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太阳照到的地方 > 第8章 如何开学

第8章 如何开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8

开学比起许令嘉想象中还要困难许多。

罗娟来了之后,一边收拾屋子,一边絮絮叨叨告诉她许多事。

这芦村十分落后,又地处偏僻,出一趟村都非常困难,地也不肥,种什么收成都一般,能管住自己的吃食已经很不错了,再想卖点儿出去赚点钱,基本不可能。

许令嘉问:“你们这儿的年轻人呢?上了年纪的种了一辈子地,让他们做点儿别的也难,但年轻人可以做点儿别的赚钱啊。”

“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因为学历不够,也只能做点儿力气活,赚不了多少钱。”

因为教育落后,导致这儿的孩子受教育程度不高,出去了只能去工厂打工,赚的钱不算多,但也不会再想回来。

没人回乡助力家乡发展,芦村就只能更加落后,连老师都没人愿意来当,教育就只能更加落后了。

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一个死循环,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立刻改变现状,几乎是不可能的。

罗娟帮许令嘉把蚊帐挂上,一边跪坐在床上系带子,一边告诉她:“宁哥来的这几年,情况已经好了不少,至少已经有了出村去镇上的路。”

那条越野车开着都无比颠簸,没点儿技术根本不敢开车经过的“路”,许令嘉的来的一路都在腹诽,这哪儿算得上是路啊。

她的表情不会撒谎,罗娟系好带子一下床就看到了。

“你是不是觉得,那条‘路’根本算不上是路?”罗娟“噗嗤”一下笑出声来,“咱们这儿,能有这条路,都是宁哥和姜斌两个人用手铺出来的。”

这个形容超出了许令嘉的认知范围,她虚心求教:“什么叫用手铺出来的?”

“原先那全都是杂草,根本无处下脚,全都靠宁哥和姜斌两个人轮换着开出去拖泥土回来,把杂草铲了,生铺出来的。”

许令嘉觉得都弄出这么大架势在修路了,何必只拖泥土过来呢?

“既然都动工了,为什么不铺沥青路呢?不止咱们自己进出开车更方便,开学之后学生还有学生家长走动也更方便啊。”

到底是大城市来的大小姐,张嘴都是说的孩子话。

罗娟不觉得她可笑,自己的情绪都跟着低落下来,沉默着从自己床下拿出来一个针线筐,开始纳起了鞋底。

她这个反应,许令嘉再蠢也该知道自己说错话了。

“是……我说错什么话了吗?”

“没有,”罗娟手里的动作没停,苦笑了一声,“这话宁哥也说过,但他当时在镇上,办砸了马县长交代的工作,被下派到这里来的,要什么没什么,他能做到这样,已经是自己贴钱出力的结果了。”

被她这样一说,许令嘉更糊涂了。

“孟宁到底是什么人?怎么他说学校是他出资建的,路也是他修的,他还得罪了马县长?”

罗娟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只好挑了最简单的一条来说:“他是这儿的扶贫干部,先头攒的一些钱,现在全贴补进了咱们村,不服从县里的扶贫工作安排,现在正在停职期,所以在帮着一块儿弄学校的事。”

这倒是很符合许令嘉认识的孟宁。

那就是头倔驴。

不过孟宁的工作,许令嘉并不关心,她最关心的还是开学的事。

“我这次来,带了不少教学物资,什么时候能开学?”

说起这个,罗娟又叹了口气:“这事儿怕是没那么容易。”

许令嘉蹙起眉头:“怎么了?还差什么吗?我可以叫我家里人给送来,而且……”

“不是物资的事,宁哥的积蓄都投进来了,姜斌一直在和政府沟通,现在国家大力扶贫,县里也很重视咱们这儿的教育。”

许令嘉更加不解了:“那还有什么问题?”

“东西都到了位,缺的是人。”

“你是说……”许令嘉愣了愣,“缺老师?我不是来了吗?还有姜斌的英语也很好,我们两个兼教几门课程,没问题的。”

“你来了当然好,可就算这样还是不够。”

罗娟手里那根线已经绣完了,换线的时候好几次都没穿进去针,干脆把手里的东西都放下了。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咱们这儿没学生。”

许令嘉大吃一惊:“怎么会没学生呢?这里连孩子都没有吗?”

“孩子当然有,只不过……”

只不过,并不是所有适龄儿童都有条件来读书。

芦村所有人,住的都是很破旧的木屋,下雨下雪的日子,屋子里都常常漏雨,大人要去种地、上山采蘑菇和草药,家里的活都得由孩子来干。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七八岁的孩子早就能担起家里的事,读书三天两头的请假,这里本来师资力量就不够,再时常请假甚至旷课,书是一年又一年的读,可也一年又一年留级。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人已经在了芦村,许令嘉根本不可能信这些。

她沉默了半天,最后只好问:“那孟宁打算怎么办?”

“问起来,宁哥只说他来想办法,让我们不要担心。”

话说得轻巧,可现在许令嘉人都已经来了,什么准备都做好了,到头来因为没学生开不了学,这岂不是让人看笑话吗?

许令嘉着了急,她一下子从椅子上跳起来:“这不行,我得去找孟宁。”

但罗娟眼疾手快地把她拉住:“现在宁哥肯定在忙,这时候还是别去烦他了。”

许令嘉刚才也是一时情急,幸好罗娟拉住了她,否则真的冲出去,也不知道能和孟宁说点什么。

她讪讪地重新坐下来,想了半天还是觉得不可思议:“那这些事,政府不管?”

“当然管了,”罗娟说,“本来镇政府是打算把孩子们全都接到镇上的寄宿学校去,可芦村的情况,学生家里根本承担不起住宿和伙食费,而且孩子去了镇上,家里就没人干活了。”

“那后来呢?”

“后来宁哥就因为这件事跟镇长大吵了一架,坚持要在村里办学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