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读美文库——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 篇外篇三:八大“不正常”的天才

篇外篇三:八大“不正常”的天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曾获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丁肇中说过:“一个天才,和一个神经不正常人中间的距离是非常短的。”而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曾讲过:“没有一个天才不是带有几分疯癫。”

英国心理学家菲利克斯·波斯特博士通过现代精神病病理学的分析方法,研究了人类近代300位著名人物后,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政治家中占17%的人有明显的精神病症状,如希特勒、林肯;科学家中占18%,如安培、哥白尼、法拉第;思想家中占26%,如罗素、卢梭、叔本华;画家中占37%,如梵高、毕加索;小说家和诗人中占的比例最大竟达46%,如劳伦斯、普鲁斯特、福克纳。通过这一研究,他认为,天才的创造性才华和精神病人的病态心理,确实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no.1:一个天才的癫痫病患者——陀思妥耶夫斯基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9世纪苏联大文豪之一,与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齐名,是俄国文学的卓越代表,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矛盾的作家之一。部分学者认为他是存在主义的奠基人,如美国哲学家瓦尔特·阿诺德·考夫曼就曾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是存在主义的完美序曲”。

1863年的一个夜晚,陀思妥耶夫斯基来到俄国文学评论家斯特拉霍夫的家中做客,他经常在晚上散步时来这里坐坐,随便聊聊。

那一晚,两人相谈甚欢,陀思妥耶夫斯基很兴奋,高声谈论着各种话题,因为过于兴奋,他在屋子里走个不停。斯特拉霍夫赞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观点,这也让后者更加兴奋,脸上露出亢奋的神情,声音也越来越大。

很显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情绪达到了高潮,这也是他为什么经常来斯特拉霍夫家里做客的原因,因为聊得来,同时能够得到对方的赞赏。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兴高采烈地讲述着自己的观点,斯特拉霍夫静静地听着。可是突然间前者停了下来,随即房间内异常安静,静得让人恐惧。这时,斯特拉霍夫已经感到有些不对劲,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嗓子里发出一种持续不断的怪声,当斯特拉霍夫想要站起来查看时,陀思妥耶夫斯基突然晕倒在地,身体不停地抽搐,口吐白沫。

陀思妥耶夫斯基因为过于兴奋,他的癫痫病又犯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位严重的癫痫病患者,弗洛伊德曾经这样描述他的人格特征:“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家、神经症患者、道德家和罪人。”

陀思妥耶夫斯基从小就患有癫痫病,9岁时首次发病,从那时起癫痫病就从没有离开过他。由于发病越来越频繁,39岁时陀思妥耶夫斯基开始记录每一次的发病情况,直到59岁去世时,一共发病102次。

弗洛伊德曾经运用精神分析学的方法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癫痫病进行分析,他认为病症不是由于生理因素造成的,而是心理原因造成的,出于心中对父亲之死的愧疚感与负罪感。

弗洛伊德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存在“俄狄浦斯情结”,前面提到过,这是一种恋母弑父心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父亲是个酒鬼,据说经常在醉酒后打骂他,但也有人说父子间关系不错,具体情况不得而知。

18岁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父亲突然去世,在内心短暂的狂喜之后,一股强烈的负罪感与愧疚感袭来,这也使得他的癫痫病越来越厉害。当然,这些都是弗洛伊德的猜想。

随后,很多学者和医学专家们否定了这种说法,他们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癫痫病并非纯心理症状,而是由生理原因引起的——脑部受损或者家庭遗传。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父亲死因不明,有传言说是其酒后打骂手下农奴,结果被对方用伏特加灌死了,也有人说是自然死亡,但之后有证据显示他是死于癫痫发作。陀思妥耶夫斯基很显然遗传了这种病症,也没能逃出癫痫发作而死的命运。

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饱受癫痫病之苦,从他的作品中就能看出,在《白痴》里的梅什金和《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斯麦尔佳科夫都患有癫痫病,可见这种病症对他的影响之深。当然,他也从癫痫中得到了某种好处,就是每当因癫痫病发作而精神紊乱时,他的灵感就如泉涌般出现,他在给哥哥的信中也写道:“以往每次我经历这种神经紊乱时,我都会把它用在写作上;在那种状态下我会比往常写得更多,也会写得更好。”

实际上,陀思妥耶夫斯基得的是癫痫病的并发症,被称作“多写症”,这也是他成为一名高产作家的原因之一,他一生写了十九部作品,并留下了大量的笔记、日记和书信文字。多写症病人有一种持续而旺盛的写作冲动。根据精神病学家的临床案例,很多病人每次前来就诊都会带着一两本厚厚的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文字,有些患者则以画图来表现。

no.2:在优雅与抑郁之间游走的灵魂——弗吉尼亚·伍尔夫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女作家,批判家,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墙上的斑点》是她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作品,其最知名的小说包括《戴洛维夫人》《灯塔行》《雅各的房间》。

1934年,一位憨厚淳朴的英国村妇找到了一份女佣的差事,而女主人正是年过五十的弗吉尼亚·伍尔夫,工作第一天,这位女佣就被吓得够呛。当她正在打扫厨房时,清晰地听到了楼上浴室传来的谈话声,好像有好几个人在热烈地讨论,但她很清楚屋里只有她跟弗吉尼亚·伍尔夫两个人。于是,胆战心惊的女佣悄悄走上楼梯,发现浴室中确实只有女主人自己。

后来,女佣习惯了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自言自语,她发现伍尔夫情绪低落时就会独自走进厨房坐下来,然后忘了想要说什么;有时也会在花园散步,步履缓慢,作沉思状,她沉浸在思考中无法自拔,以至于经常走着走着就撞到了树上。

七年之后的一个午后,女佣看见伍尔夫出了门,但一直到晚饭时也没回来,丈夫走进她的房间,在桌子上发现两封遗书。几周后,她的尸体在河边被发现。警方在她的衣服口袋中发现了很多石块,因此推测,她是自杀的。

伍尔夫的遗书是写给丈夫的,信中饱含深情与痛苦的诉说:躁狂抑郁症是一种以情感的异常高涨或低落为特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

我最最心爱的:

我确定我又要发病了,我觉得我们无法再承受一次这种可怕的经历。而且这一次,我没办法恢复过来。我已经开始产生幻听,无法集中注意力。所以,我要做我能做的最好的事了。你给予了我最无与伦比的幸福,你在任何方面都做到了无可挑剔。直到这个可怕的疾病来临,我都不认为会有两个人比我们更幸福。

我撑不下去了。我知道我正在毁掉你的人生,而没有我你原本可以很好。我知道你一定会的。你看,我甚至都没办法好好写这玩意。我无法阅读。我想说的是,我这辈子所有的幸福都是因为有了你。你对我有着毫无保留的耐心和体贴。我想说,每个人都知道这一点。如果真的有人能挽救我,那一定是你。一切都离我而去了,除了对你的信念。我不能再继续侵蚀你的生命了。

我相信没有人能比我们曾经拥有的还幸福。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遗书中说的是什么病呢?让这位优雅的作家选择死亡作为解脱。原来,伍尔夫患有“躁狂抑郁症”。

躁狂抑郁症又被称为躁郁症、双极症,是一种以情感的异常高涨或低落为特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兼有躁狂状态和抑郁状态两种主要表现,可在同一病人身上间歇交替反复发作,也可以一种状态为主反复发作,具有周期性和可缓解性,间歇期病人精神活动完全正常,一般不会表现出人格缺损。

了解伍尔夫的症状,要从其复杂的家庭背景谈起,她来自一个9口之家,两群年龄与性格不合的子女经常发生矛盾与口角,其中伍尔夫同母异父的两位兄长对她的伤害最深。

1895年母亲去世之后,伍尔夫第一次精神崩溃,源自于两位兄长的性侵犯。后来,她在自传《存在的瞬间》中提到过此事,这一事件对她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造成了严重的精神创伤,与其日后的自杀有直接联系。因为这次创伤,伍尔夫成年之后十分厌恶并恐惧性生活,更不愿生儿育女,对于同性的依恋甚至一度成为她感情世界里的重心。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父母相继离世,这对她造成了很大打击,再加上生活中的不幸经历,让她如含羞草一般敏感,又如玻璃般易碎,在外人眼中,她是那么优雅,又充满神经质,一生游走于优雅与疯癫之间。

曾有人这样描述她:“她的记忆有着隐秘的两面——一面澄明,一面黑暗;一面寒冷,一面温热;一面是创造,一面是毁灭;一面铺洒着天堂之光,一面燃烧着地狱之火。”

弗吉尼亚·伍尔夫一生中经历过四次精神崩溃:1895年,母亲的病故引发了她的第一次疾病发作,那一年她13岁;1904年,父亲的去世让伍尔夫再次精神崩溃,她从窗户跳了下去摔成重伤;1913年再次发作,她吃了一百多粒安眠药,所幸抢救及时;1941年,伍尔夫最后一次精神崩溃,这一次她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伦纳德·伍尔夫在自传中回忆了妻子发病时的情形:“在躁狂阶段她会极其兴奋;她思如泉涌,口若悬河,在最严重时会语无伦次,她会幻视幻听,比如,她曾经告诉我在她第二次发病时听到过窗外花园里的小鸟用希腊语唱歌,在躁狂阶段她也会粗暴地对待护士……在抑郁阶段,她的想法和情绪则与躁狂阶段完全相反。她深陷在忧郁和绝望之中,她少言寡语、拒绝进食、拒绝相信自己有病,坚持认为她当前的状态完全是咎由自取,最严重时,她会试图自杀。”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生游走于优雅与疯癫之间,正常时她是那么优雅安静,而发病时简直变了一个人。最终,这位出色的作家还是没能抵抗住病魔的侵蚀,决定彻底告别痛苦的人世。

no.3:家族式自杀诅咒——海明威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美国知名作家和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中对人生、世界、社会都表现出了迷茫和彷徨。

1953年,他以《老人与海》一书获得普利策奖,翌年该作品又为他夺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晚年在家中自杀身亡,与其家族其他成员一样,都没能逃过自杀的悲剧命运。

海明威与弗吉尼亚·伍尔夫患有同样的精神疾病——躁狂抑郁症,两人的经历也十分类似,饱受着病痛的折磨,最终因无法忍受病痛而终结了自己的人生。

海明威这一生可谓命运多舛,他曾在同一年中经历过两次飞机失事,其中第二次伤得最为严重,所幸大难不死,但之后他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更可怕的是,他的精神状态开始出现问题,这位受人尊重的大作家经常表现得自负、好斗、行为乖张,甚至粗暴地对待他的妻子,就像变了一个人。

海明威开始毫无节制地饮酒,这也让更多的疾病找上他。随着海明威精神状况的恶化,他经常性失眠,并被噩梦纠缠折磨;他曾在朋友面前摆弄步枪,不止一次地模仿自杀场面,让在场的人惊恐不已。同时,妄想症也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出现,他认为政府要来捉拿他,家里遭人窃听,一切都处于别人的注视之下;他担心被捕入狱,担心在古巴的财产被卡斯特罗政府没收;他甚至认为朋友和家人会谋杀他……

不仅是海明威,他的家人也饱受折磨,所以妻子不得不将他送到一座著名的精神病诊所,为了掩人耳目,还需要秘密地接受心理治疗。事后,医生确诊了海明威的病症属于躁狂抑郁症。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海明威接受了治疗,电击疗法虽然缓解了病情,却带来了更为严重的副作用,那就是让患者丧失了部分记忆,这对于一名作家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海明威曾给友人写信道:“这些做电疗的医师不了解作家……他们毁了我的脑子,抹去了我作为一生资产的记忆,因此毁了我的事业,这样做到底意义何在?”

丧失了写作能力的海明威,正在一步步走向地狱,此时刚刚60岁的他,看起来却像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终于,在1961年的一个早晨,在他们爱达荷州的家里,一声清脆的枪响惊醒了妻子与树上的小鸟儿,一代大作家海明威举枪自尽,享年62岁。

揭密海明威家族式的悲剧命运。

海明威饱受躁狂抑郁症的侵扰,而这种精神疾病已被证明具有遗传性,海明威家族没能逃过自杀的厄运。

海明威28岁的时候,父亲自杀身亡;他的妹妹厄休拉也因饱受癌症和抑郁症之苦选择自杀;十几年后,海明威唯一的弟弟莱斯特因患糖尿病需要截肢后举枪自尽;海明威的孙女玛尔戈也因吸毒而患上了严重的狂躁抑郁症,并在海明威吞枪自杀35年后神秘死亡,相关部门最终认定玛尔戈死于自杀。

在海明威其他家族成员中,都或多或少地被精神疾病所困扰。海明威家族的自杀魔咒持续了整整四代人,直到数十年后,他的孙女玛丽尔·海明威才破除了魔咒,她是好莱坞女演员,用积极热情的生活方式结束了这场诅咒。然而,破除魔咒的过程并不容易,玛丽尔告诉媒体,她是通过长期的瑜伽与冥想才活了下来。的确,爷爷自杀,父母酗酒,姐姐吸毒,丈夫患上脑癌,这一系列打击都预示着玛丽尔将会重蹈覆辙,然而她却最终战胜了魔咒。

根据一项统计显示:作家患躁郁症的概率比普通人高出10至20倍,患忧郁症的概率比普通人高出8至10倍,而自杀的概率更比普通人高出18倍。

像伍尔夫和海明威一样饱受躁郁症困扰的作家还有很多,如巴尔扎克、查尔斯·狄更斯、果戈理、高尔基、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左拉,等等,这些天才光环的背后,无不忍受着非人的折磨。有时真的很庆幸,还是做一个普通人更好。

no.4:精神失常的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约翰·纳什约翰·福布斯·纳什,美国数学家,前麻省理工学院助教,主要研究博弈论、微分几何学和偏微分方程。1994年,他和其他两位博弈论学家约翰·c·海萨尼和莱因哈德·泽尔腾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这位天才经济学家也没能躲过精神疾病的侵扰,纳什从小就显得内向而孤僻,他出生在中产阶级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很小的时候,纳什就表现出孤僻的性情,他总是一个人埋头看书或独自玩耍,很少与其他孩子一起玩。

上大学以后,纳什的数学才能开始显现出来。1948年,大学三年级的纳什同时被哈佛、普林斯顿、芝加哥和密执安大学录取,而纳什最终选择了更为热情的普林斯顿大学。

1950年,22岁的纳什提交了一篇只有27页的博士论文,以非合作博弈(non-cooperativegames)作为主题,其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也就是后来被称为“纳什均衡”的博弈理论,这也为他奠定了数十年后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基础。

纳什精神失常的现象发生在结婚之后,这个“孤独的天才”

真实的一面开始逐渐显露出来,性格中孤僻、傲慢、冷漠、古怪的一面暴露无遗,天才的自大让他远离普通人,他沉醉于自己的隐秘世界,根本不能理解也无心过问世俗事务。

然而,纳什似乎很享受这种生命状态,在一次新年晚宴上,纳什竟然一身婴儿打扮,让众人目瞪口呆。仅仅两周之后,他拿着一份《纽约时报》,对着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们宣称,他正在通过这份报纸与来自宇宙的神秘力量沟通,世界上只有他能够解读外星人密码。

精神病都是一家人,当时竟然有人信以为真并与纳什聊了起来。“你为什么这么肯定信息来自外星人?”

“有关超自然体的感悟就如同数学中的灵思,是没有理由和先兆的。”纳什回答。

纳什30岁时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的终身职位,妻子怀孕,并在不久之后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然而纳什的病症更加严重了,他经常出现幻听、幻象,最终被确诊为严重的精神分裂症。纳什在痛苦的治疗与复发过程中度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那时,有人看见他光着脚走在大街上,目光呆滞,蓬头垢面,胡子拉碴,见到他的人纷纷躲避,没有人相信这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纳什也因为精神分裂症与很多奖项无缘,并一度被学术界遗忘。

又过了几年,妻子终于对纳什忍无可忍,无奈地选择了离婚,但是她依然深爱着丈夫,余生再未另嫁,还用自己微薄的收入以及亲戚朋友的接济照料着纳什跟儿子。在之后长达30多年的治疗中,纳什辗转了几家精神病医院,病情逐渐稳定下来。

一部很有名的影片《美丽心灵》就是根据约翰·纳什与他的妻子艾莉西亚(曾离婚,但2001年复婚)以及普林斯顿的朋友、同事的真实感人的故事为题材,重现了纳什传奇又疯癫的生命历程。电影于2001年上映,并一举获得8项奥斯卡提名。对于纳什经历感兴趣的读者,不妨一看。

no.5:输给癫痫病的天才政治家——凯撒大帝盖乌斯·尤利乌斯·凯撒,即凯撒大帝,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凯撒出身贵族,骁勇善战,仅用8年时间就征服了高卢全境(今法国一带),还袭击了日耳曼和不列颠。公元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

公元前44年凯撒被刺身亡,享年58岁,然而最近有一种新的说法,凯撒并非被刺身亡,而是死于自杀。

一直以来,人们对凯撒被谋杀一事从未怀疑,这可以称得上是西方历史上最著名的“元首遇刺案”。然而,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意大利犯罪研究学专家路西诺·加罗凡诺和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布兹塔金教授等人日前通过研究大量历史资料,并且用电脑程序模拟2000多年前的暗杀现场后,得出了凯撒是自杀的结论。

伦敦某影视公司为了拍摄一部有关凯撒大帝的影片,为了更详尽地了解历史上最著名谋杀案的内情和真相,他们重金聘请了犯罪研究学专家路西诺·加罗凡诺调查这起事件。根据历史记载,凯撒被刺后3小时左右,尸体就被仆人领走了,一位名叫安蒂斯蒂乌斯的医生对其进行了尸检,根据尸检报告来看,凯撒身上一共有23道刀伤,只有最后一刀才是致命的。影视公司通过电脑模拟还原了当时的场景,分析认为攻击凯撒的行凶者大约有5~10人。

加罗凡诺认为凯撒之死存在很大“疑点”:第一,凯撒是一个精明的政治天才,为什么会在元老会上故意激怒敌人而招来杀身之祸;第二,既然选择激怒敌人,为什么又突然解雇了所有保镖。

带着以上几点疑惑,加罗凡诺前往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与世界顶尖精神病学专家哈罗德·布兹塔金教授进行了商讨,并得出了凯撒自杀的推论。作为当时世界上最精明、最具智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凯撒绝不会如此轻易地被谋杀掉,他们一致认为是凯撒自己“策划”了对自己的谋杀,也就是说他选择了自杀。

精神病学专家布兹塔金在谈到凯撒的死因时,认为是健康问题导致其自杀。凯撒死时已经58岁了,按照当时的人类寿命来说,已经是标准的老人。此外,通过调查,他们发现凯撒当时已患有严重的颞叶性癫痫,每当病发时,病人会忘记一切,甚至还会大小便失禁。

这一点也吻合了当时元老院议员们向凯撒授勋时,他却端坐在椅子上不动的失礼行为,也许他正好癫痫发作,失去意识无法站立起来,也可能因大小便失禁而不便起身。要知道,这已经是凯撒第二次癫痫发作了,当年在战场上他也曾发病,这让凯撒痛苦不已。

莎士比亚在历史剧中也刻意表现了这一幕:当凯撒没有理会元老院议员们的授勋之后,并没有人表示出不满,然而当事后凯撒恢复了意识,他立刻回家,脱去衣服,咆哮着说要把自己的喉咙给任何一个想割的人去割。凯撒认为他的失礼举动完全是由于疾病的缘故,虽然他当时不知道自己得了癫痫,但却很清楚,一旦病情发作,他就会立即感到头脑昏晕、手脚休克,最后完全失去知觉。

布兹塔金分析说:“这已有足够的理由趋使一个骄傲的头脑选择自杀之路了。像他这样的人,是宁愿癫痫发作后昏迷不醒而死,还是更愿意有意识地死去,并将死亡用作最后打击政敌的工具呢?凯撒仍是凯撒,他连死亡都不放过。”

饱受病痛折磨的凯撒实际上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就连死亡也设计好了,甚至算准了被刺事件将为自己带来的死后哀荣。

“而对那些阴谋刺杀凯撒的贵族议员们来说,他们什么也没有得到。当这些人选择在元老院中刺杀凯撒的时候,也等于在自己的死刑执行书上签了名。并且,凯撒在被刺6个月前就修改了他的遗嘱,选定自己的外甥屋大维继任罗马执政官之位。在凯撒的遗嘱中,他还要求将自己的私人财富平分给罗马市民,在听到这个‘感人的遗嘱’后,参加葬礼的罗马市民们的情绪一下由哀悼变成了愤怒,他们砸桌子、扔椅子,以最疯狂的情绪来表达悲伤。”

虽然以上都是犯罪研究学专家路西诺·加罗凡诺与哈罗德·布兹塔金教授的猜想,没有被最终证实,但是可以推断出当时的凯撒确实饱受癫痫病的折磨,这对于一位政治统帅来说,确实是一件痛苦的事。

no.6:孤独自闭的天才们——牛顿、爱因斯坦艾萨克·牛顿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定律》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理论。

爱因斯坦,犹太裔物理学家,1905年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了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05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广泛应用等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也叫阿斯博格综合症,在临床上表现为行为怪异,但并不代表患者能力低下。相反,研究发现历史上很多天才,诸如牛顿、爱因斯坦、梵高、贝多芬、莫扎特、安徒生等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孤独症。

孤独症患者因为不善与人交往,在社交技巧与沟通上存在很大问题,因此经常被视作“异类”,他们的行为古怪,言谈惊人,无法被一般人接受。

研究表明,爱因斯坦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孤独症的迹象。很小的时候,爱因斯坦就表现得不合群,7岁时就开始说一些别人听不懂的话。

牛顿也存在这样的特点,不善讲话,只专注于工作,以至于经常忘记吃饭。因为不与人交往,牛顿的朋友少得可怜,即便如此,他对仅有的几个朋友也很冷淡。牛顿的脾气古怪,行为怪异,即便没有人听他演讲,他也会对着空屋子一直讲个不停。50岁的时候,他出现精神失常症状。

剑桥和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像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天才科学家患有这类病症,应归咎于他们的高智商,对于比自己智商低的人缺乏耐心,对生活中某一目标充满激情并自我陶醉,造成了个人的孤立和难以相处。这一点不难理解,生活中对于那些无论如何也听不懂我们话的人,确实懒得搭理他们。

研究人员称孤独症并非只有消极面,它使人更具有创造性,有高度的注意力,对工作坚持不懈,充满激情。

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权威科学家对牛顿与爱因斯坦的性格进行仔细研究之后指出:“牛顿的情况属于典型的阿氏综合症,他平时寡言少语,只顾专心于工作,经常忘记了吃饭。

本来他的朋友不多,但他还是对他们表现冷淡,甚至对他们大发脾气。”

剑桥大学的巴龙·科恩教授称,爱因斯坦也非常不合群,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经常强迫性地反复背诵课本上的一些词句。虽然和牛顿相比,爱因斯坦的朋友要多一些,但巴龙·科恩教授还是认为他患有不同程度的阿氏综合症。

no.7:精神失常的“疯子”——尼采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是一位兼有哲学家的深刻思想,和诗人、艺术家的浪漫气质的现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研究哲学之前,尼采是一名文字学家,24岁时就成为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德语区古典语文学教授,1879年由于健康问题辞职,之后一直饱受精神疾病煎熬,直到去世。

1887年,尼采的病情加重,空虚感让他变得歇斯底里,他开始与朋友们绝交,将母亲和妹妹视作“完整的地狱机器”。尼采曾说过:“我不是人,我是炸药!”1888年的秋天,尼采说出了那句经典的“上帝死了!”

1889年,尼采彻底疯了。1月3日,尼采在意大利都灵的广场上拼命抱住一匹被马夫鞭打的马的脖子,从此精神病发作。后来,房东发现尼采躺在广场上,便将他带回家。那天晚上,尼采又唱又跳,不停地弹着钢琴,吵得房客无法入睡。后来,房东还通过锁孔观察到,尼采经常在屋里赤裸着身体跳一些奇怪的舞蹈。

尼采经常邮寄一些疯狂的明信片,但是大部分被都灵的邮局没收,仅有几张被寄了出去,其中一张寄到梵蒂冈的明信片署名为“手脚钉在十字架上被处死的人”,还有一张寄给老朋友的明信片上写着“我刚被所有反闪族的人射杀”。

尼采疯狂的举动越来越频繁,他经常胡言乱语,时而又放声歌唱,让周围的人不知所措,在一次旅途中,当火车穿越一段漫长的黑暗隧道时,尼采开始吟诗,让身边的朋友们十分“惊恐”。

最终,尼采住进了精神诊所,专家在住院单上写着:“弗里德里希·尼采,巴塞尔教授,年龄23,1866年,感染梅毒。”

关于尼采是否发疯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有些人认为他是在装疯卖傻,而有些人认为他是因为梅毒引起的脑神经损伤,进而患有麻痹性痴呆。

雷纳德·萨克斯博士曾经仔细研究了尼采1889年的病历及当时的书信,认为尼采没有患上性病,他说:“尼采毫无这些(梅毒)症状,脸上表情依然灵活,反应正常,没有不时发抖,发病后的笔迹至少跟发病前几年的一样清楚,最重要的是讲话依然流利。”最后,萨克斯博士大胆推测,导致尼采精神失常的是一种慢性脑瘤。

尼采究竟有没有患上梅毒不得而知,但他的确饱受病痛折磨,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的成就也受益于疾病。托马斯·曼更曾说过:“他的天命就是他的天才。但是,他的天才还有另一个名字:疾病。”弗洛伊德也认为,疾病是尼采的宿命,他指出:“尼采内省反思所达到的程度,可说是空前绝后……最基本的因素还是必须加上去:麻痹性痴呆在尼采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麻痹性痴呆形成一种松开的过程,使得他有能力看透各种层次,并且认清最基本的直觉,达到非凡的成就。”阿德勒也认为:麻痹性痴呆的人可能有非凡的成就。

尼采住进精神病院之后经常会心烦意乱,写东西时字迹颤抖,说话时不断用手势表达以及做出奇怪表情。前五个月,他情绪十分激动,经常做出疯狂的举动,比如用粪便胡乱涂抹,喝自己的尿,大声尖叫,偶尔出现妄想症与幻听现象……不过后来表现逐渐稳定,看起来跟正常人毫无两样,但是医生认为,尼采复原的几率不大。

次年3月,尼采因为病情逐渐稳定而获准出院,此后一直由母亲照顾,直到1897年母亲过世,尼采改由妹妹伊莉莎白照顾,直到去世。

从1894年年初起,尼采就很少出门。1895年,他开始出现身体瘫痪的迹象。好友回忆最后一次探望尼采时的场面:他半蹲在角落,好像希望不受打搅,但之前他还表现出十分兴奋的样子,又吵又叫。1900年8月25日,尼采死于中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