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狐婴宁 > 第一六八章:三圣庙

第一六八章:三圣庙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主仆二人走到街口,一条南北街*于前,石榴指指街北头说:“这条街就是三圣街。三圣庙在街北头路西,有点远,翁主要不要过去瞧瞧?”

三圣庙我听她说过。之前是马家的家庙,后来马家败了,庙才开始对外开放。在梁国,庙和寺不同,哪怕两着供奉同样的神灵,他们也是不一样的。寺不说了,庙里家族的,不是由公共民众供奉,而是一些大家族出于各种考虑,自己出资供奉祖先或者其他神灵的地方,才能被称为“庙”。这也就是说庙里供奉最多的是自家的祖宗,其他神灵较少。因此,道教和佛教里的神灵们,谁能更接近民众的生活,谁才会被家族供奉的概率大些。三圣是指药师佛及他的俩儿子日光菩萨、月光菩萨。父子三人为人治病积善积德,深受广大民众喜爱,在民间拥有很高的知名度。世人苦,不管有钱没钱都不敢说自己离的开他们。他们能被马家供奉,和他们接近民众生活人人需要密不可分。三圣庙正因此没有受到马家败落的波及,庙对外开放后,周边民众出于自身考虑,自发供奉三圣,供奉香火缭绕不断,使三圣庙得以保留下来了。世人看到的是救苦救难的药师佛,我看到的不是三圣庙的香火,而是梁国的爵位制度。梁国一代爵遏制了世家的产生,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同时弊病也是血淋淋的。爵位不能延续,马家、郭家等勋贵败的太过容易,梁国累积不了巨大的家族财富,就像一把双刃剑,皇权失去世家的支持,底蕴不够,皇城的支柱就会因此缺少那一根最有力的支撑。是福是祸,不得而知。慢悠悠来到三圣街北头,我被眼前三圣庙盛况惊呆了……三圣庙就在路西边,最前面是一处圆形泥陶大鼎。鼎的颜色不说了,光那包浆都有半尺厚。里面的香灰已满,大有外泄的趋势,就这样还插有没有燃烧殆尽的长香。香头烟雾缭绕,袅袅扭动蜿蜒上升,飘向三圣所在处。三圣庙不大,没有院没有大殿也没有屋门,路边半爿敞开的房屋年久失修,离地三尺处的墙砖风化了大半,让人担心这样的墙砖还能否支撑上方的房屋。清风吹过,覆盖在灰砖上的砖灰轻轻飘落,落到地上形成一层薄薄的灰带,好似割开庙和外面的联系。就这样破旧的屋舍还在为屋内高居的三位神佛像遮挡风雨,不容易啊!三圣身高丈余,面慈心善和蔼可亲,身上披红挂绿的布料早已失去本色,露在布料外的泥塑神胎斑驳点点,依然看不出昔日的油彩。要说这周边的善男信女不少,不明白为何让三圣神像落没之此。三位神佛的待遇与寺院大雄宝殿里的神佛相差悬殊。然,现实里并不影响他们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药师佛面前供人膜拜的草蒲团上,一位消瘦的身体正虔诚的祈祷。从外观看信徒是位男子,且还是有地位穿绸衣的郎君。石榴站在陶鼎旁,见男子叩拜的正好是药师佛,轻声说:“翁主,我们等下,你拜药师佛才有用。他们说这里的药师佛很灵验,我之前为您拜的都是他。”

左右看看,“卖香的只见车不见人,我去那边找找他,很快回来。”

我是狐狸精,天生与佛道有仇,不信道也不信佛,拜他们干嘛。正准备抬腿进庙,忽见叩拜的男子一头栽了下去,整个人趴倒在蒲团上。“诶……”我喊了一声,手伸一半,不知该如何处理。梁人的礼教森严,男女授受不亲,我身在梁城不能不顾及这些。他是男我是女,我会不会因为搭救他而被他讹上?我的麻烦已经够多了,不能再粘惹上麻烦。可,哎,于心不忍啊。我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一个人在我面前出事吧?也就是一瞬间,我走几步到他身边,弯腰蹲下,“哎,你没事吧?”

没见反应。“哎,你怎么了?”

没人应答。男子身体呈跪姿向前栽倒,头向下,额头贴在地面上,侧脸白中发青,眼睛紧闭……是昏厥,还是急病?我抬手,用手指点了点男子的左肩,试图唤醒他……不想他身体竟然向右边倾斜,右肩倒地,脖子窝憋着,半边脸贴地……怎么这样不经力?我恐怕是闯祸了!再顾不上其他,抬手“啪”“啪”拍打他的脸,“喂,醒醒,你醒醒!”

叫几声不见回应,正好石榴拿着香进庙。急问:“怎么了这是?”

“他昏倒了,不知道啥情况。你去找人要碗水,让他清醒清醒。”

我继续抓住男子的左肩摇晃,“醒醒,醒醒!”

石榴没有走开,弯腰低头凑过来看,迟疑着说:“这人……不会是饿晕了吧?”

饿晕?怎么可能!在堂堂大梁的国都,说穿麻衣的人饿晕还有可能,说一穿绸衫的人饿晕,开玩笑!我扭头看石榴,不信任的问:“你确定?”

她面上展露难色,忽闪下眼睛,似是找理由:“我……家那边受过蝗灾,我小时候见过饿晕的人,脸色就是他这样的。”

好吧,我是荒郊野外的,真还没有见过饿晕的人啥样。“那现在咋办?叫他也叫不醒。”

石榴没有片刻犹豫,直接捋了捋袖,“翁主你上边,我来。”

说着一步跨转到男子右边,抓住他胳膊一把把他拽直了,转身从他身后架着他胳膊,吃力的拖到北墙边,让他靠墙坐着。就这样折腾男子还是没醒。石榴喘口粗气,指指庙外,“翁主你在这看着他,我去找人借碗水。”

“嗯嗯。”

我以往真没有注意过石榴做事这样果断,不拖泥带水,麻利快的处理眼前问题,一点也没有小女儿的优柔寡断,比我有经验多了,令我心生佩服。“嗯……”男子没有血色的青紫嘴唇发出一声响。眉心跟着簇起一团疙瘩,两眼仍然紧闭不露缝,面孔痛苦的扭曲,脸色苍白发青,有一点紫的方向发展……这情况我见过,张家村里的人死之前就是这样!千万不要出事,这可是一条人命!我惊慌失措,一把抓住男子胳膊,“郎君!郎君!”

“来了来了。”

石榴及时回来,端过来一碗水。随她过来的还有一个老妪,见状也忙上前搭把手,搀扶男子,二人合作给男子喂水。我什么忙也帮不上,向后退了退给她们让地方,看他们忙活。努力终究没有白费,男子被灌水之后总算是醒过来了,老妪拍着胸口喊了声:“我的娘啊,可算是活了!”

男子醒后有点迷茫,双眼带雾似罩着一层薄纱,不解的左右看看,见眼前我们三人,挣扎下要起身。石榴一把按住他,“郎君莫动,我们不是坏人。是你刚才晕过去了,我家翁主见状救了你。”

我面带微笑看向男子,注意到他的儒巾和绸衫上有斑斑污渍,身体也散发着一股子汗渍的酸味。男子衣污心亮,大脑非常清醒,拱手抱拳:“多谢翁主救命,小生不胜感激。”

“不用客气。”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好人做到底。我说:“石榴,这儿周围有没有药铺?去喊一位大夫过来给郎君看看。”

不曾想老妪抢着说话:“药铺不给上门,要自己送病人过去的。小娘子要是看大夫不如出个车费钱,我去喊人把郎君拉去药铺。”

满满的热情,两眼迸发出急切的希望。老妪有四五十岁的模样,身材偏瘦脸上没肉,花白头发整齐的在脑后挽一个髻,一身洗的发白麻衣干净朗利,看着就像是常在街面上帮人做工挣小钱的。我现在怎么说也算是小有资产的,心知肚明老妪的意图。“行。那就麻烦老婆儿去找一辆车来,把这位郎君送到就近的药铺。”

老妪心意得逞,眉飞色舞,连连答应:“好好!我这就去喊车。”

“不用,不用。”

男子虚弱的阻止,“不用麻烦了。翁主,我不用去药铺。我这是……老毛病了,歇一下就好了,真不用花那个钱去看大夫。”

说着说着他苍白的脸上飞起不正常的粉红,扭捏的低下头,活似是做了坏事怕被人逮住一般。我想起来刚刚石榴说他是“饿晕了”的话,同情心加重。想我也是荒野长大的,经历过饿肚子却也是没有到过饿晕了的地步,怜悯的眼神看他,“郎君不要客气。不管什么原因晕倒了,总归是不好的事,看看大夫心里踏实。有事吃药,没事更好,求个人安稳不是。”

吩咐石榴:“你去看看门口有没有卖吃食的,买点回来。没有的话就给刚才那个老婆儿俩钱,要她家个馍。”

又看向男子,“郎君且等片刻,先吃个馍垫垫。一会儿看了病把郎君送回家,再想吃啥吃啥。”

我给了男子台阶下,顾全了他的面子。他也不是玲珑心,不再推辞,低声喃喃:“谢谢,谢谢。翁主的大恩大德,小生铭记于心。”

我笑了笑,心道铭记于心就不必了,只要不给我惹来麻烦就好。千万别做出让我心寒的事来,感觉救他是农夫和蛇,恩将仇报。不多会儿,老妪高高兴兴喊来一辆驴车,还端了一海碗面糊糊和两块菜窝窝。男子喝了杂面糊,对着菜窝窝发会儿呆,不声不响的揣到袖笼里。菜窝窝是野菜和杂面合一起做的,类似于杂面窝窝头。只是老妪家的菜窝窝看着不黑,估计是用豆面做的。豆面没有高粱面做的窝窝好吃,又加上老妪用的菜多,男子吃不下也是料想之中的事。石榴给了钱,老妪却连高粱面做的纯窝窝头都拿不出,生活想必是很拮据的。男子把吃不下去的菜窝窝藏于袖笼,没有当场拒绝吃,心思也是够细腻的,给几方都留足了面子。七窍玲珑心。我扭头权当看不见他的行为。男子还是很虚弱,赶车的车把式帮忙把男子背上车,我和石榴也跟着坐在车架上,一起去药铺。看病要钱,男子明显是没钱的。可他的穿着打扮又是书生模样,年龄处于弱冠阶段,自尊心强要面子是必然的。“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一般人尚且如此,书生更要比一般人有骨气,我若是直接给他钱必被他人认为是侮辱书生,做好事变成了坏事,这种蠢事绝对不能干。我和石榴反正是出来遛弯的,陪他去一趟药铺即顾全男子脸面又能打发时间,呼呼呵呵,两全其美。得嘞!驴车沿三圣街一直向南,很快到了东大街又向东,直至停到曹家药铺前。曹家,就是曹皇后的娘家,曹国舅的那个曹家。曹家是豪门大户,东大街上的内城曹门和外城新曹门就是以他家为名的,由此可见曹家在梁国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拥有多么重要的地位。我从杨家人口里得知曹家世代做着药铺生意,不能说富可敌国,也是牢牢把着十六家商户二把金交椅的位置,是梁国为数不多的医药世家。曹家有没有做其他生意我不知道,开药铺是铁定的事实,因为药铺的牌匾上就写着“曹家药铺”,一点也没有遮掩的意思。药铺和药师是一家人,不清楚曹家的家庙是否也供奉着三圣神佛。如果是真的话,三圣神胎一定比三圣庙的模样好的多。书生推托他好多了,架不住车把式人热情,还是由着他把自己背进药铺。药铺是临近二层楼,门面扳卸后露出敞亮大堂,中间的立柱上有幅描金对联。上联“良药良医世沾幸福”,下联“利人利己天赐嘉祥”,中规中矩。坐堂大夫在大堂左墙边,一张桌,两条凳,三四张纸,一号脉枕,有一看白胡须大夫正帮人瞧病。我们几人进店,自有店小二上前询问:“他这是怎么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