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另一头,走出皇宫的李轩不禁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宫内看着是锦衣玉食,但李轩却总有一种在囚笼中的感觉。 虽然在宫里也没有人对他指手画脚,但毕竟是皇宫,里面的规矩太多了。 偶尔住一住还行,但对于李轩这种习惯了到处闲逛的人来说,住皇宫多少有些不自在。 离开皇宫的李轩,身后还跟着一个人。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两个月前将李轩从刑部大牢里带出来的孙泉。 李轩入宫后,孙泉就被安排成了他的保安队队长。 对于孙泉来说,这件事还挺不错的,官职没有降,工作量倒是减少了许多,反正都是在宫里当差,能轻松一些,还是很不错的。 一时摸鱼一时爽,一直摸鱼一直爽。 至于那四个太医署的学生,李轩直接就让他们回去了。 估计这个时候,刘太医一定会气的直跳脚……李轩心中暗戳戳的想着。 皇宫,太医署。 此时的刘太医,脸色发青,双手发抖,嘴唇微颤,明显是高血压的前兆。 就在刚刚,他才派出去给李轩帮忙的四个学生又回来了。 而且把李轩和李承乾的对话内容告诉给了刘太医。 当时李轩只是让他们在厅外候着,而没有让他们在殿外候着,二人说话声音也不算很小,所以他们也是听得很清楚了。 听完学生们的描述之后,刘太医整个人已经快要气的晕厥了。 半晌后,好不容易把气息捋顺的刘太医咬牙切齿道:“欺人太甚!皇家已经得到了利益,连名声都想抢?! 好一个视如己出,皇后娘娘这是好了病,忘了恩呐!老夫这就去见陛下! 今天不给老夫一个交代,这官不当也罢!”
皇家和太医署一起开医馆这件事情,属于是秘密谋划。 知道的人只有李世民,长孙皇后,太医署的高管,还有李世民的几位内臣,最后就是牵头人李轩。 这件事情还没有对外公开,因为是李轩要求的,目的就是要坑一波崔家等世家一波。 所以,按理来说,李承乾不应该知道这件事情,那么是谁告诉的? 首先,要把李轩和太医署的人划掉,这两方是最没有嫌疑的人。 李轩自不必说,太医署是既得利益者,是最大的利益获得者,所以他们是李轩的强力拥护者。 李世民也不可能,因为他是皇帝,他做事必须从宏观的全局角度出发。 这件事情告诉李承乾,对于李世民没有任何好处。 之后是长孙无忌那帮内臣,但他们的嫌疑也不大。 尤其是长孙无忌嫌疑最小。 因为长孙无忌属于外戚,外戚最怕的就是被冠上外戚专权的名声。 如果这个时候,长孙无忌就忙着巩固太子之位,如果被人抓住把柄,虽然不至于倒台,但是也会惹得一身骚。 毕竟李世民才三十出头,身体状态还很好,长孙无忌不会这么傻。 其他内臣也就更不可能了,所以,这告密的嫌疑也就落到了长孙皇后的头上。 作为李承乾的亲妈,她太有理由把这件事情告诉给自己的太子儿子了。 加上现在长孙皇后无法生育,借此机会巩固太子之位,非常合理。 只要李承乾的太子之位稳了,那么长孙皇后以后的皇太后之位就稳了。 因此,刘太医第一个怀疑的就是长孙皇后, 刘太医此时要去找李世民理论,也并非是真的气昏了头。 而是他知道李世民的性格,刘太医敢保证,李世民是不会对自己怎么样。 至于得罪长孙皇后和李承乾? 刘太医并不怕,首先是长孙皇后,不管怎么说,她只是一个皇后,权利都在后宫中,在皇室中,手还伸不到朝政当中。 至于李承乾,那就更不用担心了。 虽然他是太子,但现在的刘太医,年岁已经不小了。 等李承乾继位了,刘太医的坟头草估计都有三尺高了。 所以,李承乾的太子之名,在刘太医眼里,就是浮云,反正这辈子也吃不到李承乾的红利了,得罪了也不怕。 老人家还指望靠着李轩这一波操作能让太医署的地位提高提高,弄不好还能把品级提一提,把福利待遇啥的都搞上去。 就算以后退休了,唐史中也会记上他刘太医刘瑞的一笔,那可是能青史留名的,毕竟这是改革了大唐医疗体系的大事。 这倒好,让李承乾这个王八蛋给搞砸了,刘瑞能不气? “刘大人,请您三思啊,这个时候面见陛下,等于是把事情闹大呀” “是啊,刘大人,您可千万别冲动” “如果您现在去找陛下理论,那就是让皇室颜面尽失,到时候陛下怪罪下来……” 太医署的其他管事们一见刘瑞这明显是要暴走了,马上就开始劝说了起来。 “哼!这事到临头了,太子居然横插一脚,现在贤王撂挑子不干了, 损失的不仅仅是我太医署的未来,更是全大唐百姓的福祉! 如果陛下真的徇私枉法,怪罪于我,那老夫就一头撞死在甘露殿里! 自古以来,本就是文死谏,武死战!有什么可怕的?!”
此时的刘瑞是越想越气,已经是到了怒不可遏的程度了,不过想想所有人也能理解,这种事情,换谁谁不生气? 医馆的人,是我们太医署出的,进购药材也是我们太医署干的,运营和发展计划,都是李轩做的,你们皇家几乎啥都没干,就拿走了一半成果。 现在眼看要执行了,让太子过来抢功劳,这也太不拿李轩和太医署的人当人看了吧? 你长孙皇后病危的时候找人家过来治,治好了之后,一看人家有才,就收为义子,册封为王,还说什么视如己出。 然后一看人家要有成果了,就派太子过去捞,你这是拿李轩当工具人啊! 你拿李轩当工具人没关系,但是你不能耽误我太医署的前途啊! 泥人还有三分火气呢! 这时太医署丞郑旭宏起身说道:“贤王殿下医术冠绝当世,如果他牵头干成这件事,无论是对于太医署,还是对于大唐百姓来说,的确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太子这么做的确有违储君之道,我郑旭宏虽然不是什么圣人,但也知道作为一名医者的责任是什么, 贤王殿下曾说过,医者应有兼济天下之心,如果在这件事情上我等退缩了,又何谈兼济天下? 我愿与大人一同进谏陛下,弹劾太子!”
“我等愿与刘大人一同进谏陛下,弹劾太子!”
所有人一看郑旭宏也要跟着弹劾,也就不再退缩了。 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一次能否成功,关系到自己的政治生涯。 能往上爬,谁愿意在下边? 至于李承乾以后会不会找他麻烦,那就放到以后再说吧。 这其实就是一场政治斗争,而刘瑞等人之所以胆敢直接去找李世民弹劾太子,也和现在的政治风气有关。 如果一个皇帝是非常暴虐,独断且昏庸的话,打死刘瑞他们都不敢去找李世民弹劾太子。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这么做一定会死。 但李世民不是暴虐的昏君,他善听谏,如果臣子们的进谏是对的,那就算气死,也不会把臣子怎么样。 如果他真的砍了刘瑞等人,那以后谁还敢进谏? 都一个个的挑好听的说算了,好死不如赖活着的道理谁都懂。 也正是因为有这种善听谏的政治风气,太宗皇帝才能创下贞观之治的千古传奇,成就他千古一帝的美名。 换句话说,刘瑞等人敢直接去甘露殿进谏,都是李世民给的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