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
姜陵的头顶生成出丝丝缕缕白烟,文宫里的才气在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剧烈消耗着。
别看姜陵作写的速度始终未能慢下来,一直处于一种“一气呵成”的状态。
可实际上,为了保持这种状态,姜陵脑海中的星图早已运转开来,将无数气血之力碾碎,转化为温和的才气注入文宫当做补充,才让他不至于落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下场。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唉!消灭六国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啊。消灭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不是天下的黎民百姓啊!
……
点题了,快要收尾了!
看到这一句,五名考官的心底竟是不约而同地升起了同一个念头。
到了现在这时候,他们的脑海里竟是下意识地抛弃,忘却了作者的身份,几乎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这篇文章的鉴赏中。
像是已经意识到自己在见证着一篇千古文章的出世。
每一名考官的眼中都难掩激动,头脑充血,脸色的红润之色像是怎么都消不下去一样。
终于。
姜陵写到尾声了。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秦国人来不及哀悼自己(国家就毁灭了),所以只能由后人替他们哀伤。
可如果后人哀悼秦国,却又不把它作为鉴戒吸取教训,也只会让更后的人又来哀悼这后人啊!
……
连一度威震四海的秦王朝都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分崩离析,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也在熊熊的烈火中毁于一旦。
虽然姜陵并没有在文章中明确的写出这么一句感慨。
但有些话并不需要说得太过清楚,留白也是艺术处理中的一种,五名考官自然看得出这篇千古名赋的思想感情。
只是就在这个时候,出乎所有人预料的事情发生了。
当姜陵整篇文章完成的瞬间,纸页的表面上竟是陡然升起了一股不可思议的气息。
橙色的光华,浸染了文章中的每一个字。
“文成天下知?!”
这一刻,即便是徐泉也按捺不住了,瞪大眼睛的同时,拍案而起。
橙色的宝光,可不就是那传说中的“天下知”级别吗?
眼看着下一秒宝光就要冲天而起,将整个考场的考生都覆盖在内。
五名考官顿时如梦初醒般,慌忙捏住手中的文印,唤来力量试图联手镇压这股气息。
然而,他们显然是低估了“天下知”级别文章的威力。
《阿房宫赋》浩瀚磅礴的气息如同一座雄伟的宫殿,从桌子上拔地而起,竟是顶着五名考官的镇压层层拔高。
“完了完了……”周姓考官一个头两个大。
要知道达到了“镇国”级别后的作品,便会出现“身临其境”的异象,将周围所有的生灵拉入作品的意境中。
倘若真让这“天下知”《阿房宫赋》异象全开,指不定半个沣城都会陷入异象的笼罩,考生必定受到影响。八壹中文網
到那时,他们五名考官必定难逃其咎。
就在《阿房宫赋》即将冲破考房,直入云霄的时候。
忽然。
沣城头顶的天色像是暗了一瞬间。
紧接着,一股难以形容,但却极尽伟大的气息便如同一轮旭日般,从西边的方向冉冉升起,俯瞰大地。
“放手,由我接管。”
沧桑平静的声音在五位考官的脑海中响起。
五人微微一怔,还是来自圣院的徐泉第一个反应过来,松开了对文印的掌控,恭声道:“见过闵圣。”
这一句话,如同一道惊雷般落在其余四人的耳中。
闵圣……竟然是闵圣?!
四人面面相觑,皆是能够看到对方眼中的惊讶之色。
孔城自然聚集着人族最多的圣者,可除此之外,为了安全起见,每个国家都会驻守至少一位半圣。
而这位驻守者,通常会由本国的半圣担任。
闵经年便是驻守在楚国的半圣,尊称“闵圣”。
不过不是一直听说闵圣年老体衰,早已深居简出了吗?怎么会出现在这?
尽管脑袋里的思绪缠成了一团,四人也显得十分激动,毕竟这可是咱们楚国的半圣!
四人连忙放开了对文印的控制。
与此同时,感应到失去了圣庙镇压的《阿房宫赋》顿时如同一匹脱缰的野马,厉啸着便要冲天而起,朝着四面八方宣泄自己被压制已久的镇压。
闵圣想要怎么做?
五人好奇的睁大了眼睛,只是根本就看不到闵圣是怎么动手的。
只觉得眼前一暗一亮,那《阿房宫赋》的气息便直接飞出了考场的范围,出现在了沣城的天空。
轰隆隆……
如同电闪雷鸣。
“那是什么?!”
这一刻,沣城内各处皆有百姓指着天空失声惊叫。
无数人不约而同地抬起头望向天空,顿时看见了一座富丽堂皇,极尽奢华的宫宇自云层中浮现。
有什么东西在宫宇中闪烁逼人。
你以为那是明亮夺目的星星?其实只是妃子们打开了自己梳妆的镜子。
有什么东西在宫宇中轰隆作响。
你以为那是打雷了?其实只是一辆宫车从中驶过。
酒池肉林,玉石珍宝堆得就像是山一般一眼望不到头。
无数穷困潦倒的百姓眼中浮现出渴望之色,恨不得直接冲上云霄,将那些财物统统纳入怀中。
只是还未等他们将此付诸于行动,一把大火便将这如同天上人间的景象毁灭了。
一口古朴无光的青铜大鼎自废墟中浮现,它的四面皆铸有一只栩栩如生的羊头像,长角弯曲,龙纹密布。
这尊大鼎不过才刚出现,便发出了一声振聋发聩的嗡鸣。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这一刻,无数原本仅仅只是作为“观众”的文人,此时仿佛都加入到了那段宏伟悲壮的历史当中。
难以言喻的情感在胸口中酝酿滋长,无数文人豁然抬头,像是明悟了什么一般,一双双眼睛当中皆有无数光彩流转。
“我懂了……我懂了!”
有人在书房里猛然起身,放声大笑,身上的气息节节攀升,不一会就突破了种道境的桎梏,达到了四象境。
而这只是整起事件连锁反应的冰山一角。
沣城之中,类似的情况接连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