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朱允炆来说,爷爷去世了,自己的靠山也就倒了,从现在起他需要靠自己来摆平那些极难对付的文臣武将,处理那些堆积如山的各种奏章。好在,爷爷给他留下了三个帮手,要不然他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六月底,朱允炆在应天(今南京)即位,宣布第二年为建文元年。七月,提拔齐泰为兵部尚书、黄子澄为太常卿,八月,任命方孝孺为翰林院侍讲。
从此,这三个人成了朱允炆的心腹,朝中大小事情,都要与他们商量过后才下决定。这样毫无主见的人,真的能当好皇帝吗?他真的有这个能力吗?
开始行动
原本以为爷爷去世后,自己便能掌握朝中大权,从此天底下全凭自己说了算。可是并不然,在继位后,朱允炆每天都过得提心吊胆,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着。
为何?因为爷爷虽然去世了,可他却给自己留了一份“大礼。”这份“大礼”就是朱允炆的叔叔们(建文登基之时,共有二十五个藩王,其中二十四人是朱元璋的儿子,一人是朱元璋的侄孙)。
前面说过,明朝初期,藩王们的权利是很大的,他们还拥有自己的军队,少则几千,多则数万,更关键的是,由于需要担任起镇守边疆的任务,有些藩王甚至拥有十几万的兵力,这其中就包括燕王、晋王、宁王等。
朱允炆越想心里越觉得不安,于是他找到了黄子澄,:“先生,还记得当年所说过的话吗?”“时刻不会忘记。”黄子澄的回答很干脆,没有丝毫犹豫。
那就动手吧,免得夜长梦多。
可是在决议过程中,三人帮里出现了不同的声音,齐泰觉得燕王朱棣身经百战,才略过人,手下更是有十万精锐,因此他的威胁是最大的,应该先从他下手;而方孝孺则认为应该先挑那些实力弱的藩王下手,以便剪除朱棣的羽翼。
两种方案各有各的利弊,最终朱允炆选择了后者。
他的第一个目标是周王朱橚,原因很简单,就因为他是朱棣的同胞兄弟,如果朱棣想要造反,那么第一个会被拉入伙的人就是他。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八月,有人举报周王朱橚图谋不轨,于是朱允炆便立刻派遣李景隆前往河南开封,将周王捉拿归案。可令周王没有想到的是,举报他的人,正是他的小儿子,或许是被利益蒙蔽了双眼,又或许是被胁迫所致,总之,小朱来了一次彻彻底底的大义灭亲。
后院着火了呀,最终,周王朱橚因图谋不轨而被流放到云南,做起了山大王。而此时,距离朱允炆登基只过了一个月,但他并没有减缓他的步伐,反而加大了力度。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十二月,有人告发代王朱桂在其封地贪污受贿,残暴不仁。事情的真假我们不得而知,但无论在哪个年代,都是实力说了算,我说你有,你就是有。代王朱桂的下场是发配四川,和周王做起了邻居。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岷王朱楩、湘王朱柏以及齐王朱榑相继遭殃,岷王和齐王皆被贬为庶民,而湘王朱柏以自己是先皇帝血脉为由,不愿受辱,拒开府门,最终一家老小于府内自焚身亡。
实在是太快了,现在的朱允炆,已经成了司马昭,其心何居,路人皆知。
朱棣的苦恼
看着自己的四个弟弟一夜之间从王公贵族沦落为平民百姓,而十二弟朱柏更是命丧黄泉,朱棣愤怒极了,想不到这个臭小子下手如此之狠毒,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小屁孩了,他知道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一切了。八壹中文網
下一个是谁,朱棣不想去猜,但是,朱棣知道的是,这个宝贝侄子最终也会对自己下手的。
该咋办呢?造反?实不相瞒,这个问题朱棣早就想过,可是当时老朱还在,朱棣想想都汗毛直立,更别说做了,你就是借一万个胆儿给他,他也不敢。
现在老朱已经去世了,该放心大胆地去做了吧?不然,我再强调一遍,朱棣是个聪明人,他算过一笔账。
造反就要打仗,别人总不能敞开大门来迎接你吧。打仗对于朱棣来说,已经很熟悉了,所以这笔帐他算得很明白:首先是兵力,自己虽拥兵十余万,可其中心腹之人并不在多数,一旦起兵,他们真的肯为自己卖命吗?说白了,自己的部队终究是朝廷的部队,人家每个月领着国家的工资,又何必要跟着你去赌命呢。况且朝廷的部队,算上中央和地方,至少有一百万,就算这十万人全部都愿意跟随自己,他们真的能以一挡十吗?
其次是粮草,古人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朱棣在北平,当时的农业水平并不算发达,耕地面积也并不广,而且气候决定了这里的作物一年只能一熟;而京城所在的江南地区种植历史悠久,技术先进,再加上降雨充沛、温度适宜,农作物一年两熟,几乎全国三分之一的人的温饱问题都得靠这里解决。所以粮食供应方面,根本就没得比。
最后是城池,朱棣只有北平这么一座城池,而其他的地方全都是朱允炆的,一旦出兵不利,北平就成了孤城,又能坚持多久呢?
此外,造反一旦开始,便绝无退路,你不可能中途说,哎呀,我不干了,让我回去继续守我的北平吧,想得美!而且,万一失败,遗臭万年倒是其次,关键的是自己将会被碎尸万段。
总之,对于造反这件事,朱棣还是有很多疑虑的,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做这个决定的。但是,他也没有坐以待毙,相反,他是做了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