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楚风 > 第一百八十章 岁末边关烽火起(十四)

第一百八十章 岁末边关烽火起(十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大秦帝国的‘飞羽卫’有何本事,居然可以将信息朝夕至!这还要得益于当时完备的通信设施的建设。八一中文网wくwくwく.く8√1★z★w√.com

自商周以来,历代君王通过不断的对外扩张,不断的扩大着自己的领地,随着领地的不断扩展,随之而来的管理问题,守卫问题一一暴露出来,包括如何及时现来犯之敌,防备外敌的入侵,都成了所有君王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随着国土面积的扩大,人员的不断流动,又将信息的传递和运输,推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社会需求推动着技术的革新。

官方主导的驿站,烽火,暗号,书信,旗语,飞鸽传书等应运而生。各种通信设施,都是因地制宜,务求信息的最快传输。

例如烽火传递信息的方法,烽火作为一种原始的声光通信手段,服务于古代军事战争。周朝建国之初就从边境到国都以及边防线上,选择重要的位置建立烽火台。

每逢夜间预警,守台人点燃笼中柴草并把它高高举起,靠火光给临近的烽火台传递信息,称为“烽”,白天预警则点燃台上积存的薪草,以烟示急,称为“燧”。

周朝规定:天子举烽燧各地诸侯必须马上带兵前去救援,共同抵抗敌人。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足见当时的西周王朝,已经拥有了一套完备的信息传递机制。

至于其他信息的传递,官方的驿站,畜养了极多的马匹,送信的使者也是政府的公职人员,一旦遇到突事件,可是采用歇人换马的方式,将信息不断的外下传递,三百里加急,五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不一而足。

但是这些方式,都不适合于,山高林密的巴蜀地带,前文交代过,秦国之所以在很长时间里没有进攻巴蜀,倒不是因为自己的仁慈,实在是因为,这道路太过凶险。

后世曾有诗文作证道: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巴蜀的富足又是有目共睹,秦国占领巴蜀之后,为了能够及时有效的控制巴蜀,对于巴蜀的风吹草动自然格外的重视,在此背景之下,建立起了一条完备的信息分析,传递,转运的渠道。

除去上面列举的方式之外,秦国的‘飞羽卫’在巴蜀的崇山峻岭之中,还开辟出了一种独特的信息传递法。

飞弩传递法。在墨家相夫子一派的技术支持之下,秦国就地取材,依靠群山之中,丰富的高大树木,不计成本,造出了巨大的弩机。

弩机设计精巧,将数张大弓,固定在一起,通过滑轮的传递,将数张大弓的合力,运用到一起。

箭矢也是以坚硬的木头为箭杆,以铁片为翎,世称“一枪三剑箭”。如此一来导致整个弩机十分的笨重,往往一次射,就需要数十人同时用力,还要借助牛马才能开动。

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之上,如此笨重的弩机,自然是极难生存下去,但是在山高林密的巴蜀之地,如此笨重的武器,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俗话说望山累死马,别看这两山之间,人与人说话都可以听到,但是要想将书信送到对方的手中,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军事信息的传递,推的就是保密。

若是隔着山谷几十人同时呼喊,想必这信息的价值,也就值得商榷,山高林密,坡险路陡,骑上快马送信,显然也是不切实际的。如此一来,也就只剩下一条道路可选。

先从自己一侧的山头出,沿着山坡下到山底,再从山底攀缘到对方的山上,说来轻松,实际之上可是耗费时日巨大,如此一来几个时辰就过去了。

再说这巴蜀的山地,又不是只有一座,如此耗费下去,信息的时效性必将大打折扣,或许等到送到目的地的时候,早已是明日黄花了。

虽说烽火传递信息的度极佳,但是无法传递准确信息,当然更不能传递书信了。

飞弩传递之法,就能很好的填补,其中的弊端,别看床弩体型巨大,但是射击距离,十分惊人,可至千步之上,按照一步一米五的距离来看的话,一千五百米的距离,自然是不在话下。

弩机将箭矢射出去之后,巨大的能量,能够将箭矢高推进,高运行的箭矢,依靠巨大的力量,直接镶嵌在下一站的信息接收区。

粗大的箭矢,被巧妙的掏空,将写满文字的帛书塞在里面,而后用铁翎封住,沿途再做上标记,如此一来,既能确保了信息的安全,也能得知信息从何处传递而来,要往何处而去,就算路上出了闪失,也能从上面看出到底是哪个环节的过错。

‘飞羽卫’在崇山峻岭之间,筛选出最为合适的地带,架设弩机。

两山之间,依靠弩机传递信息,当有信息需要传递的时候,对方会先点燃烽火,下一站会做好接收工作,同时准备射工作,等对方的箭矢到达。

查看无误之后,点燃烽火,提醒下一站,准备射,而后在箭矢之上,做出特殊的标志暗号,以此类推!信息就能准确无误的传递下去。

箭矢直线运动,信息精准投放,箭矢的度,自然也是马匹所不能比拟的!依靠如此迅的度,就能将信息在最短的时间里,传递出万千大山,等出了大山,再换上快马飞奔。

如此一来,从秦国咸阳到巴蜀,信息朝夕至也就不是什么难事。

“既然如此,那还要请示太后啊!”秦武王嬴荡开口说道。

“大王!这‘飞羽卫’本来就是大秦的,又不是她一个人的,臣妾以为,大王还是效法先王,将‘飞羽卫’握在自己的手里,最为稳妥!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魏国夫人使劲撺掇秦武王嬴荡。

希望秦武王嬴荡,能够将‘飞羽卫’收回,按照嬴荡的本性,收回之后,自然不可能亲自统领,到时候也只能交给自己管理。

秦武王嬴荡随即说道:

“时机未到,不可鲁莽!朕以为‘飞羽卫’在太后的手中,多少还是有些用处的!等需要的时候,朕自然会收回的。”

魏国夫人见嬴荡没有同意,随即问道:

“既然如此,那下一步该当如何谋划?”

“事已至此!还是先请亲信大臣们,谋划一番,再做打算。要是这杜宇真的反了,还得需要人前去收拾不是。”事关军国大事,秦武王嬴荡也是想听一听诸位大臣的意思。

战争虽未生,运筹帷幄之事,已然拉开帷幕。

“既然如此,臣妾这就下去,邀请大臣们过来,只是不知道大王想要哪些大臣前来?”魏国夫人听秦武王嬴荡如此安排,自然多嘴问上一句。

消息没有坐实之情,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若是在大殿之上,群臣谋划的话,难保信息不回泄露出去,巴蜀真的反了还是情有可原。

但是最后证明消息有误的话,估计对于秦国而言,势必会加剧与巴蜀之间的隔阂,巴蜀对于秦国而言,视同手足,那是肱骨之臣,要是这种矛盾被东方国家趁机利用,难保不会出现乱子。

秦国的后方一乱,几十年对外扩张的成果,也就会随之荡然无存。秦国吞并巴蜀之初,东方诸国,并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等贫弱的秦国,因为巴蜀充足的物资,日益强大的时候,对外战争之中,已经有了回旋余地的时候。

东方诸国这才为自己当日目光之短浅而懊悔不已。俗话说的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别看这些东方国家战斗力不如秦国。

但是这鼓动人心的本事,那是和文化修养有着密切关系的,礼乐文明虽然失去了最为辉煌的一幕,但是用来给蛮夷洗脑,依旧具有极大的文化势能。

“朕以为,还是先让甘茂,任鄙,乌获还有孟说前来,王后以为如何?”秦武王嬴荡起身说道。

“军国大事!为何不请樗里疾丞相一道前来谋划?”魏国夫人建议道。

秦武王嬴荡对于是否邀请樗里疾陷入沉思!(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