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如珠似玉 > 第22章婚事?

第22章婚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22章婚事?

皇帝刚满十六不到两月,按照大丰律法,男子十七方才到法定结婚年龄,虽然民间很多人不遵照这个规矩,而且在此事上衙门基本上也都奉行民不告官不究的准则,但是晋鞅作为一国之君,却不能忽略律法上的规定。

婚事上不急,但是选后一事上,却可以开始考虑了。

皇室的人也都隐晦的跟周太后提及过此事,不管是真的为皇室着想,还是别有目的,至少都证明了晋鞅的婚事十分受人瞩目。

京城里的人好奇,周太后自己本身的压力也不小,李家与司马家都对皇后之位有意,就连居住在桑干郡的德宜大长公主也来信提及皇上的婚事,德宜大长公主信中提到的合适人选,正是司马家长房孙女司马玲。

若是别人,周太后直接拒绝就可以,可偏偏写信之人是德宜大长公主。

论辈分,她还要尊称德宜大长公主为姑母。

只是德宜大长公主这封信里,看似在推荐司马家的姑娘,但是内里却隐隐提到她自己的孙女,含义不可谓不深。

桑干郡沈家,也是传承几百年的名门望族,德宜大长公主嫁到沈家后不久,便随夫君迁出京城在桑干郡定居,比起那些养面首或者常闹得驸马灰头土脸的公主们,这位公主实在是难得的低调又温柔。

周太后看到信后头疼,觉得不能让自己一个人为难,于是让人请了晋鞅来,母子二人齐齐看着书信做沉思状。

“皇上可有中意的人?”

周太后并不想在这件事上,与皇帝闹僵。

之前周家相送女儿进宫为妃,她想也不想就拒绝了。

前面这么多步都走了,现在她准备给皇帝提前行冠礼,让他早些亲政,又怎么会愿意让皇帝误会她?

晋鞅摇头:“儿子一心扑在朝政上,哪有心思认识这些世家姑娘?”

他的目光在信中“司马”二字上扫过,眉头微皱,“司马家的姑娘……可能与我不太合适。”

“她家姑娘品貌出众,气度非凡,你还没见过,怎么就知道她们不合适了?”

周太后心里虽然也觉得司马家不是好人选,但这怎么说也是晋鞅生母娘家,所以即便天下所有人都可能评价司马家好坏,唯独她不会轻易开口。

晋鞅笑了笑,盖上这封信,朝周太后作揖道:“还请母后写信回绝大长公主,就说儿子如今尚且年幼,还未加冠掌朝,不宜谈婚嫁之事。”

未亲政便不成亲?

若有所思的看了晋鞅一眼,周太后笑言:“罢了,罢了,为了你,我再做一次恶人,大长公主身份再尊贵,那也尊贵不过你去,你不愿意,那么谁都不能逼你。”

晋鞅站起身,朝周太后深深一揖:“儿子谢过母后。”

“不必言谢,”周太后亲手扶住他,“我们母子二人同气连枝,我便是为了你做这个恶人又何妨。

只盼你能仁爱百姓,还大丰一个太平盛世,也就不负我现在所做的一切了。”

“儿,记下了。”

晋鞅郑重的看着周太后,“定不会让母后失望。”

等晋鞅离开后,周太后拿起桌上的信,嘲讽一笑,一个几十年不曾回过京的隔辈公主也妄图插手皇帝的婚事,真当她跟小皇帝好欺负?

“嗤,真当还是先帝在的时候么?”

白皙的手掌把信捏作一团,随意丢弃在一边。

夜里,正是美梦时分,躺在龙床上的晋鞅却睡得有些不安稳。

他觉得自己好像站在一个拥挤的街道上,四周白茫茫一片,只有路边灰色的行人把他挤来挤去,他不知道往哪儿走,只好茫然的随着人流往前走。

耳边似乎有很多人在说话,可是他却听不清这些人在说什么,他只看到这一张张仿佛蒙着白雾的脸上,嘴唇动来动去。

这是哪儿,他为什么在这?

他茫然四顾,没有觉得惊惶,只是感到有些奇怪。

“陛下,你怎么在这?”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嫩黄裙衫的姑娘从旁边跑了过来,猛的抓住他的袖子,“快跟我走。”

他猛的低头,看到一个梳着双髻的小姑娘,挂在她发髻上的金铃铛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小姑娘脸上的白雾散开,他看到了一双大大的眼睛,以及白嫩柔软的皮肤,以及眼睛上方那对弯弯的柳叶眉。

他张了张嘴,想叫出对方的名字,可怎么也喊不出来。

“给你!”

小姑娘不知道从哪拿出一个糖人,糖人穿着艳丽的红色宫装,脸蛋像极了小姑娘长大后的模样。

他怔怔的接过这个糖人,突然听到天空传来一声惊雷,他猛的抬头,看到的却是满目黑暗。

“陛下,是春雷响了。”

守夜的太监察觉到龙帐后有动静,忙上前小声汇报,“您可受惊了?”

晋鞅握了握右手,察觉那里空荡荡的。

“朕无碍。”

睁大眼看着龙帐上方,他已经完全清醒过来,“什么时辰了?”

“回陛下,现在是丑时下刻,您可要起夜?”

“不用,退下吧。”

他把温热的手掌放在自己脸上,轻轻呼呼了一口气,再度闭上眼。

春雨贵如油,顾如玖趴在窗棂上,看着外面湿乎乎的院子,转头对丫鬟木香道,“木香,把我的荷包拿来。”

落花临窗绣荷包,也是一件很有意境的事。

虽然绣工不怎么好,但架势还是要摆足的。

好在世家对女儿的绣工要求并不高,不然像顾如玖这样,不知道还要做多少关于刺绣的功课。

自从她满七岁后,家里就为她请了几位女先生,不过都是琴棋书画经济管理之类,绣工方面倒没有特意请先生,只是跟着母亲简单学了些。

按照杨氏说的话就是,大家族出来的女儿,谁会整日捻针拿线,绣个荷包做个贴身衣物那叫闲趣,以绣工而自傲的那是绣娘,不是世家贵女。

可惜顾如玖的这份闲趣还没坚持多久,就有主院的人来请她过去。

她整一整衣衫后,就带着丫鬟们去了父母院子里,刚进门就听到老爹说到小皇帝要提前举办冠礼的事情。

见到女儿进来,顾长龄也没有避讳,招手让她坐下:“皇上提前加冠的事情势在必行,如今朝中不少人都看好皇上亲政之事,几乎没有人明着反对,司马家跟李家的人,也对此事颇为推崇。”

“可定了日子?”

顾之瑀略一想,就明白了这其中的关键,“太后想让陛下提前亲政?”

顾长龄含笑点头:“太后确有此意。”

“太后真是个果决聪慧的女人,”杨氏感慨道,“能遇到她,也是陛下之幸。”

顾长龄笑眯眯道:“夫人言之有理,不过太后能选中陛下,也是她之幸。”

如果过继来一个扶不上墙的烂泥,太后可有得头疼。

“皇上提前亲政,也就代表着他的婚事也要提前开始准备了,”杨氏叹口气,“这下京城可真要热闹起来。”

说到这,她忍不住看向女儿,“久久,近来你进宫可遇到过陛下?”

“我平日进宫也只是去太后那里坐坐,并不常遇到圣人,”顾如玖摇头,“距离上次见到圣人,应该有四五个月了。”

杨氏闻言点头,沉思半晌后道:“前几日定国公夫人邀请我明日去她家吃茶,你也随我一道去吧。”

顾如玖愣了愣,不就是诗书世家杨家吗?

看不出母亲是什么意思,她只好乖乖点头。

顾长龄看了看发妻与女儿,笑呵呵的没有说话。

康泉宫中,周太后看着晋鞅第三次扭头看门口,不动声色的喝了一口茶。

“母后,听说顾师妹今日要进宫来给你问安,怎么都快午时了,也不见她过来?”

晋鞅捻起一块桃蕊糕,“她素来喜欢这类的糕点,不来吃真是可惜了。”

“昨夜下了一宿的雨,我担心湿气太重,对她身子不好,就让她在家里歇着了,”周太后目光扫过那盘几乎没有动过的桃蕊糕,“皇上平日不是也喜欢这个,怎么今日动也未动?”

晋鞅笑着答道:“方才过来时,用了半碟绿豆糕,所以这会儿并不饿。”

周太后点了点头,母子二人便话话题转到了别处。

在晋鞅快要离开的时候,周太后突然道:“今日不让久久进宫,也算是件好事。”

晋鞅疑惑的看向她。

“据说定国公夫人今日在府中办茶会,她家的家风好,人口简单,长子文武双全,品格端正……”说到这,周太后停顿了一下,“听说这位国公夫人也甚是喜欢久久,此次茶会定会邀请她,所以我才说是件好事。”

晋鞅微怔,捏着桃蕊糕的手顿住,随后道:“也不知道杨家人是否真如传言中那般好,有些世家的美名往往是名不副实的。”

周太后目光落在他膝盖上的桃蕊糕碎屑上,垂下眼帘。

桃蕊糕向来松软,吃的时候最考验人的礼仪姿态,因为但凡在拿的时候捏得重一点,它都会碎散开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