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最笨,只有更笨
1908~1914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拼命赚钱,他什么课都讲。凯恩斯获得的评价是“一架按小时出售经济学的机器”。凯恩斯之所以如此玩命,是为了日后能自由并专心地从事学术研究以免受到金钱的困扰。然而,仅靠讲课又能积攒几个钱呢?
终于,凯恩斯醒悟了。1919年8月,凯恩斯借了几千英镑进行远期外汇投机。4个月后,净赚1万多英镑,这相当于他讲10年课的收入。
投机生意赚钱容易,赔钱也容易。投机者往往有这样的经历,开始那一跳往往有惊无险,钱就莫名其妙进了腰包,飘飘然之际又倏忽掉进万丈深渊。又过了3个月,凯恩斯把赚到的钱和借来的本金亏了个精光。投机与赌博一样,人们往往有这样的心理:一定要把输掉的再赢回来。半年之后,凯恩斯又涉足棉花期货交易,狂赌一通大获成功,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把期货品种做了个遍。他还嫌不够刺激,又去炒股票。到1937年,凯恩斯因病金盆洗手之际,他已积攒了一生享用不完的巨额财富。与一般赌徒不同,他给后人留下了极富解释力的“赔经”——“最大笨蛋”理论。
凯恩斯曾举例说,从100张照片中选择你认为最漂亮的脸蛋,选中有奖,当然最终是由最高票数来决定哪张脸蛋最漂亮。正确的做法不是选自己认为最漂亮的那张脸蛋,而是猜多数人会选谁就投她一票,哪怕她丑得不堪入目。
凯恩斯的“最大笨蛋”理论又叫博傻理论。你之所以完全不管某个东西的真实价值,即使它一文不值,你也愿意花高价买下,是因为你预期有一个更大的笨蛋,会花更高的价格,从你那儿把它买走。投机行为的关键是判断有无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只要自己不是最大的笨蛋,结果就是赢多赢少的问题。如果再也找不到愿出更高价格的更大笨蛋把它从你那儿买走,你就是最大的笨蛋。
投资者的目的不是犯错,而是期待更大的笨蛋替代自己,并从中得到好处。没有人想当最大笨蛋,但不懂如何投机的投资者,往往就成为最大笨蛋。如何才能避免做最大笨蛋呢?只要具备对别人心理的准确猜测和判断能力,在别人“看涨”之前投资、在别人“看跌”之前撒手,自己永远也不会成为最大的笨蛋。
别做最后一个笨蛋
“最大笨蛋”理论认为,股票市场上的投资者根本就不在乎股票的理论价格和内在价值,他们购入股票,只是因为他们相信将来会有更傻的人以更高的价格从他们手中接过“烫山芋”。支持博傻理论的基础是投资大众对未来判定的不一致和判定的不同步。对于任何部分或总体消息,总有人过于乐观,也总有人趋向悲观;有人过早采取行动,也有人行动迟缓。这些判定的差异导致整体行为出现差异,并激发市场自身的激励系统,导致博傻现象的出现。
最漂亮“博傻理论”所要揭示的就是投机行为背后的动机,投机行为的关键是判断“有没有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只要自己不是最大的笨蛋,自己就一定是赢家,只是赢多赢少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愿意出更高价格的更大笨蛋来做“下家”,你就成了最大的笨蛋。
在期货与股票市场上,人们遵循的也是这个策略。许多人在高价位买进股票,等行情上涨到有利可图时迅速卖出,这种操作策略通常被市场称为傻瓜赢傻瓜,只在股市处于上升行情中适用。从理论上讲,博傻也有合理的一面,即高价之上还有高价、低价之下还有低价,其游戏规则就像接力棒,只要不是接最后一棒都有利可图,做多者有利润可赚,做空者减少损失,只有接到最后一棒者倒霉。
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房地产价格暴涨。1986~1989年,日本的房价整整涨了2倍。这让日本人发现炒股票和炒房地产来钱更快,纷纷拿出积蓄进行投机。他们知道房子不值那么多钱,但期待有更大的笨蛋出现。到了1993年,最大的笨蛋出现了,国土面积相当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日本,其地价市值总额竟相当于整个美国地价总额的4倍。这些最大笨蛋只能跳楼来解脱了。
博傻理论告诉人们最重要的道理是在这个世界上,别做最后一个智力障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