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接过天的烂摊子,天下大同毛笋临风 > 0198 党争再起

0198 党争再起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当时,惠安伯张庆臻被任命为总督京营,在给他的任命诏书中竟然出现“兼辖捕营”的内容,这是违反规定的,会造成京师兵权过于集中的情况,算很严重的事情。提督郑其心发现后,立刻上书皇帝。

对于这种严重违规的行为,崇祯很是生气,下令严查。但是,诏书是皇帝下达的,皇帝自己没有看出来,这不很没有面子。领导的责任下属背,于是皇帝没错,就是拟票的错。内阁也要找替罪羊,最后中书舍人田嘉壁顶罪下狱,罪名是妄改敕语。中书舍人是负责誊抄的,写错个把字有可能。这一大段话,给他再大的胆子也不敢啊。

可等着抓刘鸿训把柄的对手们,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给事中李觉斯马上上书道:“此事由兵部拟稿,再送内阁辅臣审定,中书舍人誊写。因此仅处理中书舍人一人,不合情理。内阁和兵部也应该追究责任。”

崇祯皇帝一听有道理,你们内阁干什么吃的。于是亲自跑到内阁询问,可是内阁都推说不清楚此事。崇祯大怒,令廷臣弹奏。御史李觉斯马上上书,说是刘鸿训接受惠安伯的贿赂。御史吴玉也说妄改敕语之事,就是刘鸿训一手操作的。反正廷臣就有权风闻奏事。

崇祯更生气了,内阁都说不清楚,我自己来查。于是他就仔细翻阅相关文书,终于发现兵部上来的文件上,有刘鸿训的批示。崇祯开始摔杯子了,责令内阁处理。而内阁成员都觉得这个是个疏忽,集体申辩。这下更惹恼的皇帝,有事就往外推卸责任,涉及京师兵权的大事,拿个临时工来顶罪。

崇祯开始掀桌子了,他下令大学士刘鸿训罢职削籍,谪戍代州。兵部尚书王在晋削籍,惠安伯张庆臻是世勋,则停禄三年,最后刘鸿训死在戍所。

就因为一件小事,搞掉了一位内阁和一位尚书。崇祯皇帝虽然正式成为了大明的皇帝,但是也就高兴了一天,当他重新投入朝堂的政事后,就遇上了接连二三的打击。辽东兵变、浙江海啸、陕西饥民暴动,京师地震,算上去年南京地震,一年里两京皆呈根基不稳的预兆。他觉得这真是个烂摊子,难怪他哥跑得快,连太上皇都不当了。心情极差而又生性多疑,对于朝堂上一点点的结党迹象,他就痛下杀手。若是刘鸿训主动承认错误,内阁不相互包庇,可能处理结果不会这么过分。

朝堂上的人性很难辨别忠奸。你说阉党是奸人,东林是忠臣,最后历史不是这个答案。比如之前提到的从投靠魏忠贤,到揭发魏忠贤,最后还是被当做阉党余孽罢官的杨维垣,在清军攻陷南京时,全家死节。这里的御史李觉斯,后来位至尚书。最后在广州做了"降绅"。在岭南三忠之一张家玉起兵抗清后,李觉斯献计于清军,谓张家玉所居之家庙为虎头,金鳌洲为虎尾,摧其首尾,彼将自败。清军从李觉斯之计,到万家租挖了张家玉的祖坟,毁其庙宅,灭其宗亲千余人。最后,张家玉兵败被杀,李觉斯还亲自为清军辨认真伪。

接下来讲的那个历史上嫌水凉而不殉节的东林浪子钱谦益,他现在是东林新势力的核心之一。内阁被崇祯掀了桌子,则需要补充新人。最怕党争的崇祯,却时时刻刻遇见党争。有权力就有争夺,一个人争不过必然结党。崇祯下令廷推新内阁,这次他不搞抽签了,从前一次的结果来看,老天也不帮他。廷推的结果,吏部侍郎成基命、礼部侍郎钱谦益以及郑以伟等十二人,钱谦益得票数排第二。

对于廷推的方法,崇祯是无奈之举,因为获得多数票的人,很有可能是结党的结果。多疑的崇祯自己给自己下套了。就在这时由于票数不够而没入围的吏部尚书温体仁、侍郎周延儒心生不满。作为非东林党的他们,觉得有必要阻止钱谦益入阁。

温体仁上疏揭发钱谦益在天启二年(1622年),主持浙江乡试时,曾关节受贿,如此人品怎可入阁。其实,当年浙江乡试的确发生过舞弊案,舞弊者田千秋也被处罚了,作为失察的钱谦益被罚俸两年。现在旧事重提,应该没什么意义。但是,什么叫对人不对事,事就是拿来说的,搞人才是目的。谁要搞钱谦益,仅仅是温体仁和周延儒吗?当然靠他们搞不起来,想搞人的还有崇祯皇帝。

崇祯自从灭了阉党后,对于党争极其敏感。他内心里接下来就是要防东林党崛起,形成新的结党。之前,被倪元璐等朝臣催促着给东林党平反,崇祯就有一种被人胁迫的感觉。所以,现在听到东林人士,他都留一个心眼。加上春晚的那个单口相声《连升三级》,在朱由检心里留了巨大的警示。科考舞弊,误用奸佞,这些词一直在他脑海回荡。所以,对于钱谦益的斗争,他朱由检不拉一个场子,温体仁之流还如何唱戏啊!

而温体仁也是体察圣意,登台唱戏。第二天,崇祯皇帝在文华殿召集了众大臣,让温体仁和钱谦益当面对质。在钱谦益还有点懵的时候,温体仁率先开火,他道:吾非言官,本不应管此事,加之吾亦未入选,理应避嫌。然事关宗社安定,入阁之人需品端行正,钱谦益结党受贿,朝堂上竟无一人揭发,吾不得已方不顾今后被人诟病,为陛下清吏,为朝堂除垢。

此番不计较个人得失的肺腑之言,听得崇祯皇帝连连点头。他环顾臣下,让他们表态。但大臣们都认为这事已经了结,没必要旧事重提。只有周延儒跳出来说,田千秋关节(指暗中行贿勾通官吏的事)属实。

大学士钱龙锡道:“此关节与钱谦益无干。”

崇祯皇帝立马出来道:“关节既真,他为主考,怎说无干。”

吏科给事中章允儒一招围魏救赵,道:温体仁因垂涎大学士之位,方攻击钱谦益。若其真有此过,那么多年你温体仁未提半字,如今在此关键时候,却翻旧账。

温体仁回击道:此污点在钱谦益官小位低时,并无大碍。然现在其要进入内阁这样关系社稷安定的重要职位,那么关系就大了。故此,现在有必要提出来,否则当年就用此打击钱谦益,那不就成了党同伐异了。

章允儒又怼道:所谓党同伐异,乃小人陷害君子之说,天启朝就是这样干的。

听到党同伐异这个敏感词,崇祯皇帝生气了,不知道朕最忌讳这个吗?于是,他下令找出当年田千秋的试卷,质问钱谦益是不是真的,钱谦益只能回答是的。既然当年浙江乡试真的有弊案,那么你钱谦益就脱不了干系。

看样子皇帝这屎盆子往自己头上扣定了,钱谦益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崇祯这下达到目的了,你钱谦益私底下勾连同僚,结党牟取入阁的阴谋,被我英明神武的崇祯皇帝瓦解了。别当朕是瞎子聋子,荟春楼的茶多少银子一位,朕知道的清清楚楚。

于是,钱谦益被罢职回籍听勘,最后处罚是坐杖论赎。那个拆我台的章允儒下狱,还有和钱谦益交往甚密的户科给事中瞿式耜、御史房可壮等人,均以结党钱氏的罪名,受到处罚。

这选内阁的方法,廷推不行,抓阄也不靠谱,无奈之下,崇祯皇帝只有让韩爌当首辅。韩爌虽说也是东林人,但他温和持重,行事也是公正。在朝堂上围绕着钱谦益的事还在争斗不停地时候,韩爌上疏劝谏崇祯皇帝,不要动辄疑神疑鬼,对大臣不信任,也不要偏听偏信,主观臆断的决定官员的去留,还有要依靠制度来选拔官员。否则,君臣不一心,社稷不稳啊。

可惜,崇祯皇帝听不见去,最后像猴子掰玉米一样,掰一个,闻闻味道不对,就扔掉。朝臣走马灯似的换人,局势却也日益恶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