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北疆战区所辖的第一集团军在尼布楚会战结束之后进行了为期十余天的短时间休整,相比于参与会战的第四集团军在会战结束后便马不停蹄的支援库伦方向,一集可谓获得了宝贵的休整时间。
主要因为在尼布楚会战中一集肩负了主要的正面战场,尼布楚会战前后经过近五十天的时间,一集各部均受到不同的损失。为此,在战斗结束后,北司将第五十军所辖的第100步兵师暂划归一集指挥。并安排一集在尼布楚一带休整,在这期间一集不仅在兵员上得到了增补,武器装备亦得到了补充。
本年度九月中旬一集各部从尼布楚地区拔寨而起,以第七十二师为前锋直扑兴安山北端最重要的关隘——赤塔要塞!一集要完成北司制定的代号为“冠军侯”湖东会战计划,即:攻克赤塔要塞,穿越兴安山,进攻湖东地区的核心重镇——乌兰乌德!
兴安这个词语来源于锡伯语,意思是白色的山,是极冷的地方。兴安山成西南-东北走向,位于贝加尔湖以东,黑龙江北源石勒喀河西北,是黑龙江流域和勒拿河流域的分水岭。兴安山从蒙古开始折向东北,穿越贝加尔湖东部。
兴安山绵延一千六百余公里后与外兴安岭相接,属于历史上华夏传统北部边疆,北方重要的地缘屏障。从地形上看,兴安山和萨彦岭是蒙古高原的北部边界,其以北是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中西伯利亚高原。
用战区司令官胡彦泰的话来说:如果守住了兴安山和萨彦岭,就相当于守住了蒙古高原这个巨大的地缘板块的门户。向北可以高屋建瓴,居高临下,对整个北方的西伯利亚地区形成很大的压力。反过来,如果失去这个屏障,向南就是一马平川,蒙古高原就会无险可守,整个安全防线就会向南推移一千多公里,到达燕然山、狼居胥山和大兴安岭一线,再向南过了阴山山脉就到了帝国的京畿重地。
所以帝国要想保障北方疆域的安全必须要将兴安山、萨彦岭的至高点,以此为屏障,进可攻,退可守!
这次一集的作战任务的第一步便是要夺取兴安山的控制权,而要夺取兴安山的控制权,打通通往乌兰乌德的必经之路,就必须要夺取赤塔重镇。
九月下旬,作为先锋的七十二师出发五天后便与赤塔之敌的前哨开始接触,此刻赤塔之敌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被帝国第四集团军击溃的东西伯利亚第一军,贝加尔救援军、赤塔驻防军。
这些军事力量加上临时从赤塔地区征调的新兵被列沃伦诺夫组织起来统一编成赤塔驻防军,整合后共计编成两个军六个师。列沃伦诺夫原是东西伯利亚第一军的司令官,在与帝国第四集团军爆发的鄂嫩河北岸大战之中负伤,然后到了赤塔镇养伤。第一军的指挥权交给了副司令官彼普列捷夫。所以鄂嫩河北岸大战之后与帝国第四集团军一系列交手的沙俄指挥官实际上是彼普列捷夫。
不过列沃伦诺夫在赤塔重镇并不仅仅是养伤,经过鄂嫩河北岸大战之后,列沃伦诺夫清晰的认识到:整个东西伯利亚公认的最强大的第一军完全不是华夏大军的对手。此刻他深刻的意识到在野战中击败华夏军队在现阶段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所以他不看好当时在尼布楚的沙俄重兵集团可以抵挡住华夏军队的进攻,他认为最好的策略是果断的放弃尼布楚地区,将有生力量大步后撤,然后部署在险要的关隘要口,以这些关隘要口为依托,逐步抵抗华夏军的进攻。
列沃伦诺夫接手了赤塔重镇的防务,并下令以赤塔镇为核心构筑防御工事,建立赤塔要塞。
沙俄尼布楚重兵集团的迅速覆灭让列沃伦诺夫大为惊讶,或者说他没有预料到尼布楚重兵集团会败的如此彻底,整个重兵集团除了他的第一军之外全部覆灭。
他更为清晰的知道,整个兴安山以东地区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华夏军的进攻,而赤塔要塞是唯一可以抵挡华夏军进攻的屏障。兴安山长约一千六百五十公里,宽二十到一百二十公里。兴安山山势长而窄,大多海拔一千到一千五百米。这有效的阻挡了华夏军在宽大面的进攻,也是目前沙俄方面最为有利的条件。赤塔要塞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两百多年前沙俄势力侵入兴安山一带,在此建立一座冬营,音果达河、赤塔河的交汇处。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当初的冬营已经演变成一个小镇。扼守兴安山北端,成为兴安山东西两侧的交通要地。
尼布楚到赤塔距离有二百余公里,两地之间片区多数为山脉纵横,平坦地带少之又少。连接两地最为重要的通道便是在群山之中的一条不宽敞的山路。第七十二师便是沿着这条山路向赤塔进攻。沿途虽有小股的沙俄军袭扰,或者是赤塔方面敌人的小股前线斥候小队,但并不影响帝国军队的推进。近十天的推进中,第七十二师师长宁世信清晰的判断出,防守赤塔的沙俄指挥官是要固守赤塔,或者在赤塔城下与帝国军队一较高下。随即将自己的判断上报军部。
九月底,第七十二师抵达赤塔东面的音果达河一带,而前面正是赤塔要塞的核心防御地带。这也正是沙俄赤塔驻防军司令官列沃伦诺夫精心构筑的防线,赤塔镇北面靠山、镇中有两条河流汇聚,东面则是音果达河穿山而过。如此险要的地形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列沃伦诺夫根据地形,特别是东面的音果达河两岸的高山上设置两座营垒,并配属火炮,居高临下,扼守要地。宁世信观察赤塔要塞的防守后,心中明白,这座要塞绝非他这一个师可以攻克的。只得后退安营扎寨,等待后援。
十月初,第一集团军各部抵达赤塔东面,得知赤塔要塞的情况之后,第一集团军司令官李续宾下令集结全军的火炮,对扼守音果达河南北两岸的沙俄营垒进行炮击。并下令第七十二师和第二十九师——血衣师,迂回发动进攻。经过几天的进攻,和派出的侦察连队的侦察,各部信息汇总之后,逐步摸清了赤塔要塞防御的重点。
一集司令部内参谋长单羡德正和一干参谋根据前线收集的信息在沙盘上标注,经过标注清晰的可用看出赤塔要塞的重点。现年三十七岁的李续宾前脚跨进司令部,便问道:“老毛子防御的重点搞出来没有?”
单羡德站在沙盘前看着自己的杰作:“司令官请看,从目前的汇总的信息可以得出:老毛子龟缩在赤塔要塞之内,在东面主要依托甲乙两座高地,两座高地与音果达河河谷的落差在两百米以上。敌人在高地上又不少的炮台,居高临下,对我军的进攻进行压制。
而往南则是以音果达河为屏障,沿河西岸构筑防御工事,而音果达河内更是片板没有,全被敌人烧掉或者损坏,目前我军的舟桥部队正在想办法收集材料准备架设浮桥。
中部则是赤塔要塞镇中,有赤塔河横穿其镇,我猜测老毛子在此处设置二线防御阵地和其预备队的放置地,以此为中心对四周遥相呼应,进行支援。
北面是山地,与赤塔要塞的落差在三百到四百米,山地崎岖不可通行,根据我部的侦察兵传来的信息,老毛子在北面的山地中部署了少量的活动部队,我猜测这是防止我军从北面的山地摸进来。”
李续宾眉头紧皱,显然他这几天被敌人的这种固守要塞的打法泽腾的不轻:“要塞内敌人的兵力能摸清楚吗?”
单羡德不太确定的说道:“根据前一阶段的信息和近期在战场上收集的信息,初步判定要塞的敌人预估在三万到三万五千人之间。”
李续宾迅速扫了一遍沙盘:“这么一大坨敌人龟缩在一座要塞之内,又有着有利的地形作为依托,这是准备在这里与老子的一集耗到过年啊。他娘的老毛子,这次学精了,龟缩起来,不与我军打野战了。”
单羡德认同道:“赤塔要塞里的老毛子指挥官毕竟不是白痴,已经认识到与我军的差距,鄂嫩河北岸大战、尼布楚之战这些战役的战斗结果都直接反映出了两军的战力差距。如果我是老毛子的指挥官也会固守险要关隘,以最小的损失,取得延滞我军进攻的战果。这也是敌人想要的最为理想的结果。”
李续宾轻蔑的说道:“手下败将,不足挂齿。想依靠赤塔要塞阻滞帝国圣军的进攻?那是痴心妄想。不过,话说回来,老毛子的这种龟缩打法确实会给我军造成不小的麻烦?若是我军强行从赤塔要塞的正面突破的话,就算拿下赤塔也会损失不小,更耽误不起的是时间,毕竟我们的目标是乌兰乌德,而不是在这里。有没有好的办法以最快的速度打通前往乌兰乌德的道路?”
单羡德分析道:“根据赤塔要塞周边的地形来看,有一条北面的环山小道可以绕过赤塔要塞的正面防守,从北面进入赤塔要塞的核心区域。也就是我刚刚说过的老毛子在北面的山地内放置的少量的军队,目的就是要防止我军从北面进攻。不过根据侦察兵的传来的消息,这条山路不太好走”边说边用教鞭在沙盘上沿着北面山地勾画出一条“几”字型山路。
李续宾沉思片刻说道:“有胜于无,如果北面的那条山路好走的话,敌人也不会只放置少量的预警部队。就以此为突破口,分兵北面,绕过正面的防御重点,寻求其防御薄弱处进攻。开辟第二战场。”
“可是,根据我军侦察兵的汇报,北面的山地之中有老毛子的预警部队,我军从北面山路行军必然会被他们发现。敌人的指挥官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单羡德说出自己的担心。
李续宾坚定的说道:“有些时候,战场的决断没有那么的复杂,就如你所说,我军的行动路线甚至是作战意图被敌人发现,那有如何?我就是要明确的告诉敌人的指挥官,我就是要从北面发动进攻。我已出招,那就看他怎么接招。”在李续宾看来,就算是老毛子发现帝国圣军的进攻意图,也要从赤塔要塞的预备队或者正面抽调兵力前往北面的山地进行防守,这样的话,帝国圣军正面的进攻压力也会减少。他是要打乱敌人的现有部署,从而寻找出破绽,进而对症下药。
“那我军需要派出多数兵力参与北面的进攻?”单羡德认为,从北面开辟第二战场的兵力太少了,对敌人形成不了压力;若是太多,则会减少正面进攻部队的兵力。
李续宾搓了搓手:“楚业泉的铁拳师足以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