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努力就有收获真是太好了原初风暴 > 第24章 大戏开幕

第24章 大戏开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刘钧连忙挥手:“起来起来,放心,不会害你性命,不过明天可能要你帮个小忙。”

等柴县尉战战兢兢地站起身,刘钧接着说道:

“明天我要在县衙门口演一场大戏,以柴县尉的智慧,到时候自然知道该做什么事。”说完,想到自己要做的事,嘴角不由勾起一抹笑容。

柴县尉看到,却不由心底打鼓,大戏?什么样的情况才能被称作大戏?

未知总是恐怖的,柴县尉小心赔着不是,可是三人却没人理他,等酒菜上来,柴县尉端着酒杯连灌自己几杯,只想把自己赶紧灌醉,只是不知怎么了,晕乎乎的自己和他们嬉笑打闹,竟然意外的有些开心,没有人恭维你给你说好话,你生气骂人,别人也只是哈哈大笑,几个人似乎还勾着肩膀在屋里嘶吼着唱乡间俚曲。

柴县尉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回的卧室,等到同床的小妾把自己叫醒,这才知道,已经到了上值的时候了,洗把脸,带着三个小厮就往县衙走,反正也不远。

走了几步,柴县尉忽然反应过来,自己可从来没有带小厮上班的习惯,回头一看,就看到两个中年汉子带着一个皮肤黝黑的少年跟着自己,见自己回头,一个汉子还对着自己龇着牙笑,不是双刀门那个罗通又是谁,其他两人不用想也知道是谁。

柴县尉捂额转头,昨天真是喝多了,这么重要的事自己都忘了,今天这三个老爷不一定怎么闹呢,以后自己这个县尉能不能当还是一说,至少性命应该是保住了,至于昨天唱歌什么的,不可能,我堂堂一个县城的县尉,怎么可能和三个盗匪(以前可能是两个,今天过后三个人肯定都要上榜)一起胡闹呢。

到了县衙门口,柴县尉左右瞄了瞄,低声道:“县老爷就在县衙后堂住着,我也不知道你们想做什么,我只能说别杀人,一杀人事儿就大了。”说完向县衙走去,门口衙役向他行礼,他只是轻轻嗯了一声,径直进了县衙。

到了去后堂的岔路那里,柴县尉脚步顿了下,却没往里面拐,径直进了县尉的班房,按照惯例打发吏员去主薄那里询问今天有什么公务要忙。

县衙大门外的刘钧稍等了一会,见街上渐渐热闹起来,今天似乎还是什么集市,果然是老天都在帮助我,直接上前敲响县衙大堂前的大鼓。

还没敲两下,就有衙役窜了出来。

“干什么,干什么,还不赶紧停下,有事说事,别没事敲鼓呀。”一个衙役上前就抱住刘钧手腕,准备拧他手臂,结果纹丝不动,语气立马软了下来。

看见已经引起了注意,刘钧顺势放下鼓槌,气哼哼的站在那里。

两个衙役松了口气:“县老爷今天不坐堂,没啥要紧事就回去吧,过两天再来。”

“我要给县太爷送锦旗。”

衙役对视一眼:“给县太爷送锦旗,这是个大好事呀,和我们一说,肯定麻溜的给你通报,怎么还要敲堂鼓呢?”

“哼,谁不知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我可没钱给你们”

周围传来几声低低的闷笑声,两个衙役横眉立目转头望去,县衙门外的街道上已经围了一圈人,各个都顶着一副茫然的表情。

“走吧,跟我们进大堂,先等一会,县老爷一会就会过来接见你。”

刘钧的脑袋摇得像是个拨浪鼓:“不去不去,我刚才说了你坏话,谁知道你是不是想骗我进去打一顿。我就在门口等就行。”

周围又是一阵哄笑,衙役们立刻把凶狠的目光扫了过去,看到的都是一群听话恭顺的脸。

两个衙役对视一眼,其中一个跑进县衙,想必是去报信了,

不多时,柴县尉也收到了消息,一看,他便知道这是刘钧发动了,这事儿不能他出头。柴县尉出门就到了主薄的房里,把这事儿说了,主薄毕竟是老成持重,思考了下,说道:

“你派人去看看那人锦旗上写的什么,如果是好话呢,等下我们就请县老爷出来,这毕竟是长面子的事,那人不进大堂也好,就在县衙门口,也给那些白丁看看。如果是捣乱的话,直接轰走。”

事儿自有下面的衙役小吏去办,不一会儿消息传了进来,锦旗看了,上面写着爱民如子。

这下大家都放心了,主薄派人去请县老爷,还吩咐做记录的书吏,把今天的事记下来:某年某月某日,有乡民感县令恩德,自行制作锦旗一副,上书‘爱民如子’,于县衙前献上,围观者众,都曰善,自此县令声名远播。

这任县令来不过1年,县内的政务也不过刚刚摸熟,听闻此刻竟有乡民向自己赠送锦旗,不由大喜,换上官服便马上出来了。

一众人到了县衙门口,看到看热闹的人已经把整个街道都堵严了,甚至周围的房屋,院墙上都有人搬着梯子上去,县令抚须微笑,果然自己是执政能力出众,来此不到一年,人心所向,不言自明。

众人口称老爷,就刘钧做的夸张,鞠躬下腰,口中高呼:“青天大老爷!”

县令虽然尽力掌控自己的表情,这叫涵养,可是脸上的笑纹控制不住的增加,到了最后,已经是合不拢嘴。

“免礼免礼,父老乡亲不必多礼,本官可承受不起。”说着向四方拱手施礼。

好半天,安抚好众人,这才笑眯眯的看着刘钧。这小子皮肤虽然有点黑,但是年龄不大,那一脸的憨厚,绝对是个老实人,老实人好呀。

“这位小哥,你是哪里人呀?”

“回老爷,我是李家庄的。”刘钧看起来有些紧张,说话也有些结巴。

“嗯,听县衙里的人说,你要送锦旗给我,那你可得给我说说缘由,不然我也不能平白无故就收你的锦旗呀。”

刚说完,便收到了背后县衙众人的夸赞。

“哎,老爷是在是太谦虚了,平白无故谁会给你送锦旗呀。”

“是呀是呀,老爷执政清廉如水,生民都在感恩老爷呢。”

“主薄您在县衙已经四五十年了,您数数,有几个老爷收到锦旗了。”

“哎,我年纪大了,可记性还不差,在我记忆里,也只有老爷这么受人爱戴。”

“……”

刘钧脸上涨的通红,好半天才憋出几个字:“老爷是青天大老爷。”

他的表现引得众人一阵善意的笑。

县令抚须微笑,温言安抚:“小兄弟不要急,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就比如说,家里的情况呀,见到的事情呀,从哪件事感觉到生活变好了。”

刘钧神情不再拘束,慢慢平静下来:“我家在李家村,村里当然是李家人多,家里的五亩地,据说是爷爷拼命杀贼得了功劳,县里分下来的,那时候税也不高,田税只有五分,口赋一成半,当然还有其他的杂税,加在一起也不过四成,除了吃喝还有余钱,于是就有了我奶奶,我爸爸。”

主薄经历过当年的事,附在县令耳边给他说当年杀匪的事,县令不住点头,却也有些疑惑,刘钧扯得太远,他也没阻止,只是静静听着。

“那时候村里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地,日子还好,到我爹长大的时候,当时分到地的那些退下来的乡勇们却已经有一半的人没有地了,据说是税交不上,不得已把田卖了。不过确实也是,那些年虽然田税和口赋没变,杂税是年年都在涨。要不是家里和里正家有些联系,恐怕我家的日子也过不下去。”

“日子越来越难过,有人想方设法的去打听了消息,有懂的人就告诉他,其实这些年上面要收的税都没变过,但是有人没了地,他们租地主家的田,他们只用给地主家交租,但是地主家里往往都有资格不交田税,于是县里收到的田税就少了,但是上面收的却没变,毕竟你这个县里的土地不可能凭空消失吧,这部分缺口的钱从哪里拿呢,于是种地的农人身上又多了不少新税。”

【作者题外话】:小知识(网络搜集,真实性存疑,欢迎斧正):

1.古代县衙前面的那个鼓不叫鸣冤鼓,叫堂鼓,是县老爷不在大堂的时候呼叫县老爷用的,而登闻鼓指的是京城里呼叫皇帝的那个,当然不管那个鼓,敲的时候最好确定自己有重要的事,而正常的手段无法解决,不然少不了被责问。

2.县衙里县太爷是老大,主薄老二,县丞老三,县尉老四,下面就是六房,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应该是元、明、清有设立。

3查到的田税一般是每年一亩地收一斗田税。一斗等于十升,十斗等于一石。一升米现在重1.25斤,10升米为一斗,一斗重12.5斤,=6.25千克,按古代产量低,按300斤算,田税4%左右。

ps:文化不够,这章写得有些艰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