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长安好 > 258 《太傅发疯日常》

258 《太傅发疯日常》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姚冉此行,本就是为此而来。

  她虽居于佛堂中,但那位常家娘子之事实在太过轰动,佛堂附近的下人们也都在偷偷议论。

  她断断续续听闻了一些,虽并不完整,但也足够令她讶然好奇,忍不住想要求证真假。

  见堂姊如此反应,姚夏顿时露出笑意,上前拉过姚冉:“那堂姊快快坐下!”

  接下来,她便也化身说书先生,且说得要比魏叔易更加生动,末了,为证实话中可信度,又拿出常岁宁的来信,声情并茂地读起来。

  此情此景胜在常岁宁无从得知,倘若知晓,这封随意写就的书信必不可能有出世的机会。

  姚冉听得怔神,似连眨眼都忘记了。

  她交叠放在身前的双手无意识地攥着衣裙,胸腔内的心跳咚咚作响,似忽然窥见了一方从未想过的新天地,铺天盖地的崭新景物朝她围涌而来。

  从膳堂离开后,姚翼纵有万千心绪,却也亲自送女儿回佛堂。

  他虽在外面与人做外室爹做得十分起劲,但家爹的职责也不曾忽略。

  从前,裴氏看不上姚家,也看不上他,便不愿让女儿与他太过亲近,于父女亲情之上,总是有遗憾在的。

  再后来,眼看女儿背负着裴氏的过错,过上了这般清苦赎罪的生活,他难免心疼,也存有弥补之心。纵然公事再如何繁忙,但只要能于天黑前归家,他定会去往佛堂与女儿谈心,交流佛经佛法。

  他此举,在于陪伴,亦在疏导。

  身为父亲,谁又会忍心见亲生女儿就此青灯古佛一生呢?

  此时在回佛堂的路上,姚翼笑着问女儿:“……前日读经时不解之处,这两日可曾想通其中真义?”

  所读佛经,所谈佛经,亦是姚冉心境的写照。

  她此时道:“来时尚未能想通,但方才听了常娘子之事,似乎顿悟了。”

  “哦?”

姚翼看向女儿,正想说什么,却听她在前面道:“父亲,我能问您一个问题吗?”

  “冉儿只管问来。”

  少女的话很直白:“您待常娘子究竟为何这般特别?”

  她知道,坊间仍有常娘子是父亲私生女的传言,这传言之所以像是一把怎么都扑不灭的火,同父亲的未曾避嫌也有很大关系。

  在她看来,父亲的不避嫌,便足以说明了常娘子的特别。

  父女二人谈心说话,下人们皆远远跟着,姚翼面上笑意不减,道:“你可还记得,父亲此前说过,在寻一位故人之女……”

  “女儿记得,但父亲当时不是说找错了、误会了,要找之人并非常娘子吗?”

  “那是因为不便与外人道……”姚翼未瞒女儿,却也未细说,而是坦诚道:“父亲不想瞒你,但一个人的身世来处,在她自己开口之前,父亲虽为故人却也是外人,便不宜自作主张,替她多言……”

  姚冉闻言,思索着慢慢点头:“女儿明白了。”

  她不再追问,只道:“常娘子当真与寻常女子不同。”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姚翼道:“我们冉儿也是。”

  姚冉笑了一下:“父亲不必时时宽慰我……”

  她看向前方夜幕与星月,道:“常娘子的不同,是万里无一,世间少见,百年难出此一人的不同。”

  是啊。

  姚翼也看向夜空之上万千星辰,每颗星子都不一样,但无可否认的是,能让世人一眼看到的,总是那轮明月。

  但她可不比月亮安静沉稳……她走到哪儿便要轰动到哪儿。

  在京中时,她与人打架,他且都要提心吊胆……离京之后,甚至直接去了战场与人拼杀,不打人,改杀人了!

  再这样下去,姚翼觉得自己迟早会被吓死。

  但相比一成不变的安稳,惊心动魄之下,又总会令人看到更为未知的可能……

  姚翼心绪百转间,已来至佛堂外,便止步。

  看着冷清简朴的佛堂,姚翼在心中轻叹口气,道:“冉儿,你既参悟了那句佛经,便该知晓,这世间缘法千万种,你眼前的选择,也并非只此一个。”

  姚冉若有所思,静立片刻,似下定了某种决心,抬眼询问:“女儿想写一封信,不知父亲能否帮女儿设法送到常娘子手中?”

  姚翼有些意外,想了想,到底没有拒绝。

  ……

  次日早朝之上,姚翼从魏叔易口中,又将常岁宁之事听了一遍,虽是再听,但惊心之感不减——毕竟他侄女是个十足的现眼包,表述的方式相对会减轻听众的紧张之感。

  但魏叔易不同,他只是平铺直述,以最客观的言辞,复述出最不可思议的事实。

  大殿之上,百官神情各异,有惊惑,有不解,也有质疑。

  倒不是满朝文武皆无事可做,都因为一个小女郎之事而在此注目,为此大惊小怪,而是这小女郎所行之事太过扎眼,且这并非私事家事,而是国事政事。

  这小女郎非但一鸣惊人,更是一剑斩开了寻常女郎与朝堂之间的鸿沟天堑。

  李逸谋反之事已毕,事后便要论功行赏,她的功劳实实在在摆在那里,不可能绕的过去——倘若这功劳属实的话。

  有些官员私语交谈罢,忍不住出列,开口:“不知魏侍郎所言是否当真属实?据闻常大将军宠女无度,此中……是否有夸大其词的可能?”

  贺危之死,使人震怒,贺危之能,人尽皆知……但连贺危都没有做到的事,一个小女郎就这么轻易做到了?

  这常阔,该不是故意把自己和部下的功劳都推给他闺女了吧?

  “常娘子擒杀李逸,是魏某亲眼目睹。”

魏叔易微微含笑,与那位官员作答:“目睹者也非魏某一人,此中并无半点夸大其词的可能。”

  议论声中,又有人问:“那……杀徐正业麾下那名唤葛宗的大将呢?此事魏侍郎总归不曾亲眼瞧见吧?”

  既非亲眼目睹,为何方才转述时会是那般笃定语气?

  此次开口的不再是魏叔易,而是高坐于御阶之上,始终未曾表态的圣册帝。

  “此事,早在和州刺史之子与和州官员送呈京师的奏书中便已言明证实。”

女帝缓声道:“葛宗,确是死在了常家女郎刀下。非但是斩杀葛宗此一事,其于和州立下的诸多功劳,和州上下亦皆有目共睹。”

  最后道:“朕也早已令人秘密前往和州查实,此事不虚。和州城得保,常家女郎功不可没。”

  女帝的声音没有起伏,听来只有威严与公正。

  “这……”那官员不禁语结。

  若说她擒杀李逸,或是李逸在败逃的路上已经负伤,她才得以侥幸捡下此功的话……那杀葛宗又当作何解释?

  这葛宗据闻极为残暴勇猛,如此凶悍的敌人,那般凶险的战场,又何来“捡功劳”的可能?

  可若皆是实情,那她一个闺中女郎,究竟何来如此滔天本领?

  殿内的议论仍旧无法休止。

  圣册帝静观此一幕,面上没有丝毫起伏。

  她能理解眼前的哗然,及这些文武百官的震惊。

  此等近乎横空出世的将才,又是女子之身——

  历来,于朝堂于战场之上,女子行事,总会招来更多质疑,面对更多阻力,她一直都很清楚这一点……这也正是她当年选择让阿尚变成阿效的原因之一。

  扮作阿效的阿尚,一路登上太子之位,虽亦是阻力重重,但至少没人可以拿男女之分作为质疑她一切功绩的开场白。

  而现下,她只是用了原本的女儿家身份,去做了与从前一模一样的事而已。

  以女儿家的身份……

  所以,阿尚是想借此来同她证明,从前是她错了吗?

  冠冕之下,短短数月又添了白发的女帝微阖目一瞬,再开口时,打断了殿内的喧嚣声。

  女帝无意在这个话题上停留太久,如今政事庞杂,局面飘摇,揭竿而起的声音越来越多,她的心神注定不能只为一件事而停留。

  于是她提起了论功行赏之事,询问众官员意见。

  众声各异中,也有许多人秉承公正态度开口:“常大将军及其女,不惜己身力保和州,又及时平定李逸之乱,此两桩皆为大功,自当厚赏!”

  至于如何赏,对如常阔此等已领一品骠骑大将军之职的武将,赏赐不外乎是金银田宅,再高些,便是封爵。

  但也有人委婉称,徐正业之事未平,此时封爵,为时过早。

  说罢常阔,自然也要说那常家女郎。

  有人提议,可赐封其为一方县主,以表褒奖。

  “县主?”

一直未说话的褚太傅抬眉看向那人:“既是在战场上立下的功劳,纵要赐封,也当封个武将之职,县主算是什么驴头不对马嘴的赐封?”

  今日是县主,明日便能成为和亲公主!

  这就是给一个在战场下立下了大功的女娃最大的封赏?简直是笑话!

  “武将之职……女子怎能领武将之职?”

  “且这常家女郎也并非军籍之身,更不曾投军……”

  “投什么军?”

褚太傅冷笑一声:“老夫记得,当初圣上曾发告示,其上有明言——以反贼徐正业首级献者,无论士庶出身,皆赏金万两,授官三品。以其麾下其他祸首首级献者,亦赐官五品。”

  “试问这葛宗如何不算徐正业麾下祸首之一?”

  褚太傅苍老的声音传遍大殿:“这告示之上已经写明,既然无论出身士庶,又何谈区区有无军籍,是男是女之分?纵不论常家女郎擒杀李逸之功,单凭一个葛宗之首级,已足以赐封五品将官!”

  殿内百官神色各异,相互交换起了眼神。

  魏叔易眼神微动,似有一丝笑意。

  他为天子近臣,天子态度不明之际,他不宜多言。

  但有褚老太傅在……何谈不能替她争回一个应得的武将之职?

  所以……

  不想当女官的原因,是因为想做武将吗?

  也好,不愿为拘于宫墙之内的女官,那便做自在驰骋沙场的武将吧。

  正如魏叔易所料,接下来的褚太傅,字字句句皆在为常岁宁而“争”。

  “自古以来,身怀大奇才者,向来寥寥无几!既是天公降才,何分男女?”

  “值此非常之时,现此非常之才,何尝不是上天庇佑大盛之兆?”

  “依老夫之见,非但要赏,更当厚赏,如此方可激励天下有才者献出报效之心!”

  “反之,有功不赏,只会使人心凋敝,如若酿出此等大过,今因区区偏见,而持反对之言的诸位,可担待得起吗?”

  “……”

  太傅虽老,尚能战也。

  或者说,太傅于朝堂之上“发疯”,本也是常态……这发病之兆,要从其接任礼部尚书时说起。

  无论对面是敌是友,凡是说了让他听不顺耳的话,便直接开呛。

  与其说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倒更像是“管它呢,贬官拉倒”。

  而没有弱点的敌人往往是最可怕的。

  至太傅开启发疯先河以来,尚无人能从其手中讨得半分便宜。

  况且太傅疯则疯矣,却也总能给人歪理正说,据歪理而正面力争之感……时常对手都会被他绕进去,吵至中途忍不住反省一下自己。

  再者,其威望声名在此,资历与人一样老,又门生无数,一言一行都极有分量,且越是这股“吾辈文人绝不与这浊世同流合污”的倔劲儿,反而越得那些文人官员学子们拥护。

  甚至有人将这位老太傅的抬杠言论,专门整理成册,在文坛广为流传,做了个什么集来着?记不清名字了……但分明该叫《太傅发疯日常》才对!

  也罢!

  横竖不过一个小女郎,一个武官之职而已,说不定便如昙花一现,很快再无人注目了。一鸣惊人间乍然出世,而又后继无力乍然消匿的例子也有许多。

  话已至此,他们若再为此争执下去,倒显得气量狭隘。

  那些持反对态度的官员叹气揖手,退回原位,不再说话。

  争执声一时消散,圣册帝却未有立时敲定封赏之事。

  或者说,方才那些争执与反对的声音,正也是她所默许的。

  帝王不想立刻做出决策时,便需要有不同的声音。

  常阔必已待她生出隔阂,甚至有可能已同阿尚这个旧主相认,京中已无其软肋……行赏之事,她尚要好好思量,不能大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