰已经18岁了,按理说去年就可以婚娶了。即使如此,明英宗也未将其外放作为藩王,始终看管在天子脚下。1449年七月,朱祁镇出征前,令朱祁钰监国。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明英宗只有这么一个兄弟。这一年,朱祁钰22岁。他迎来了姗姗来迟的转机,爆发出了人生的璀璨,却是以透支生命为代价。1457年二月,景泰帝含恨、含冤、含悲、含苦去世。不到一个月前,于谦被杀害,遂为后人敬作汉族英雄。朱祁钰,亦可视为英雄也。他的文治武功和于谦的功绩,理应为后世所牢记。明代宗也是个仁义的儒家,如果他当初将朱见深等几个侄子全部秘密杀害,清除异己,甚至灭掉太上皇,或许自己的儿子朱见济就能生存下来。朱祁钰做不到这般心狠,所以他成不了李世民、朱棣一般的人物,最后将自己也搭了进去。独子朱见济离奇早夭薨逝,女儿后来也应该没有后代延续,就像书中后来所说,“至今绝此一种”,令人嗟叹惋惜。

另,朱祁镇的俩儿子朱见湜和朱见淳,分别早夭于1451年和1453年。1450年八月后,太上皇一大家子都在大内南宫被软禁,故此二子之死和朱祁钰绝对没有必然关系。)

大圣让小的们出来把那打死的猎户衣服,剥得来家洗净血迹,穿了遮寒;把死人的尸首,都推在那万丈深潭里;把死倒的马,拖将来,剥了皮,做靴穿,将肉腌着,慢慢的食用;把那些弓箭枪刀,与你们操演武艺;将那杂色旗号,收来我用。

(战争给双方的伤害,是巨大的。然而对比瓦剌和明代宗对待敌手的态度,就能看出来,朱祁钰-好人啊。)

那大圣做一面杂彩花旗,上写着“重修花果山复整水帘洞齐天大圣”,逐日招魔聚兽,积草屯粮,不题和尚二字。他的人情又大,手段又高,便去四海龙王,借些甘霖仙水,把山洗青了。前栽榆柳,后种松楠,桃李枣梅,无所不备。逍遥自在,乐业安居不题。

西元1449年九月初六,明代宗朱祁钰即位。由于明军在八月十四(也有可能是八月十五中秋佳节,但为了好听些,明实录记载为八月十四)土木堡之变的时候,损失了二十余万兵马,朱祁镇也给人家逮住了。群臣愤恨之下,将王振的党羽给诛杀了一批,可惜没有宰完啊,至少还留下了曹吉祥这个阉人。然朱祁钰在危难之间,任用于谦等人,军民合力,成功指挥十月京师保卫战。此后,又数次击退瓦剌,迫使也先后来放回了太上皇朱祁镇。没有朱祁钰一共做了7年多的皇帝,虽然也有不少弊政和不足,但总算是国泰民安。

明代宗效法朱元璋,全国动员,那些藩王、大臣、商人、财主、和尚还有老道们纷纷咬牙放血支援大明军队建设,尽管谈不上明显的中兴,可也是拯万民于水火的好君主。1450-1455年,或可称之为“景泰治世”。在朱祁钰做皇帝的时候,瓦剌的也先渐渐打消了继续大规模入侵大明的念头,转而击败脱脱不花,自称可汗。后来,1454年也先被部下杀害。也先其人,可叹可恼可悯可惜。

回来看书,却说唐僧执意赶走妖猴,山路崎岖,却又松林丛簇,树木森罗,切须防备妖邪妖兽。正行处,那长老其实饥了,八戒便自告奋勇寻些斋饭吃,吹牛不带喘气的。哪知道那呆子走得辛苦,心内就念起猴哥的好儿来了。丢倒头,只管睡起。

八戒现在对悟空的离去,先是开心,自个成大徒弟了啊。不久就意识到这个老大不好当的,认识到了猴儿当时付出的可不少亦不轻松。不过八戒和悟空在这一点上有点类似,虽然对旁人有点意见,但真情更多一些,都属于心热嘴欠型的。

不言八戒在此睡觉,却说长老饿的耳热眼跳,身心不安,急回叫沙僧道,“悟能去化斋,怎么这早晚还不回?”沙僧道,“师父,你还不晓得哩,他见这西方上人家斋僧的多,他肚子又大,他管你?只等他吃饱了才来哩。”果然,一点儿也没栽沙僧的,就自个的时候,言语利索了,也话多了。心内得意,总算给整走了一个猴儿了,该说说八戒的坏话了,不过,也不算冤枉了那头猪,不是光顾着自己吃饱就是偷懒睡觉了。这头猪嘴儿太甜,哄得唐僧团团转,还真不好对付哩。

三藏道,“正是呀,倘或他在那里贪着吃斋,我们那里会他?天色晚了,此间不是个住处,须要寻个下处方好哩。”沙僧道,“不打紧,师父,你且坐在这里,等我去寻他来。”三藏道,“正是,正是。有斋没斋罢了,只是寻下处要紧。”唐僧心里明镜一样,知道靠猪八戒啊,就准备好挨饿吧,但现在对赶走猴儿是一点也没有后悔的意思。

沙僧绰了宝杖,径出松林来找八戒。唐僧十分闷倦,只得强打精神,跳将起来,把行李攒在一处;将马拴在树上,取下戴的斗笠,插定了锡杖;整一整缁衣,徐步幽林,权为散闷。那长老看遍了野草山花,听不得归巢鸟噪。只因他情思紊乱,却走错路了。

这一段的描写,也验证了唐僧现在的心性修行,差得还很远啊,更是没有栽他的呀。按说,这个时候应该念佛打坐吧,他呢,看花草散闷呢,完全是披着袈裟的普通凡人一个。

长老转了一会,却走向南边去了,见一座宝塔,就撒腿便跑,连行李白马也不要了,就为了能歇会儿,还不是为了拜佛。不想却遇到一个妖魔给抬将去,其实人家认识唐僧,果然是你。正要吃你哩,拿去绑了。

却说那沙僧找八戒,发现正在睡觉说梦话哩。便称呼呆子长呆子短的,口气一点也没拿八戒当回事啊。两人一块回去见师傅,发现丢了,继续找,到了碗子山波月洞口。沙僧道,“哥啊,这不是什么寺院,是一座妖精洞府也。我师父在这里,也见不得哩。”八戒道,“兄弟莫怕,你且拴下马匹,守着行李,待我问他的信看。”果然,八戒早就看出来了,这沙僧别看长得凶,其实胆小鬼一个。这沙悟净很有点意思的,胆小的时候还有求人或是耍坏的时候,一般叫人“哥啊”的。

妖怪出来了,闹了个小插曲,那黄袍老怪出得门来,请八戒沙僧也进去吃一个人肉包儿。这呆子认真就要进去,沙僧一把扯住道,“哥啊,他哄你哩,你几时又吃人肉哩?”这从哪里看出沙和尚是个傻子啊?

呆子却才省悟,跟妖怪俩打一,还是在小佛神们的帮助下才不分胜负,不是俩人笨,是妖怪太厉害,能力大概是俩人加起来的十倍以上。

(吴老爷子是在客观的讲述,朱祐樘和陆地上的朱瞻基二者亲身指挥作战能力,其实一般,和朱元璋有相当大的差距。云栈洞的八戒也就是朱棣才相当的不错,水中的沙僧-朱瞻基也还行。那么此时,这个妖怪竟然如此厉害,说明其映射人物不简单的。)

唐僧此时就哭,被百花羞给放跑了。公主又使计策骗妖怪回来,让唐僧师徒得以聚合,前往宝象国捎书寄信,路上八戒沙僧两个哜哜嘈嘈,埋埋怨怨,三藏只是解和,都吓破胆了,没了猴儿,就乱了。那俩个就吵闹,唐僧没法还得劝架。此时的三人其实已经萌生了一个念头,要是猴儿还在,真好。但是呢,没过多久,就淡化了,这个也很正常,一来是拉不下脸来请悟空回来,一个是后来发生的事情太多,顾不上了。

到了都城,国王想让和尚们去救闺女,八戒、沙僧逞能,喝了点酒儿胆子大了,忘了先前抱头鼠窜了。结果他们返回碗子山,和妖怪战经捌玖个回合,八戒一溜往那蒿草薜萝,荆棘葛藤里。沙僧措手不及,被怪一把抓住。

沙和尚一点也不傻,甚能说会道的,言语雄壮,就忽悠了妖怪,利己利他呀,自个儿也得意非凡。那百花羞公主是妇人家水性,老吴对当官家的女子可就毫不客气了。

妖精变个美男子到了宝象国,一番说辞之后,形势逆转,反倒将唐僧变了个老虎,自己就去喝酒吃人了。

白马本是西海小龙王,自己认唐僧为师傅,可唐僧可没拿它当徒弟。但是白马仍然试图灭妖,未果反受伤,恰好八戒回来,劝其到花果山找猴儿。白马对悟空盲目的崇拜啊,也说明了两人的影射关系匪浅的。那当然了,朱祁镇是朱见深他亲爹;而且朱祁钰虽然废了朱见深的太子位,但是也没怎么为难过他。

金顺木驯成正果,心猿木母合丹元。兄和弟会成三契,妖与魔色应五行。这诗文说的一语双关的,既是五行纠缠,又是影射所指的。金生水,水生木。金木成就“丹元”(老吴肯定不敢写丹明)指的还是水。朱见深和他的兄弟们相处融洽,倒是值得一提。朱见潾,1448年—1517年,封为德王,善终;朱见湜,1449年-1451年(景泰二年),早夭,无封号;朱见淳,1450年-1453年(景泰四年),封许王,早夭,谥号许悼王;朱见澍,1452年-1472年,封为秀怀王,病逝;朱见泽1454-1505年,封为崇王,善终;朱见浚,1456-1527年,封为吉王,善终;朱见治,1458年―1472年,封为忻王,善终;朱见沛,1560年-1506年,封为徽王,善终。但是朱见深宠信(妖)僧继晓、太监汪直和(魔)奸佞李孜省、万安、梁芳,是他的败笔。

还说齐天大圣,我老孙身回水帘洞,心逐取经僧。那师父步步有难,处处该灾,有情有义美猴王之善贤表露无疑。五行相生,易理变化,合着大圣该归来!

八戒义激美猴王,果然猴儿便顺坡下驴,就去救师傅。这时候的猴儿修养了阵子,心性反倒成熟了,修行顺利深厚了不少,还打算取经功成之后,仍回来与小的们共乐天真呢。然而山重水复峰回路转的,悟空的悟空之路哪有那么简单啊?

(1457年,朱祁钰驾崩。明代宗和于谦他们当初众志成城、同甘共苦,吴承恩写到此处,恐怕也是泪湿衣襟。老吴和老李多么希望景泰帝能够长命百岁,子孙满堂,尽在“共乐天真”中。

还有就是,能够看出,朱祐樘对自己叔爷爷朱祁钰的态度也很是友善。明孝宗也想向其学习,有所作为。)

那大圣才带着八戒携手驾云,离了洞,过了东洋大海,至西岸还下海去净净身子。因为自从回来,这几日弄得身上有些妖精气了。师父是个爱干净的,恐怕嫌我。八戒于此始识得行者是片真心,更无他意。八戒原先是认为猴儿对师傅假心假意的,那么沙僧更是如此啊。八戒和沙僧对唐僧才心意不纯的,但也是在此后,渐渐的和师兄看齐的。

孙悟空洗澡是为啥?朱祁镇复辟后,就琢磨着怎么给自己洗白(太上皇虽然听着挺好,但其实大家都知道这是个窝囊事儿;还有就是自己乃石亨等人发动政变给拥立上台的,怎么堵住大臣和万民之口呢)。徐有贞给其出了不少主意,大都被采纳。比如明英宗打算下诏废了弟弟的帝位,自己重新上位。可是老徐说,郕王始终就不是天下之主,您才始终是大明的皇上,又何来再度登基之说?

继续看书,猴儿到了妖怪洞里了,高高在上等沙僧前来。噫!那沙僧一闻“孙悟空”的三个字,好便似醍醐灌顶,甘露滋心。一面天生喜,满腔都是春,也不似闻得个人来,就如拾着一方金玉一般。你看他螟手佛衣,走出门来,对行者施礼道,“哥哥,你真是从天而降也!万乞救我一救!”

行者笑道,“你这个沙尼!师父念紧箍儿咒,可肯替我方便一声?都弄嘴施展!要保师父,如何不走西方路,却在这里蹲什么?”沙僧道,“哥哥,不必说了,君子既往不咎。我等是个败军之将,不可语勇,救我救儿罢!”行者道,“你上来。”沙僧才纵身跳上石崖。哎,猴儿说沙僧是个傻尼,却不知道沙僧其实是个真猴儿精啊,悟空一个灵明石猴相反倒是个傻尼的。不过沙僧此时也开始接受这个大师兄了,一个是猴儿的确本事大西天路上妖怪真厉害;一个是对师弟们还是有点真心照顾的啊。

却说那八戒停立空中,看见沙僧出洞,即按下云头,叫声,“沙兄弟,心忍!心忍!”沙僧见身道,“二哥,你从那里来?”这沙僧对八戒的态度也有点缓和了,现在的二哥叫的多了些真情流露。

(那当然了,朱祁镇复辟,他的后裔就可以继承大明江山了么。所以这里的八戒和沙僧,是顺便还影射了朱佑樘和朱载垕在内。)

至此,这兄弟三人之间的关系开始解冻,但融洽还差得远呢,别着急,慢慢来吧。

(猪八戒逃过了一劫,沙僧却是可怜的,被妖怪抓住了。老沙获救出来后给大师兄和二师兄磕头认错、讨好的,说明有问题。联想到此时提及郭贵妃的殉葬问题,我们来做大胆的推测。

就是朱瞻基在被朱高炽派往南京,负责和郑和一道来管理迁都的事宜。但是朱瞻基并不情愿,于是办事拖拖拉拉。那么朱高炽就得到了锦衣卫的小报告,心里十分不高兴。朱高炽早年经历坎坷,心理脆弱,但是迁都是自己目前最大的心愿,可以有效的给国家节约开支,帮助百姓民生。明仁宗先找自己的皇后张氏诉说一番,说太子不理解父亲作为一个君主,既要考虑打仗也要关心百姓疾苦。然而朱瞻基那是张氏的亲生儿子啊,皇后便光顾着给太子说好话,就忘了多迁就自己的丈夫了。朱高炽更是郁闷,不由来到郭贵妃那里想散心解闷。郭贵妃却施展手段,夜里和朱高炽几番缠绵后,建议将太子之位转交给自己生的一个儿子。因为朱棣驾崩还不足一年,朱高炽仍在守孝期间,理论上不能那个啥的。但是明仁宗受不了诱惑挑逗,却还保持了一丝冷静就没有答应她撤换太子的无理要求。郭贵妃便接连几天晚上频频和丈夫欢好,白天发动自己的父母向朱高炽继续建议,以便能够达成心愿。结果事与愿违,目的不仅没有达成,相反体胖多病心情压抑的朱高炽却一命呜呼猝然驾崩了。皇后张氏肯定是知道了,便对郭贵妃新仇旧恨一起算,务必致其于死地。最后,朱瞻基装作不知道,任由太后张氏下令将郭贵妃给殉葬。

唯有如此,可以解释为何郭氏有三个儿子出生,自己却被殉葬?那么群臣们大多有些理解张氏和明宣宗,毕竟郭氏很可能干涉朝政且引发朱高炽的放纵欲念,故没有提出反对意见。但是大家也都更看好明仁宗这个贤君,因此对朱瞻基在南京的拖拉做法刺激了朱高炽,便有了不小的怨言。包括吴承恩和李春芳,后来也是如此罢了。)

悟空以儒家孝道批了百花羞一通儿,变作公主骗吃了妖怪的舍利子玲珑内丹。好东西耶!这件物不知打了多少坐工,炼了几年磨难,配了几转雌雄,炼成这颗内丹舍利。

妖怪既然有内“丹”,说明他映射的人物绝非小可,势必曾经权倾朝野。

这个地方的描写要注意的,吃内丹可以增加修为,这个大家可以理解接受的。但是,老吴的用意却是很深的,后来的妖怪吃人为什么?道佛俩家的高级神仙维护吃人的一些妖怪又是为什么?肯定有关联,老吴是在慢慢一点点的逐步指引着,要指向一个凡人不知道的秘密啊。

然后悟空和妖怪就打,猴儿更厉害些,妖怪跑了,猴儿认出是天上得神仙了,就上天查访,原来是奎木狼下界十三日了。原来那宝象国王公主,非凡人也。他本是披香殿侍香的玉女,因欲与奎木狼私通。恐点污了天宫胜境,他思凡先下界去,托生于皇宫内院,是奎木狼不负前期,变作妖魔,占了名山,摄他到洞府,与他配了一十三年夫妻。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今被孙大圣到此成功。

原来如此,好像很简单的故事啊。但是仔细一分析就发现,天上是允许夫妻生活儿的,但得是明媒正娶的。私通是要犯大罪的,官并不大的神仙肯定要给咔嚓的。

但是有意思的是,按说猴儿在这呢,应该要宰了的,罪名肯定比沙僧、八戒还要大的多呀才对。玉帝闻言,只是贬他去兜率宫与太上老君烧火。

嗯?玉帝这个时候心软了么?被两人的爱情故事感动了吗?门儿也没有啊。玉帝收了奎木狼腰间的金牌,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还打发到老君那儿去了。

我们来推测,这奎木狼和批香殿侍女有没有私通,不能考证,都是奎木狼说的。先不管这俩个之间到底有没有,那并不太重要。但说明,天上的许多神仙们甚至高级神仙,甭管结没结婚,都有私通别人的可能性啊,春心欲念大大的有,人数也绝对少不了的。嘿嘿。那么,玉帝其实是派奎木狼下界的,是取一些特殊土特产的,回来给老君的炉子里面炼制一番,再交给玉帝的罢了,那个金牌肯定是土特产详细清单啊。这是玉帝暗地里第一次出手,那么,老君能不知道么?老君就那么省油吗?你走你的朝天路,安上俺的独木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看原著,“玉帝闻言,收了金牌,贬他(奎木狼)去兜率宫与太上老君烧火,带俸差操,有功复职,无功重加其罪。行者见玉帝如此发放,心中欢喜,朝上唱个大喏,又向众神道,‘列位,起动了。’天师笑道,‘那个猴子还是这等村俗,替他收了怪神,也倒不谢天恩,却就喏喏而退。’玉帝道,‘只得他无事,落得天上清平是幸’”。这段描述,还透露出来在弘治和正德年间,朝鲜发生了一些动荡。而且也顺便说了,这个奎木狼隐指的明朝人物,是出生在正统、景泰、天顺(即1436-1464)年间,更为精确的来说,应该是景泰年间,也就是1449-1457年。且其过世的时候,大约也是在正德、嘉靖年间。也许,其最后被朱祐樘或是朱厚照或朱厚熜给发往朝鲜任差。

李?,1476年-1506年人,也叫燕山君是朝鲜王朝第10代君主,1494年-1506年在位。明实录记载了,在正德二年五月,朝鲜方面上奏,国王李?没有子嗣,且生病不能处理国事。明武宗朱厚照便任命朝鲜国王李?的弟弟晋城君李怿署理国事,加封号一事以后再说。直到该年十二月,朱厚照才正式任命李怿为朝鲜国王。

但真正的情况是,李?在位期间曾经灭佛、灭儒,招致臣民一致反对。1506年四月一些大臣发动政变,迫使燕山君退位。不久,燕山君病死,其后代均被赐死。因其以暴君身份被废,所以他弟弟即位后没有给燕山君上庙号、谥号。

甭管了,猴儿下界来,找到可怜的唐僧,别人看他是虎,独行者看他是人,一语双关啊。行者笑道,“师父啊,你是个好和尚,怎么弄出这般个恶模样来也?你怪我行凶作恶,赶我回去,你要一心向善,怎么一旦弄出个这等嘴脸?”

八戒道,“哥啊,救他一救罢,不要只管揭挑他了。”行者道,“你凡事撺唆,是他个得意的好徒弟,你不救他,又寻老孙怎的?原与你说来,待降了妖精,报了骂我之仇,就回去的。”猴儿劲儿还上来了,前不久在花果山和小猴儿们是这么说的么?呵呵,这非得要八戒和沙僧彻底认错,给的脸足够大才肯罢休。

沙僧近前跪下道,“哥啊,古人云,不看僧面看佛面。兄长既是到此,万望救他一救。若是我们能救,也不敢许远的来奉请你也。”沙和尚也是没办法,不过呢,“大丈夫能屈能伸”,摸透了猴儿的性格,使个小手段肯定没问题。

行者这才解了虎气,长老现了原身,定性睁睛,才认得是行者,一把搀住道,“悟空!你从那里来也?”三藏谢之不尽道,“贤徒,亏了你也,亏了你也!这一去,早诣西方,径回东土,奏唐王,你的功劳第一。”行者笑道,“莫说莫说!但不念那话儿,足感爱厚之情也。”悟空的嘴巴呀,还是欠抽啊。除了八戒悟空,唐僧和沙僧现在还真是叫个虚伪。师徒四人包括白马之间的关系要想真的五行相生相克浑成一体,那还得经受各种考验才行。

西游记第二十九回的篇目是脱难江流来国土,承恩八戒转山林。说的是朱高炽几个皇帝的一些事情,还有就是提及了老猪“承恩”。此时的猪八戒很显然就是朱祐樘了,他为何要“承恩”?

看明孝宗的身世,生于1470年,1505年驾崩。朱见深第三子,其生母为孝穆纪后。朱见深的皇长子乃万贵妃所生,1466年生,第二年便早薨;次子朱祐极1469年生,母贤妃柏氏。1471年受封皇太子,然1472年早薨,追封为悼恭太子。那么朱祐樘却是出生于1470年,他幼年之命运是很坎坷的。事情要追溯到1465年,这一年,广西发生暴乱,朱见深派遣韩雍率领大军前去平叛。该年十月,韩雍攻打大藤峡,1466年获胜。大藤峡江面之上有根大藤,故而得名。韩雍将其砍断,遂改名为断藤峡。就是在瑶苗起义战役中,明军将一些瑶族少男少女抓往北京,送入皇宫。这里面就有一男一女,日后大名鼎鼎也下场凄惨。男孩是汪直,也就是现在书中的奎木狼映射对象之一;女孩原名李唐妹,幼年即被当地一纪姓土官收养,故改姓为纪氏。1466年的时候她已经17岁,因为聪明伶俐,做了一个女官儿。1469年被朱见深所宠幸,第二年生下了朱祐樘。因为纪氏出身瑶族,所以朱见深和太后对朱祐樘也不是很喜欢。此时朱祐极尚且活着呢,于是在第二年便册立朱祐极为太子,不想1472年朱祐樘刚刚做了不到俩月的太子便早薨。朱见深很是伤心,看朱祐樘和纪氏便心里堵得慌,对其母子更加疏远起来。

时光飞逝,朱祐樘的幼年日子并不好过啊。然而随着岁月流淌,朱见深由于太宠爱万贵妃,一直没有旁的皇子出世。太后周氏着急起来,于是对朱祐樘开始加以关爱,毕竟这是自己的亲孙子啊。朱见深对这个“宝贝疙瘩”的态度则要逊色了些,否则小朱祐樘的命运怎么会那么坎坷呢?能够猜测得到,太后曾经苦劝儿子,但是明宪宗听不进去。

朱祐樘的人生迎来了转机,到了1475年六月,此时朱见深目前唯一的儿子朱祐樘已经6岁。应该是太后周氏授意大臣们,反正群臣开始在六月初七日上书要求早立太子。大臣们的用意是好的,但是他们未必知道皇子母亲纪氏背后的故事。

可是朱见深肯定知道啊,但不能说出来吧。或许有的大臣也清楚,然而吓死他也不敢透露出来告诉旁人。于是朱见深便推说朱祐樘岁数还小,不着急(对比看,朱祐极当初是在仅3岁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现在朱祐樘都已经6岁了)。大臣们不甘心,一个劲儿的上书,最后朱见深无奈之下,和太后商议怎么办啊。

具体母子二人说的什么无从判断,只是在该月二十六,皇子的生母纪氏忽然生病且已沉重;二十八日,纪氏就顺理成章的薨逝了。

群臣一看,都傻眼了。再笨也就知道这里面肯定有故事,于是纷纷缄口不言,谁也不提立太子了。就这么过去大概俩月,朱见深沉不住气了,这些家伙们,不该叫唤的时候叫嚣的凶;到了关键时候,倒又都哑巴了。于是授意大臣们继续上书要求立太子,大家眨巴眼睛一会便纷纷照办。

就这样在1475年九月好戏上演了半个月左右,终于朱见深“顺应天意臣心民愿”,让礼部商议择日册宝。很快没几天,就议定在1475年的十一月十八日。

朱见深同意后,心里既是长出了一口气,但是又想起来那个纪氏,不由得心内伤感。于是他罕见的没有去找万贵妃,却在夜里皇宫内四处溜达。不想又遇见一个女官邵氏,正在吟诗弹唱。倒是有点佩服朱见深的眼力和能力,就这么巧,1476年七月初二,朱祐杬出生。邵氏之命运也是坎坷的,十五岁成人后,曾先后婚聘七人,但他们竟然都在结婚前不幸过世。父亲邵林也看女儿不顺眼,便将邵氏卖给了个太监,得以进入皇宫做了宫女。

此后朱见深陆续又有几个儿子出生(最后一个儿子朱祐楷竟然出生在成化二十三年正月,该年九九重阳日朱见深驾崩),但是朱祐樘已经被立为太子,地位无可动摇。“承恩八戒转山林”,或许这就是背后的故事。朱祐樘长大成人后逐渐知道了过去的以往,对其日后的所作所为影响深远。明孝宗之所以没有正式扩充后宫,恐怕也有很大的因素是不想自己亲生母亲的故事再度重演罢了。

再来分析一下百花羞公主,毫无疑问,她身上也还有万贵妃的影子或是灵魂。明实录记载,她是青州诸城县人,宣德年间出生,很小就进入皇宫,因为聪明伶俐受到朱祁镇的母亲的喜爱。在她15岁时,成为孙太后的侍女。19岁开始服侍年仅2岁的太子朱见深,十几年过去,俩人就日久生情成了忘年恋。明宪宗登基后,曾和万氏生下一子也是朱见深的长子,万氏因此被封为贵妃。这个孩子却早夭,以后万氏再没有生育(这其中,或许有些隐秘在内,是有人不希望万氏还能再度生子)。成化十二年的时候,也就是朱见深做皇帝的第十三个年头,被封为皇贵妃,仅在皇后之下。

其实万氏远没有明史说的那样坏,甚至还是个可怜人。只是因为朱见深爱屋及乌,将丈人万贵由一介平民封为锦衣卫正千户,后升锦衣卫指挥佥事。然而成化七年,万贵退休。为人还不错,受了赏赐却忧心忡忡,劝诫自己的儿子不要奢侈。只是其长子万通是个败家子,根本不听老父的规劝,先是也做了锦衣卫正千户。成化十二年,朱见深封自己的舅子万通为指挥佥事,万达为副千户。成化十四年,升锦衣卫指挥使万喜为都指挥,同知指挥佥事万通为指挥使正千户,万达为指挥佥事。

成化十八年,万通总算死了。成化二十三年正月,皇贵妃万氏薨,朱见深十分伤心,同年也驾崩。

西游记书里面,百花羞几次强调“十三年”,应该就是指其在朱见深登基的第十三个年头被封为皇贵妃而已。

万贵妃比朱见深大了17岁,是明宪宗的精神寄托(尤其是1452-1457年)。只是因为其岁数缘故和出身低微,再兼明宪宗对万家照顾有加,自己却没有坚决的反对,所以被大臣和儒家们诟病。还有个要命的就是,万氏听了太监的挑唆,试图说服朱见深废掉朱祐樘的太子之位。

野史和明史对万贵妃也都很不客气,但从西游记里面来看,其还算本分。作者对待万氏也是有褒有贬,最大的意见恐怕就是私通朱见深,并离间明宪宗和朱祐樘的父子关系。

这个百花羞公主回到宝象国,父女姐妹团聚,叙说的十分简单。这里面有问题,那么此时的公主映射对象或许由万贵妃转为了纪氏。明孝宗朱祐樘登基后,才追尊生母纪氏为孝穆慈慧恭恪庄僖崇天承圣纯皇后,迁葬茂陵,别祀奉慈殿。嘉靖十五年的时候,最终定为谥号曰孝穆慈慧恭恪庄僖崇天承圣皇后,降了半个级别。

接着来分析奎木狼的身份,实在是过于复杂多样化,很不好理解的。碗子山波月洞者,广西大藤峡罗渌洞也。在碗子山的黄袍怪就是说的汪直,上面说了,1467年瑶族的汪直进了皇宫,岁数大概10岁左右。不久被分配到万贵妃的身边(从西游记书中屡次提到十三年来看,或许此时是指的1471年)。从此,汪直得到了万氏的喜爱,朱见深也逐渐对其看重,任命为御马监太监。

到了1476年,妖人李子龙潜藏进入皇宫,后被诛杀。朱见深命令汪直去调查此事的来龙去脉,汪直和王越很快就搞清楚了,于是明宪宗对汪直甚为满意,这是个特务苗子啊。

1477年正月,朱见深建立西厂,由汪直负责。一时间屡兴大狱,群臣忌惮,乃内阁、六部九卿上书请罢西厂。明宪宗无奈之下,暂时废止。一个月后,西厂重开。

1478年开始,汪直负责辽东处置边务,汪直和陈钺多有建功;1480年汪直和王越到大同提督军务,并在猫儿庄夜袭鞑靼小王子;1481年,鞑靼复仇,被汪直击退;1482年汪直再度战胜鞑靼人;1483年汪直被调离大同,降职为御马监六品,王越革职为民。

就在汪直走后,鞑靼入侵,大同总兵官许宁等人大败,却冒功受到封赏。此时内阁(首辅乃是万安)和群臣因为汪直的事情,生怕会降罪于己,便联合欺瞒朱见深。第二年,明宪宗终于知晓真相,然不愿意事情搞得太大,只好继续搁置不用汪直。直到朱祐樘的弘治十一年,明孝宗打算启用汪直,最终未果。

汪直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在西厂固然可恨,然当时的官场就那么清明么?何况汪直守边多有战功,若能始终镇守大同、宣府,未尝不可取也。

然而这个黄袍怪一旦进了宝象国后,就摇身一变,隐指了妖僧继晓等人。朱见深自己虽然专宠万贵妃,后来在这个假和尚及其同党的蛊惑下,服用药物,接连宠幸后宫她人,频频生子若干,焕发了第二春(并不是想象中的万贵妃权势滔天,恃宠生骄)。其最后一个儿子,就是在朱见深驾崩前一年怀上的。有关继晓等人的事情以后还要再说的,现在暂且不提,还说奎木狼的俩“儿子”。此二子者,乃汪直手下俩助手大将,王越、陈钺也。

王越者,1426年—1499年人,景泰二年进士,朱见深的时候官至兵部尚书,封威宁伯。因为和汪直交好,1483年被夺爵除名,谪居安陆。王越一心为国效力,多次上疏鸣冤未果。直到朱祐樘继位,逢大赦得以回到家乡。继续上书朝廷,获得重新做官。王越嫌弃官小不满意,尚思为国御敌,还是陈冤。为了达到目的,于是走了太监李广的门路。但是1494年朱祐樘听烦了,便升其做了左都御史,却勒令赶紧申请退休。1497年,鞑靼骚扰边关。王越于是起复原职,多有战功。1498年十月李广畏罪自杀,连累到王越。王越心灰意冷,不久于1494年初病逝。

王越的人生“污点”,恐怕莫过于和汪直、李广俩太监关系走的近。但是当时的官场大都压制王越的施展,难道就那么心安理得么?王越一来不得已,二者汪直的确能力在己之上,对耶非耶,如何评说?

陈钺者,天顺元年进士,水平要次于王越不少。但和汪直在一起,也颇立战功。陈钺最大的罪过,就是陷害马文升。后来离间汪直和王越,油滑骑墙。1482年,汪直已经到了大同,陈钺(任兵部尚书)留在京师,三月被参劾后退休。其生平事迹,明实录对其记载不详,功过难以客观定论。

整体来看,其实是在说宪宗及其任用的“权臣**佞”罢了。老吴对玉龙十分怜悯又可气,终于还是笔下留情了许多。

玉龙力主请回来孙悟空,恐怕就是吴承恩对朱见深的一些认可。朱见深一生平庸,较为公正对待叔叔朱祁钰倒还真是个亮点。贬斥商辂和马文升、任用汪直宠爱继晓,是最让吴老爷子愤慨的。

如果朱见深只是个普通老百姓,或许他和万氏的故事被人津津乐道。只是明宪宗乃是大明皇帝,沉湎于此甚至为卿而崩,很难不被世人指指戳戳。

很多人都认为明朝朱祁镇废除了妃嫔殉葬,其实应该是明宪宗的功劳。不管明英宗是否生前有此遗诏,朱见深若是坚持陪殉制度,也不是没有可能实现的。即使朱祁镇后来“其言也善”,那也是彭时和李贤的主要功劳。

玉龙在这几回书里面,和奎木狼战斗了一场,又给八戒指明请回来“有情有义”的美猴王,说明老吴对其的评价还是公正客观的,毕竟朱见深后来还是弃用了妖僧继晓。

朱见深曾经对手下人的污贪情况也很不满,但是自己却不愿意惩罚他们。只是说自己的继承人以后如果追究你们的责任,你们就不害怕么?

明宪宗对待叔父朱祁钰的确很好,给其做了不少平反工作,处理得要比朱棣对待侄子朱允炆好得多。也从侧面说明了,老吴对朱祁钰的赞美洋溢于表,是要超过哥哥朱祁镇的。

最后说一句,朱见深比较信仰道教,这点和父亲朱祁镇倒是不太一样,

他师徒继续西去,毕竟不知此后又有甚事,几时得到西天,请听下回还接着胡说。

另,西游释厄传作者吴承恩先生,极有可能是在朱祐樘的弘治十三年(也就是西元1500年1月31日至1501年1月18日,这几回书中多次提到“十三”年)出生,或许也是“承恩八戒转山林”的一个缘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