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大明征服者 > 第一百九十三章 兴学

第一百九十三章 兴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王守仁聪明绝顶,一听这话便知道天子是什么意思,于是正了正衣冠道:“尚未有名,微臣敢请陛下赐之。”

那多不好意思……

朱厚炜呵呵笑道:“心即理,那王卿之学便叫‘心学’如何?”

“臣谢陛下。”王守仁大礼参拜,心里面却掩饰不住的激动,他从悟道到立言,这一路走来绝对谈不上多顺畅,他想要将自己的学术传之于天下,或许穷尽一生都未必能达到,但是现在不一样!

天子赐名,那么心学就是官方认可的学术,心学诞生于儒学之中,也不会遭受儒家的排斥,现在他只需要著述立说,那么在有生之年或许靠自己就能将心学发扬光大!

“平身吧。”朱厚炜抬了抬手道:“朕还能送你四句话,作为心学著作的立言之本。”

王守仁一呆。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朱厚炜缓缓将后世让人振聋发聩的四句话给说了出来。

王守仁听说天子要给自己的著述立言,说实话这心里多少是有些不太愿意的。

著述代表着读书人这一生的成就,是能否彪炳千古的根本,如果是当世大儒为他作序、立言,那么王守仁不会有半点意见。

可是天子?

天子固然是天下至尊,可他……

王守仁不敢拒绝,只能心中苦涩,却没想到自己错了,而且错的离谱!

短短四句话二十八个字,却将心学的精髓体现的淋漓尽致,王守仁甚至觉得今天天子没和他深谈心学,若是深谈,或许对于心学的理解比他还要透彻。

只可惜王守仁并不知道天子是穿越人士,而且在穿越前还侥幸拜读过《传习录》,因此能够一针见血的指出心学的核心思想,要是深谈,估计要不了半个时辰就得露出马脚……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横渠先生以四句震古烁今,他王守仁也能凭借天子赠予的这四句而名震千古!

等到王守仁说了一通感激涕零表完忠心后,朱厚炜道:“朕将你调回京城,是要对你委以重任,本打算让你巡抚江西,肃清匪患,可现在想来对你而言却是有些大材小用了,你这心学以民为本,朕也想要开启民智,思来想去,此事由你去办,最为合适不过。”

王守仁觉得天子是要让他提点一方学政,不过这官和巡抚比起来貌似小了些,这叫大材小用?

“既然要开启民智,那就要开展全民教育。”朱厚炜表情有些肃然道:“大明的读书人不少,但是要按人口来算的话,一百个人当中也只有三四人识字,朕觉得太少,这个数量起码翻上十倍才差不多,也不是让百姓读书之后都去考科举,而是不想百姓愚昧,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王卿可明白朕的意思?”

“略懂一二。”王守仁实话实说,心里面却已经震撼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全民教育,百人中有三四十人读书?这是什么概念,简直难以想象!

这么多人去读书,不谈能不能读的起的问题,可一旦读了书,就肯定会想要科举出仕,那农桑怎么办?匠作怎么办?军事怎么办?

虽然觉得天子雄才大略,英明睿智,可王守仁还是觉得天子有些异想天开了。

“朕要在有生之年,看到学舍在大明遍地开花,王卿或许觉得朕的想法不切实际,可有志者,事竟成,如果连志向都没有,那么肯定一事无成,有了志向,那么就有实现的可能,不是吗?”

“陛下,臣有些不解。”八壹中文網

“你说。”

“陛下的意思似乎是要在各地兴建学舍,招募孩童就学,可各府州有府学、州学,各县有县学,甚至乡村也有私塾……”

朱厚炜摆手笑道:“王卿的意思朕知道,各地确实都有学舍,但是自县一级学舍始,什么人才能进?有功名的学子才能进,至于私塾……百姓之子对于百姓而言就是壮劳力,对很对民户而言,送孩子读书甚至连束脩都给不起,自然也就绝了让孩童读书的念头……

朕说的全民教育是强制孩童读书,但凡孩童到了七岁,不论男女必须入学,男童强制三年学业,以启蒙识字、诗词、数学为主,女子以启蒙、诗词和音律为主,这强制要落实到各乡各镇甚至各村,但凡有不送自家适龄孩童入学之百姓,皆征收双倍赋税或者课以罚银。

强制期结束后,女童各回各家,男童按学业成效决定是否升入县学,县学汇聚各乡镇村的优秀孩童进行为期三年的学业,学习儒学、数学和格物。

三年之后县学成绩优秀之孩童可入府学或者州学,府学三年,以儒、工、数、农、商、医、兵、格物等等为主……”

任兴将一本薄册递给王守仁,朱厚炜续道:“这本册子是朕亲笔所拟,详细制定了从乡镇到府学,如何办学之主旨,王卿可以仔细看看。”

王守仁不敢怠慢,连忙翻开册子,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算是彻底明白了天子的用意,震撼之余更是感叹天子目光之深远。

简单来说,乡镇之学称之为小学,以孩童识字、识数为主,小学学业结束之后会进行升学考试,考试合格的孩童进入县学,县学教授的知识要比小学要深奥的多,而且儒学、数学和格物这三者并重,不分主次。

县学结业之时同样需要考试,合格者成为府学、州学学生,不过到了这一级,学子学什么分的更加仔细,能够走科举出仕这条路的学生继续攻读四书五经,走不了科举路的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直接以户籍来决定继续攻读的方向。

最后则是京学,也就是在两京各有一所京学,府学成绩优异的学子可升入京学,至于京学学什么,册子上没写……

深吸一口气,王守仁合上册子问道:“臣还有一惑未解……”

“你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