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汉少帝的崛起 > 第72章 制盐之法

第72章 制盐之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对于如何制盐,刘辩还是了解的。

当年他在这里工作的时候,这里有个规模很大的盐场,主要生产原盐、日晒盐以及其它相关盐化产品,年产原盐数百万吨,不仅如此,这里还是最早利用地下卤水资源生产食盐的地区,所以对于如何制盐甚至是制盐的历史都是有着较深的了解。

在刘辩的记忆中,古代制盐有两种方法,一是煎,一是晒。

人们最早采取的制盐方法是煎盐。最初煎盐用牢盘,也称“盘”、“牢盆”等,分铁制和竹制两种。后来慢慢改为用锅煎制。煎盐锅分煎锅和温锅,煎锅放在灶门的近处,温锅放在煎锅的后面。煎盐时卤水先入温锅预热,再渐次加人煎锅。

煎盐以芦苇和蓬蒿为主要燃料,卤水在煎炼过程中,水气蒸发,浓度加大,卤水越煎炼就越凝结,称“起楼”,再加温卤叫“换汤”。将煎成时,投入皂角或少量米糠、麻仁等,顷刻间就凝结成盐。煎盐要随着卤水煎干再添入温卤水,直至满锅都结盐。煎盐每煎一昼夜称为“一火伏”,一般灶户可在一昼夜煎制6锅盐,每锅约收盐百斤。

第二种方法是晒盐。晒盐极为简单,每年春季,灶户在海边先掘一个纳潮沟,以引海潮,然后筑一个九层或七层的池子,由两个人用绳子系住柳斗,掏沟中海水,自高而低扬水制卤,趁晴天暴晒一日,就可成盐。最后用木耙扒起,堆放在池旁,用泥封好贮存。

晒盐要经过纳潮、制卤、结晶、收盐等4道主要工序。

纳潮,是以动力汲扬或自然流入的方式,将海水引入盐田。纳潮必须掌握海洋潮汐规律和海水浓度的变化情况,选纳高浓度的海水。

制卤,是利用自然条件将海水逐步蒸发浓缩成卤水的过程。

结晶,是把卤水灌入结晶池进行晒盐的过程。

收盐,是海盐生产用人最多,劳动负荷最繁重的一道工序,包括扒盐(用木耙将盐扒成堆或扒到池道上)、吊盐(用木锨装盐入筐,两人抬筐运至滩坨)、撩码(用木锨再撩码成坨)。

当然这样得到的不过是普通的粗盐,而刘辩想要的则是后世餐桌上的那种精盐。

我们都知道,因为技术水平的问题,古代虽然也有所谓的精盐,可也不过是去除了部分杂质后的盐,跟后世通过化工的方法生产出来的精盐不可同日而语,虽然看着精细,可是口感还是十分的苦涩,只有少数地方出产的矿盐因为含有杂质较少,才没有那种苦涩的口感。可这样一来,那精盐的价格高了百倍也不止,也只有达官贵人才能吃的上。

将粗盐提纯成精盐,是穿越古代之人必做之事。为何呢?因为大多数现代人都知道,粗盐到细盐很简单,最基本的办法就是提纯、过滤,所以一般小说中都是讲如何用麻布过滤,如何用木炭吸附,可是这种方法只能去除粗盐中的杂质,而影响口感的,尤其是造成食盐苦涩的罪魁祸首是粗盐中含有氯化镁,它并不能被过滤掉,所以你再怎么过滤得到的细盐口感也会有苦涩的味道。

所以没有苦涩味道的食盐,在这个时代价比黄金。

刘辩要弄出来的就是这种精盐。他记得当年在网上见过有人说过一个方法,所需的材料就是石灰石。

石灰石加热变成生石灰,之后加水变成石灰乳,把饱和的石灰乳溶液加到粗盐溶解的水里,就会出现杂质,然后过滤一下。这个时候也还可以通入二氧化碳,当然没有二氧化碳也可以直接晾在空气里,过一段时间又会出现杂质,再过滤一次。

最后再蒸馏,就会得到没有苦涩味道的精盐了。

原理是啥?刘辩大概知道一点,不过物理化学历来不是他的特长,他懒得去想,只要能得到口感好的精盐就是了。

当然这些都是理论上的东西,知道是一会儿事,动手去做可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不过好在他现在也只是有这个想法而已。毕竟现在他可是要啥没啥,虽然眼前就是大片的盐田,可这并不属于自己,而且就算是他的,可缺少懂技术的盐工,想在短期内出盐并不容易,更何况这些盐田不但荒废很久,还被人为的破坏过,需要重新进行修整。

对于刘辩提出的整治盐田大多数人并没有太大的信心,所以刘辩要做的就是拿出让他们相信的实证,也就是精盐。

大规模制作精盐不切实际,可是小规模的制作还是没问题的。

好在原料有的是,那些盐田虽然荒废,可是盐田中还残留着很多的粗盐,至于石灰石,这种东西刘辩也知道哪里有。

如是过了三天,刘辩再次召集众人议事。当大家落座之后,早有人在他们面前的桌子上摆了一个小磁碟,碟中是一些洁白精细的白色粉末。

“这是啥?”张全好奇的看着碟中的粉末,疑惑地问道。

“你一尝便知!”刘辩面带微笑,说道。

“那我可就尝啦!”张全伸手蘸了一点那白色粉末,放入口中。

“这是?……”只尝了一点,张全就瞪大了眼睛,吃惊的说道:“这是盐?”

众人闻言一愣,纷纷伸手去试,这一尝大家都是一脸的惊讶。

“这还真的是盐!”陈到仔细的尝了又尝,疑惑地说道:“可并没有盐中的那种苦涩的味道。”

“确实没有,”高顺点头说道:“这种盐巴我之前也只有在吕布将军府上才见到过一点,听说是董卓赏赐给他的……”

“是啊,这种盐即便是皇宫之中也不多见……”唐姬点头说道。

“敢问主公,这盐从何处而来?”陈到问道。

“这是什么?”刘辩从身旁拿出一个大袋子,放到桌上打开,里面装的是大块的粗盐。

“这自然是盐……”刘瀚笑着说道:“我们平日吃的多是这种,难道……”

“正是从这些粗盐中而来!”刘辩点了点头,说道:“我有一秘方,可从粗盐之中得到这细盐!”

“这!”众人闻言,都忍不住倒吸了口冷气。

如此洁白细腻的精盐,在这个时候堪比黄金。如果能从粗盐中提纯到精盐,这就意味着数十上百倍的利润,其中的好处明眼人都能看得到!

更重要的是,如今兵荒马乱的,商路不畅,销售粗盐虽然有盈利,可无论是运输还是买卖销售都不方便。

可换了这精盐可就不一样了。想想你怀中揣上一小袋精盐,就能卖上一车粗盐的价格,这岂不方便?

正在此时,有人过来禀告:“外面来了一队人马,领头之人自称徐渊,特来拜见主公!”

“哈哈,来的正好,快快有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